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矾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黄疸临床观察

2015-03-12 05:49姚茂生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天门4317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西药

姚茂生(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 天门 431700)

黛矾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黄疸临床观察

姚茂生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天门431700)

[摘要]目的:观察黛矾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黛矾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30%、对照组6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矾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黛矾散;西药;对照治疗观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经常规护肝、退黄、降酶及抗乙肝病毒治疗3个月,症状改善,黄疸程度下降,但总胆红素停留于一定数值再治疗效果不理想,其中一部分为胆汁瘀积症;一部分无明显胆汁瘀积症临床表现无皮肤瘙痒,实验室查胆系酶谱r-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无明显升高,统称为顽固性黄疸。笔者用黛矾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4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4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肝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15~67岁,平均(40±17)岁;病程12~24周,平均(17±0.6)周。对照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14~66岁,平均(40±16)岁;病程12~23周,平均(17±0.4)周。病原学检测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未发现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肝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既往均有确诊的乙肝病史,HBsAg和HBV-DNA阳性,均符合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关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即用维生素K12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还原型谷胱苷肽1.8、复方甘草酸苷24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天1次。合并糖尿病者葡萄糖注射液改为生理盐水,并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不加用其它退黄药物。血清HBV-DNA>104copies/mL者加用拉米夫定片100mg口服、每日1次,病毒变异对拉米夫定耐药者加用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口服,每日1次。

治疗组加用黛矾散(青黛63g,明矾21g碾末混合为散)口服,每次4g,每日3次。

两组均治疗7天为一疗程,连用3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周复查1次肝功能,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

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恢复至正常范围。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TBIL下降50%以上,ALT、AST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临床症状好转,TBIL下降30%以上,ALT、AST未恢复正常。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或病情加重。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例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TBIL(µmol/L) ALT(u/c) AST(u/c)治疗前 1周 2周 3周  治疗前 1周 2周 3周  治疗前 1周 2周 3周治疗组(n=46)101±26 90±22 53±15△ 28±11△ 118±35 111±29 76±21△41±19△121±34 105±36 71±31△42±14△对照组(n=48)103±25 91±28 69±30 51±28 116±36 110±32 90±34 77±37 124±36 108±38 86±35 67±31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

5 讨 论

慢性肝炎出现黄疸、退黄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胆汁瘀积、肝细胞反复坏死、肝纤维化、微循环障碍等。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性黄疸时胆汁分泌及其在肝内胆管的排泄同时受累,导致肝内胆汁瘀积[1],且慢性肝炎中肝再生伴有胆汁瘀积[2]。光镜下,轻中度慢性肝炎肝组织的肝窦腔内红细胞聚积显著,而重度表现为肝窦狭窄。提示肝脏微循环障碍在乙型肝炎早期即已发生,至重度则为肝纤维化及肝脏结构改变。

中医认为“黄疸”是湿热疫毒侵犯脾胃,蕴结肝胆,或热毒炽盛弥漫三焦,瘀热互结,损伤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排泄而外溢肌肤所致。治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临床研究也证实,活血化瘀可祛瘀生新,改善肝细胞损害,有利于胆汁排泄。

黛矾散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青黛、明矾均为入肝经的药物,具有清肝凉血、解毒燥湿、蚀腐生新之功,对黄疸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方中青黛清热凉血解毒,泻肝胆之火,散五脏郁火,有利胆退黄之功效。明矾擅燥湿祛瘀,利水通胆,有解毒杀虫、祛湿退黄之功。二药相伍,具有清热解毒、燥湿退黄、杀虫止痒、生肌敛疮作用,正中黄疸病机“湿”、“热”、“瘀”、“毒”之关键[3]。

药理研究表明,青黛中主要含有靛蓝(5%~8%),靛玉红(0.1%)等,具有一定的保肝、抗肿瘤、抗菌、提高免疫力及类激素样作用[4,5]。明矾中主要含碱性硫酸铝钾,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又可利胆降血脂,对肝硬化引起的黄疸及阻塞性黄疸有明显治疗作用[6]。

综上所述,黛矾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黄疸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忠立,周慕英.实用黄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0-52.

[2]袁晟光,董家鸿.继发性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J].中华肝病杂志,2002,10(5):390-391.

[3]程良斌,余晓丽.黛矾散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1):11-12.

[4]冉先德.中华药海[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3:315.

[5]刘宗林,刘圣.青黛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2):58.

[6]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32-333.

[收稿日期]2015-07-22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2-1135-02

猜你喜欢
西药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抗癌中药方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肝癌89例
加味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63例
运脾逐水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65例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