费菲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课程架构的重要内容。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内容单薄,语言贫乏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积累写作素材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电视、课外读物、观察生活、背诵名篇、写日记等方式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积累;阅读;观察;记录;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作为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主要形式——写作训练,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想要写出一篇好作文,如果平时没有素材的积累,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初中生应该如何积累作文材料呢?
一、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传媒获取与时俱进的新鲜素材
我们如今面对的学生是“00后”的孩子,他们思想鲜活、富有个性、眼界宽阔。“00后”的孩子们早已和以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今我们再去和这些孩子们讲赖宁救火的故事,可能已经很难吸引学生了。毕竟当网络、电脑、手机、ipad普及的今天,如果没有快捷、新鲜的信息吸引他们,很难让他们记住并运用于作文中。
学生毕竟生活简单,范围小,没有丰富的材料可以获取。因此,我们虽然提倡写生活,但写起来,仍然觉得困难。那么我们就要另辟蹊径,通过电视、网络来收集、积累作文材料。所以学生要多看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这对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央视热播的《超级减肥王》中总决赛那场,当选手和家属会面时,有位选手激动地说:“爱,不是生日蛋糕,越切越少;爱,是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越燃越多。”我在课堂中,就和学生分享了这句话。如果学生在写作文时,能活看活用,把这句话应用于写作中,难道不是很精彩的一笔吗?我们积累一句话,一首诗,一段优美的文字时,如果可以在一边休闲,一边娱乐的同时,多留心,多记录,不正是快乐学习吗?
湖南卫视热播的《爸爸去哪了》第一季的结束语字幕写到: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旅行。范玮琪的歌中唱到:她的眼睛会笑,笑成一道桥。这些都可以积累下来,用在作文中,成为小亮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星全益》等节目中提及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为了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等故事,都可以作为写作中新鲜的素材。有了这些素材,正如写作中巧妇有了米,还有了菜,做一顿丰盛的文字大餐也是指日可待了。
二、广泛阅读书籍积累材料
自然环境海阔天空,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大千世界内容丰富,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阅读包括课内外,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承受熏陶、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教师要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主要培养自觉阅读的习惯,并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自觉阅读指让学生主动想方设法地寻找书籍,诸如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会、哲学经济、文学艺术等广阅博览并持之以恒。多种形式的阅读如粗读、精读、详读、略读、泛读、速读等均需掌握,并会根据需要和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又精要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想笔下生辉、运用自如,就要从大量阅读开始。
三、从生活中的小事情中观察积累
文学艺术讲究“真、善、美”,第一位是“真”。只有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因此我们要发现的是令人感动的、赞美的东西。教改后初中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大量的与学生同步的生活题材。因为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与学生生活同步,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心理素质。学生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出来,写成文章表达中心,才会感动人,从而达到中心鲜明、内容充实、喜闻乐见的效果。尤其是记叙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所有的发生过的现象,包括自然和社会,把它们写成文字,在心底留下一个影像。待到作文时,把作文的中心与曾有的影像对照,以生活写“中心”,文章肯定充实而有意义。虽然初中生的生活比较单一,但只要留心感悟,仍然有不少素材。前些天,我在食堂遇见一个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默默地给我买了一片哈密瓜,心里甚是感动。当天晚上就写了篇日志记录这件温馨的小事。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细细体会生活中的小事并记录下来,或许就可以在考场中信手拈来。
四、加强背诵名篇,夯实语言积累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这样写道:“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由此可见写作文需要积累的大量素材,除了观察与阅读,还需要背诵。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多多背诵一些好词汇,好句子。
五、养成写日记的积累习惯
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日记可以记下我们看到的东西,坚持写日记可以培养我们对周围生活的敏锐观察力;日记可以记下我们读书读到的东西,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日记可以记下我们读书想到的东西,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写日记本身,就锻炼了我们写作的能力。
日记使作文素材更鲜活多彩。日记为作文积累了丰富多彩而又活生生的素材,给作文提供了更多的可供筛选和充实的材料,使学生作文视野日趋开阔、生活底蕴日趋厚实。日记使作文方法更灵活妥当。养成写日记习惯的人,他们的写作技巧会日臻娴熟,遣词造句会更加妥帖,表达更加丰富。日记使作文情意更真切独到。日记是记给自己看的,说的是真话,记的是真事,耳闻目睹、真真切切。这为写作文表达真情实感奠定了基础。至于写日记的形式,不必再拘泥于纸张,也可以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空间里抒发心境。
综上所述,教师让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眼、脑、手,通过仔细的观察、多角度的思考、勤快的练笔,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在生活中用心的体会感悟,才能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成就出佳文美篇。
参考文献
[1]王聚元,李晓华,卢航.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5).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3]皮连生.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