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SWOT研究

2015-03-12 18:08方蕾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就业农村

摘要: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一方面是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就业困难与农业、农村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内在的优势、劣势和外在的机会、威胁,寻找适合其发展的战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SWOT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447-04

收稿日期:2014-1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3SJD880049)。

作者简介:方蕾(1977—),女 江苏苏州人,硕士,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宪法与行政法教学与研究。E-mail:fl6878@sohu.com。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是科技,发展农业和农村亟须技术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而高层次、专门化的农业人才匮乏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短板”[1]。实现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对于毕业生自身以及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重大意义[2]。如何引导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不但是农业院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破解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的关键。只有全面分析我国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内在的优势和外在的机会,才能找出并利用有利因素;只有客观务实地面对我国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各种不利因素,回避一切可能的劣势以及威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才能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称态势分析,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原是一种对一个单位或个体现实情况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其中S、W代表研究对象内部因素,O、T代表研究对象外部影响因素。建构SWOT模型,系统分析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清晰地认识和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优势、劣势,得出客观性的判断,准确把握各种机会,有效防范或降低现实或潜在的风险,明确提出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能力的策略,是做好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1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优势(S)分析

1.1.1明显的涉农专业素养农业院校大学生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具有明显的农业行业特性,相对于其他类别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明显的专业知识优势。近年来,农业院校更加注重提高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少农业高职院校更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面向农业现代化第一线培养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项目化学习、仿真性实训、全真型实践等举措,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了比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有明显的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比较优势,更容易受到农村的欢迎。

1.1.2浓厚的农业文化熏陶农业院校文化建设既具有普通高校文化建设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色,其“农”字属性体现出的农业理念、农业特征、农业情感等,是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的融合。农业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会受到特有的“农”文化的影响。农业院校大多注重培养学生学农、知农的素养,注重激发崇农、重农的情感,注重传承强农、兴农的理想,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受校园文化的浸润,接触农业、了解农村、熟悉农民,潜移默化中具备综合的“农”素质。这种特殊的文化熏陶,将会在农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就业选择时,引导其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农村。

1.1.3良好的“三农”适应能力农业院校大学生对“三农”比较敏感,有不少学生本身就来自农村,接受涉农的新鲜事物能力强,思维活跃。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使得他们了解现代农业,受传统的农业思维定势束缚较少,富有开拓精神。农业院校大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训练,自主学习农业知识的能力强,从事农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助于他们毕业后进入农村、农业后,快速适应农村环境,尽快掌握农业实践技能,引领现代农业不断发展进步。

1.2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劣势(W)分析

1.2.1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目前,农业院校学生尤其是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在很多学生填报农业院校往往是受高考成绩和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而并非出于专业兴趣。不管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只是把在农业院校的专业学习当作升学和工作的“跳板”,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就业大都不管专业是否对口,导致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下,一次就业率低,也为二次失业埋下了隐患。黄立洪等对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认识的调查统计显示,“看好本专业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的49.08%,对专业发展前景不清楚的占到了36.81%,不看好本专业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的14.11%”[3]。

1.2.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优先选择在城市就业。因为普遍存在的“轻农”思想和跳出“农”门等观念,让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不愿意离开城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不愿意回归农村。二是对就业单位的性质要求较高。因为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和现今的“待遇”“地位”等就业价值观的影响,毕业生普遍青睐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大型企业。调查表明“有47.9%的学生选择去大城市,49.0%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选择农村的只有3.1%”[4]。黄斐等对河北农业大学12个涉农专业的毕业生调查,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47.3%的学生选择回生源地县级以上地区工作,45%的学生选择去发达城市;在就业单位类型上,50%以上的学生首先考虑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选择到乡镇企业工作的只有7.6%[5]。这表明,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随大流、忽略专业性质、缺少职业规划等现象,一味追求单位的稳定与高收入,偏离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endprint

1.2.3缺乏从事农业的精气神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环境“差”,是很多学生对农村、农业的普遍认识。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的二元分割体制,使得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客观存在,这种差距在就业保障、收入水平、工作环境等方面体现得都非常明显。农业类院校学生接触农业生产的一线,一方面他们看到了现代农业带来的新气象,另一方面他们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清楚农村就业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受专业学习年限、实践经历时间长短的影响,本人又不愿深入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直接导致他们对农村的了解不深刻、不全面、不充分,正是这种半知半解的迷茫状态,使得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不但没有树立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反而产生畏难情绪,滋长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念头,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自卑和盲从心理,甚至因此懊恼于自己的专业选择,一心脱离农民,努力回避农村,缺乏从事农业的精气神。

1.3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外部机会(O)分析

1.3.1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专业人才当前,我国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教育,着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深化推进,急需众多领域农业专门人才。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特别是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科学技术人才匮乏。“如果今后我国有1亿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比较高的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必将呈现一片新面貌”,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人才总量不足,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中受过中等及以上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4%,农业科技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50%”。《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在16个行业中最低,在农村干部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凤毛麟角,农村成为人才的低洼地。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的根本,而今天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所学专业口径较宽又普遍涉农,能够充分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对农业科技人才、公共管理人才、农村城镇化建设人才、农村工业化建设人才、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各种需求。农村巨大的农业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为农业院校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遇。

1.3.2国家政策大力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到农村基层就业。对于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国家给予薪酬或者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2006年,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员招录中,就开始向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政策倾斜。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国家在户籍上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可根据本人意愿决定留在原籍还是迁往就业地。工作满5年以上,可以选择流动到原籍或直辖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劳动法》等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也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了更多的保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核心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对有志于在基层农村进行创业实践的大学毕业生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利好信息。国家也搭建了各种引导毕业生农村就业的项目平台,如“三支一扶” “西部计划” “到村任职” “农技特岗”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四化同步发展”给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带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6-7]。

1.3.3集团化办学和政校企合作推动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近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集团化办学和政校企合作早已不再是什么新生事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指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农业院校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也开始积极尝试,江苏省3所农业高职院校就先后搭建了江苏农林职教集团、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等政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这种集团化的办学,农业院校在合作联盟内部积极尝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对一部分学生实行定向招生,毕业后学生必须到指定的农村地区工作一定年限,期间地方财政承担部分或者全部学习费用;通过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以订单班、冠名班等形式,为农业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这些合作方式,往往具有优惠的入学政策、明确的岗位要求、固定的就业流向,有力推动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

1.4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威胁(T)分析

1.4.1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后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将持续存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2013年大学毕业生近700万人,2014年大学毕业生达727万人。就业市场远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专业、行业、地域等因素造成的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让不少普通高校大学生也开始将目光转向农村。在公务员招录中,往往规定了要有2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迫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农村就业作为个人获得更好发展前景的“跳板”,这部分毕业生往往综合素质优、能力强,成为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农村就业项目中有力的竞争者。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返流,他们熟悉农村,有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甚至还拥有一部分创业资金,也日益成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竞争对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等多种因素叠加,增加的失业农民工、城镇新增失业者、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大量劳动力以及非应届待岗大学生等,都让农业院校大学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endprint

1.4.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全国农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2014年发布的《2013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年度发展报告》指出,农业院校面临涉农专业的招生困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开办的涉农专业数量锐减,“农”字头的院校中非农专业强于涉农专业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同时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专业设置与改革不能及时有效地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调节,往往滞后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实际需求。许多学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大幅度扩招,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远远多于社会需求,直接导致同质化的学生就业难。有些农业院校对实习、实训场所投入严重不足,课程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实训环节没能及时跟上,所培养的涉农专业毕业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知识应用能力差,对三农的现状了解不够,农业技术实践能力较低,农业技术推广经验和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尤为欠缺,在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等方面不足。这些因素都使得农业院校的学生在农村就业的过程中知识、技能的双重优势无从发挥。

1.4.3政策倾斜不够、落实困难虽然国家及相关部门已先后出台各类鼓励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政策,但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政策倾斜甚为少见,还未建立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还有的政策甚至对农业高职院大学生作了限制。比如大学生村官过去就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才能报考,如今虽然规定了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报名应聘,但仍然明确了重点是应届毕业、毕业1~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有些地方政府公布的具体招录条件中,仍然将本科以上学历作为入门的门槛,将占农业院校半壁江山的农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拦在了农村就业的大门之外,极大影响了他们流向农村的积极性。同时,基层政府由于编制、财力的限制,尽管渴求人才,却无力接纳大学毕业生,国家规定的很多关于农村就业的补贴、优惠、保障政策在基层实际是无力执行;而在农村企业就职,往往由于企业性质所限,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个人发展等方面缺乏上升通道或空间,其录用解聘、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完备、不规范、随意性,又使农业院校大学生望而却步。目前国家政策优惠在农村就业领域多集中在减免助学贷款、安置费发放、公务员招考优录等方面,而在农村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注册资本优惠、税收优惠、贷款优惠,一方面很多具体的优惠措施在基层缺乏配套的执行政策,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的落实、生活补贴标准的提高、创业启动资金的注入等很多方面相应的优惠措施力度还不够,吸引力还不大。这些外部环境的问题,都使得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道路布满荆棘。

2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SWOT模型和战略选择

2.1SO(优势-机会)发展型战略:展现优势,抓住机遇

发展型战略是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最优战略,其自身优势恰逢社会发展需要,学生个人要充分展现优势,积极参与竞争,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领域,抓住就业机会,甚至在更大范围内挑战难度更大的农村创业项目,从就业的一开始就争取快速发展的策略。

社会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深入持久广泛宣传“三农”问题,尤其是要利用新媒体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营造关注“三农”、振兴“三农”的舆论氛围,大力营造农业院校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大有可为、十分光荣的舆论氛围,吸引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学校要建立起与农村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定期联系回访制度,及时总结、表彰和宣传农村就业创业的先进个人。通过榜样引领,激发学生到农村开创事业的热情,让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成为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增强农村和农业大有作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以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态度,承担农村建设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

学生要主动增强到农村就业的意识,主动为自己进行思想武装,主动研究国家涉农政策和支持大学生就业政策,密切关注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紧紧盯住农业发展前沿,找准到农村发展的方向和领域,为到农村就业、顺利打开局面打下基础。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2ST(优势-威胁)扩张型战略:应对挑战,发挥优势

选择此种战略,是因为农业院校大学生自身虽然具备了某些优势,但社会的就业形势、政府的政策执行、学校的办学质量等外在环境的制约和束缚有时客观存在难以避免。大学生此时应尽可能发挥优势,积极应对挑战,主动提升综合素质,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农村就业岗位,随时准备抓住改变和发展的机会。

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要以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用人单位,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合理设置专业。要从职业能力结构要求出发,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的契合,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学生不随波逐流,减少就业的盲目性;指导学生在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先到农村就业,然后再考虑择业。

国家针对农业院校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要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物管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对于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扶持政策,有关部门必须落实落细,真正免去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忧虑。一方面国家要给予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毕业生一定补贴或免除大学期间的贷款,给予较好的工资待遇和上升空间等一系列优厚条件,切实调动他们到农村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制定缩小甚至摒弃城乡二元分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让学生看到农村表1战略选择外部因素战略选择内部因素优势(S)

(1)明显的涉农专业素养

(2)浓厚的农业文化熏陶endprint

(3)良好的三农适应能力劣势(W)

(1)专业学习动力不足

(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3)缺乏从事农业的精气神机会(O)

(1)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2)国家政策大力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

(3)集团化办学和政校企合作推动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SO(优势-机会)发展型战略:

展现优势,抓住机遇

展现优势:积极参与三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利用农业院校特有的行业文化,主动了解三农发展的态势;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三农适应能力。

抓住机遇:熟悉并利用国家和地方关于农村就业的各类优惠政策;了解现代农业的最新发展和实际需求,有意识锻炼自己相应的能力;利用校内的各种政校企平台寻找就业机会和创业项目。WO(劣势-机会)扭转型战略:

利用机会,克服劣势

利用机会: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积淀知识、能力和素质;顺应高校教育改革的潮流,主动通过各类平台了解政府、企业和农村的实际需求,了解未来可能的工作岗位对职业素质的要求。

克服劣势:要了解自我,准确定位,增强专业学习动力;要摒弃落后的人才观念,敢于到农村广阔天地去创业就业;要抓住三下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接触了解三农的机会,培养从事农业的热情和责任心。威胁(T)

(1)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3)政策倾斜不够,落实困难ST(优势-威胁)扩张型战略:

应对挑战,发挥优势

积极应对挑战:要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树立农村就业创业的信心,扬己之长、抑己之短,等待就业机会的到来;要积极参加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调查等,丰富农村工作阅历,获取农村工作优势;要善于运用法律和把握政策,为自己的农村就业之路提供保障。

发挥专业优势:强化综合素质,适应农村环境;要主动融入校园文化,激发服务三农的热情,磨练干事创业的意志;要优化知识结构,强化服务能力,增强综合素养,形成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比较优势。WT(劣势-威胁)防御型战略:

减少劣势,回避威胁

减少劣势:摆正心态,刻苦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要从农村创业就业的成才典型身上汲取力量,提振从事农业的信心;要培养对三农事业的热爱,要努力树立在现代农业发展大潮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理想和抱负。

回避威胁:要了解就业市场上自己的竞争对手,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端正择业心态,奋发图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深入了解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未来可能从事的就业方向要提前规划,早做准备;要仔细了解、认真解读关于农村就业的各类政策,寻找发展机遇。

发展的希望,增加农业院校学生到农村开创事业的信心[6-7]。

2.3WO(劣势-机会)扭转型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劣势

部分农业院校大学生自身存在某些弱势,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却无法满足需要而痛失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机会。农业院校大学生应努力改变自身的不足,及时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抓住社会提供的机会,在机会中寻找就业的机遇,通过自身的努力化劣势为优势。

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专业学习和择业观念,指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投身农业。首先,要加强专业教育,树立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不但要讲授书本知识,更要让学生认识本专业的特点、发展现状和前景,带动学生主动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培养到农村就业的积极性。其次,还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使大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特点,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引导他们制定农村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针对城市生源,农业院校应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城市农业人才培养经验,找准学校对口城市发展特性,在原有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地方城市与高校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大都市农业专业建设力度,提高都市农业人才培养质量[6]。

农业院校学生要为自己到农村开拓事业而加强学习各种涉农本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做好知识储备。大学生不能满足于学校所学专业知识,还要主动了解现代农业延伸链条;不仅要研究农村和农业落后的原因和兴起的支点,还要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不仅要利用试验和实习的时间强化农技操作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大学生还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主动研究国家政策,密切关注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找准从事农业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在平时学习研究中培养自己热爱“三农”的情怀,振兴“三农”的壮志。同时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4WT(劣势-威胁)防御性战略:减少劣势,回避威胁

防御性战略是农业院校学生到农村就业所面临的较差状态。如果农业院校的毕业生自身存在明显的弱势,外部就业的环境又比较恶劣,就容易出现各种障碍,阻碍其到农村发展。农业院校大学生要端正择业心态,一方面奋发图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升自己的农业职业素养,适应农村就业环境;另一方面要利用和了解农村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利用学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政校企合作平台,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各个环节,寻找农村就业的机会。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而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好为农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政府应以农业项目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优先给予大学生农业创业项目,提高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各种创业的团队,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教育,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鼓励学生在逆境中敢于竞争。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学校可以以短期提高、快速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学生意向就业的“三农”发展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在短期内快速增强学生农村就业能力。学校也可以通过与基层农村的共建活动、建立现代农业教育集团、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形式,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更多体验农村工作的感受,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提高农村就业所需的各种能力,激发对三农的情感和树立在农村就业过程中实现个人价

值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新忠. 高等教育分流打通流向农村渠道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13(3):36-41.

[2]顾剑秀,方鹏. 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2):3-6.

[3]黄立洪,李钧,曾婉霞,等. 我国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意愿调查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694-697.

[4]王金梅,王飞,李德波. 农业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探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10(4):25-28.

[5]黄斐. 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4(12):117.

[6]苏德琼. 我国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86-22888.

[7]余应坤. 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J]. 南方农村,2012(2):75-78.刘晓红. 南京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实证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451-454.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就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