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隐喻与颜色词的语义关联阐释

2015-03-12 01:26尹向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隐喻语义颜色

尹向阳

(河北经贸大学 外语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引言

隐喻是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核心焦点,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植根于人们的思想和举止中,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概念体系,基本上都暗含隐喻。Danesi(1993)认为隐喻能力是指我们有能力根据语言所植根的概念系统来理解并解码我们的语言表达。严世清(2001)指出隐喻能力是指人为主体在不同的认知域之间自发地建立系统的类比能力。因而,隐喻不仅是语言的结构框架,也是人类文化底蕴的构成方式。正如隐喻总是暗指隐喻本身之外的事物,它使人类思维超越思维的存在,将思维概念化。情感是人类客观世界的人生体验。无论什么国家,什么种族,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情感是抽象、模糊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国外对情感隐喻的研究始于Lakoff和Johnson,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英语表示“幸福”的隐喻与空间位置有关,常用身体向上直立来表示欢喜和愉悦。林书武(1998)在英汉语料基础上指出英汉“愤怒”的概念隐喻不尽相同,英语的概念隐喻是“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汉语则是“愤怒是火或气”。Lakoff和Kovecses(1987)指出生理效应的文化模式,强调“愤怒是人体容器里的热液体”。Kovecses(2000)提出将Talmy的图式应用于情感隐喻的分析,形成与Fauconnier相似的合成空间即源域、目标域、类属空间之间的互动。谭业升(2006)以Lackoff隐喻列表为基础,勾勒出情感隐喻的外部体验和内部体验映射系统探讨英汉文化异同。陈家旭(2007)以情感隐喻“喜悦”为语料,在共性和个性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研究。

兰盖克(Ronald Langacker,1987)认为,“颜色域与情感域一样是语言中基本的认知域之一。”每种颜色系统把颜色世界打扮得多姿多彩,使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变得容易些,从而使言语感知和交际更为行之有效(Verne F.Ray,1953)。颜色词不仅要把客观世界中的具体物质形态作为始发域,还要通过想象力、联想将颜色的隐喻义作为目标域映现到具体颜色上,这种投射过程叫跨域映现。也就是说通过客观世界固有的事物去认知抽象、繁琐、陌生的事物。隐喻意味着概念系统的一个跨域映现。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与所处的文化氛围不同,人们无法说出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以及进行精确的色彩界定(Ward Haugh,2000)。因此色彩所引起的主体上的刺激特征,也是以颜色心理感应及民族文化内涵等诸多因素为基础的。而联系到颜色词的隐喻义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对此也有不同的解释。本文拟就颜色词与情感隐喻的语义关联,探求颜色词通用意义以及特别意义的语义理据,揭示颜色词在隐喻跨域映现及其合成空间的具体应用,并进一步分析文化内涵的差异对颜色词隐喻词义造成的影响。

一、英语颜色词的语义理据

(一)英语颜色词通用意义的语义理据

语义理据是指根据词语的固有意义而推导出的新生的或衍生的多个意义。语义理据是一种心理联想,指词义的引申和比喻。隐喻是语义理据的一个重要源泉(束定芳,2000)。这里有一个例句:To see red(发怒),它的通用意义:To be angry,其中Red(红色)通过依附具体物质Fire(火)来理解隐喻义 Anger(怒气),Eye(眼睛)是一个 Container(容器),从Fire的具体形态可以想象:Fire就是(Heated Fluid in a Container)(容器里加热的液体),这时烈火在容器中不断加热,气压急剧上升。因此,人们可以看出:人的感情也和烈火一样时刻有爆发的可能。在这里,始发域(The Heated Fluid in a Container)在目的域(Anger)中映现。

(二)颜色词特别意义的语义理据

由于“红色”具有火与血的颜色,这是一种暖色(A Warm Color),而且在所有可见光线中穿透力最强,对人的视觉器官刺激也最强,具有引起警觉、不安、烦躁的光学效应。所以,在英汉语中都表示危险信号。如:red light(红灯)隐喻义为“危险,禁止通行”;red ink(欠账),be red in the bed(破产),get into red ink(亏空),get out of the red(赢利),上述短语中的“red”在记账时表示“借记”,即钱款支出,隐喻义均为“危险、警戒”。

以上可以看出:英语颜色词特别意义在于:始发域与目标域并不是一一对应(Single mapping),而是多个对应(Multi-mappings)。如前所示,Fire is Anger(火是怒气),而Fire is forbidden or dangerous(火是被禁止的或危险的)就是实体性隐喻映现的一种扩展与延伸。在这里see red的一段意义是:To be angry(生气)(表层意义),而它的特别意义是:To be very angry(非常生气)(深层意义),而这一特别意义正是通过“火”的意象表现出来的:“火”就跟容器中的液体一样,急剧加温膨胀,最后突然喷发。这不仅对当事人也对周围的人形成威胁,由此,它的特别意义是To be very angry,正是这种推理,可以解释一些句子表面意义相同但内涵却不同。To see red人们可知,人在生气时,呼吸加快,心脏和脉搏跳动加速,血流加快怒气己冲破“容器”,怒火突然喷发;而Be red with anger(气得满脸通红)说明anger还处于一个“容器”之内,虽怒形于色,但还没达到喷发的地步。同样,不仅红色可以表示愤怒,其他一些颜色也可用来隐喻愤怒情感。比如:black with rage(怒气冲天),scream blue murder(大吵大闹),pale with anger(脸色气得煞白),become purple with fury(气得脸色发紫)。愤怒影响心脏及血液循环。初怒时血脉喷张,皮肤血液流速加快出现红色,后来血管收缩,血管供血不足以清洁血管内废物,因而变成其他颜色。潘震(2014)提及“怒”这种情感在表达过程中,其形式逐渐固化下来为揭示人类情感文化和认知思维提供了可能。

二、颜色词在情感隐喻中的具体应用

隐喻在两个分属不同经验域的概念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意味着双重经验领域的“映现”作用。在汉文化中,当中国人祝愿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时,人们正是从黑→白这一隐喻路径来理解爱情与婚姻的,“白头偕老”,在中国人看来,结婚是两个黑头发的伴侣到老年时变成了两个白发的伴侣,从黑→白表明两个伴侣忠贞不渝,携手走过婚姻旅途。黑色在汉文化里有时被称为青色。青色是生命之光,人和动物的毛发都用青色来表现,“青”就是生命存在的黑色光泽如健康的黑发。白色和黑色可以置于色彩系列的两个极端,“白”就是生命衰老之色,如干枯的白发。汉文化中,“白”既有光明之意,也有死亡之意。唐代诗人颜真卿有诗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这句诗正是对于黑与白情感隐喻的充分诠释。英语文化中,in the black赢利,盈余;black horse黑马,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隐喻的意象图式来看,“白头偕老”是一个典型的路径图式(Path schema),这里“旅途”可以细分成几部分,而每一部分映现到“婚姻”上就构成从黑→白的路径过程。据此,爱情域中的“伴侣”“婚姻关系”“困难”“共同目标”,从系统上来讲是与旅途域中的“旅行者”“旅行工具”“故障”“目的地”相互对应的,通过映现“旅途”的经验于“爱情”之上来说明认知性映现,如此映现可以让人们用“旅途”的经验去推理“爱情”的经验。例如:在白头偕老过程中,一个“黑发伴侣”向另一个“黑发伴侣”说:“我们不能前进了”。当此句用于“旅行”时,它会引发对“旅行”的一些体验,即:两个“旅行者”同在一个“旅行工具”中朝着“目的地”前进,这时“旅行工具”遇到一些“故障”并停了下来,如果不能排除“故障”,“旅行者”就不会到达“目的地”;当此句用于“爱情”时,它会引发对“爱情”的一些体验,即:两个“黑发伴侣”在一个“婚姻关系”中朝着“白头偕老”前进,这时“婚姻关系”遇到一些“困难”并停了下来,如果不能克服“困难”,“黑发伴侣”就不会到达人生的“白发伴侣”。因而,“旅行者/伴侣”有着下列相似的选择。

(1)去掉“故障、困难”,试着让“旅行工具/婚姻关系”朝前走。

(2)继续留在出问题的“旅行工具/婚姻关系”中,放弃朝着“目的地/白头偕老”前进。

(3)放弃“旅行工具/婚姻关系”。

从以上可以看出:隐喻互动过程中,通过映现的方式将从属于始发域的相关概念与结构转移到目标域,最终形成新的概念隐喻意义,即隐喻的意义。隐喻是利用经验结构和喻体去推论本体。Glucksberg(2001)认为,词汇中与心理表征或概念相关联的百科信息通过临场概念(love is a journey)的方法能被用来限制或者扩展它的外延。黑色与白色的情感隐喻通过图1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样,按照Fauconnier的空间理论,图2隐喻涉及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Fauconnier(1997)合成空间理论弥补了映现论的不足,把始发域和目标域看成合成空间的输入。语言习得者在考虑和谈话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框架与模式,它的建立要受到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制约,并用框架和认知模式来建构(汪少华,2002)。下面就使用Fauconnier合成空间理论进行“爱情是旅途”的心理空间映射及概念整合(见图3),输入的心理空间有两个,即隐喻的源域(黑色/青春)和目标域(白色/暮年)。通过两个输入空间中出现的四个概念:黑发、青春、白发、暮年,语言习得者可以提取概念:爱情与旅途使人顿生时光飞速流逝、爱情忠贞不渝之情,经过空间映现以及不同感知域之间的功能转换,黑色和青春,白色和暮年,这两组相对的概念组合在一起进行概念输入,最终形成完整输出空间:爱情是旅途,进而完成从黑→白的情感隐喻构建。由此黑→白的情感隐喻正是通过不同的情感域之间的互动转化加以实现的,即一类情感域里产生的感受转移到另一类情感域里。人们结合不同的情感域认知客观世界,表达感受、经验、情感。多个情感体验空间的相互映现,使得情感与语言生动、形象。

图1“爱情是旅途”的隐喻路径图式

图2 Fauconnier's 隐喻概念合成图式

图3“爱情是旅途”转换合成图式

三、文化内涵对颜色词隐喻义的影响

(一)不同的文化内涵,颜色词情感隐喻义不同

隐喻离不开文化的氛围,没有文化因素的影响,人类就无法解释隐喻中深层次意义。所以文化模式是连接隐喻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文化模式积累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上,渗透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该民族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心理倾向(吴平,2006),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张再红,2010)。

下面就以“红色”为例来分析一下在中西文化内涵中其不同的情感隐喻义。

1.在中国,“红色”即民族精神象征,它象征了喜庆、高兴、幸福、吉祥。在汉文化里自古就有一种崇“红”的民族心理。红绳系足——婚姻纽带;红喜事——婚姻;红娘——婚姻介绍人;红喜包、红包、红对联——喜庆、吉利。同时,“红色”还代表烈火,情感隐喻义为“革命”,因而“红色”在中国成了革命的代名词,如:电影《红灯记》《闪闪的红星》。而这些“红色”背后的情感隐喻义均为“革命”之意。

2.在两方文化中“深红色”是战争、流血、火的毁灭力量和仇恨的颜色,它起着警示和抑制的作用,提醒人们警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烦恼或不安,常常带有贬义。红色在所有可见光里穿透力最强,对人的视觉器官刺激也最强,具有引起警觉、不安、烦躁的光学效应。如:see red、red brick、redlight district、red cent、red eye、red flag、red tape.由此得知: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的颜色词情感隐喻义是不尽相同的,不深入地了解文化内涵,就不能正确诠释颜色词的情感隐喻义。

(二)不同文化内涵,颜色词的情感隐喻义相同或大体相同

色彩是光对眼睛的作用和人由此产生的感觉。色彩激起各种情绪,表达人类情感,甚至直接左右正常生理感受,比如:“红色”是一种暖色调,身在“红色”中的人心脏跳动速度加快,血压升高;“蓝色”是冷色,暴露在冷色调中的人心脏跳动速度减缓,血压降低,可见人类对色彩的认知是有一定的趋同,这就使人类对色彩的联想有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许多色彩对人类具有共同的情感隐喻义。下面就一些颜色词来探讨一下颜色词情感隐喻义在中西文化中的交汇点。

1.在汉文化中,有红运、红双喜、红光满面、红光焕发。在西方文化中,也有 red-letter day、holy-red、paint the town red、red carpet.英汉中都存在“愤怒是红色”这一情感隐喻的表述。

(1)He sees red with rage.

(2)Tom was scarlet with anger.

汉语中比如:

(1)两人吵得面红耳赤。

(2)谈判时你扮红脸,我扮白脸。

(3)他被噎得脸红脖子粗。

(4)他气得脸色发紫。

愤怒影响人的心脏跳动及供血速度,脸色呈现红色,愤怒到极点时,毛细血管破裂,呈现青紫色。

2.在汉文化中,“黑色”代表地下世界,因此参加葬礼时有戴黑纱的习惯,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这一点与西方文化不谋而合。在西方文化中,“黑色”是一个不吉利的颜色,表示死亡、哀悼。因此,中英文化中均有情感隐喻“悲伤是黑色、暗淡”。

(1)Hudson is in black mood over death of his dog.

(2)Lisa is in dark mood.

(3)His financial trouble cast shadow(cloud)on his mind.

汉语中也有万念俱灰、黯然神伤。人类在忧伤的时候,血液流速减慢,面部表情暗淡,颜色变黑或暗。

因此,颜色词的情感隐喻是以人类文化对颜色的影响为基础的,通过人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亲身体验开展的语义处理。英汉民族视觉神经系统中眼部颜色、椎体的构造及作用方式相同,对客观世界物质刺激所进行的感知处理和认知推算程序系统相同,这就构成了汉英颜色词汇存在联想重合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孙毅,2009)。

结语

综上所述,颜色词情感隐喻有两个不同的主体,这两个不同的主体分属不同的经验领域。而情感隐喻的效应使这两种主体进入相互作用的跨域空间与合成空间。两个不同的主体都接纳了双方的经验域,而把自己的语义范畴和经验域施加于对方,使语言学习者更清楚其中的隐喻义。同时,合成空间接纳了类属空间中的非物质化信息及两个输入空间的思维框架或组成部分,并通过借助客观世界认知、文化认知形成跨域的心理输出空间。不仅如此,颜色词的情感隐喻义还与文化内涵息息相关,不同文化内涵颜色词情感隐喻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因此要求语言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掌握语言学习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自如,不会犯将《红灯记》与“红灯区”混为一淡的文化错误。

[1]Danesi M.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The neglected dimension.In J.E.Alatis(ed).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aning[M].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3:489-500.

[2]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68.

[3]Glucksbeg, S.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Language:From Metaphors to idiom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Kovecses,Zoltan.Metaphorand Emotion:Language,Culture,and Body in Human Feel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5.

[6]Lakoff,G.& Kovecses,Zoltan.The Cognitive Model of Anger Inherent in American English[A].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Langer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50-154.

[8]Ray,Vern F.Human ColorPerception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M].New York:Transactions of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53.

[9]Saeed,J,I.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0]Wardhaugh,Ronald.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1]陈家旭.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36-37.

[12]林书武.“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9-13.

[13]潘震.情感致使构式的认知转喻特质[J].外语教学,2014,(2).

[14]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5]孙毅,王薇.英汉颜色隐喻对比视阈下体验哲学与文化特异性的交互阐释[J].大连大学学报,2009,(4):133.

[16]谭业升,沈少剑.英汉情感隐喻系统与对比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3).

[17]汪少华.概念合成与隐喻的实时意义建构[J].当代语言学,2002,(2):120.

[18]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17.

[19]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2):60-64.

[20]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20.

猜你喜欢
隐喻语义颜色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特殊颜色的水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