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下基层如何真正见实效

2015-03-11 20:55王占武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下基层党员干部

王占武

干部下基层工作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干部下基层不仅培养了干部群众观念,锤炼了干部过硬作风,更壮大了基层工作力量,解决了基层热点问题。但客观地看,与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党员干部下基层带来的实际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确保下基层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得到群众认可和拥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党员干部下基层要着重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要端正思想认识,提升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澄清部分领导干部对下基层工作的模糊认识。要让这些领导干部主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下基层工作做为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优化党群干群关系的有益桥梁,充分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地下基层,做到“三多”,即多听民声、多问良计、多办实事,全力争取群众满意,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同时要明确任务,瞄准目标,把基层工作人员推动科学发展的激情带上来,把一线团结务实的作风带上来,将老百姓创造的新鲜经验总结上来。

二是要注重工作方法,提升针对性。下基层工作、调研要善于从宏观看问题,着眼全局,高站位思考,高起点谋划,从制约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统筹考虑,要注重孰重孰轻,看哪些是需要马上解决的,哪些看似是小问题,实际上是影响全局的,哪些是能够暂时缓一缓的,哪些方面中间有所关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对各类困难和问题分析透彻,想深一层,做到小事情小问题由基层解决,一般常规问题自己解决,重要问题再请示上级解决。但绝对不能搞大包大揽,所有工作都亲力亲为,这样不但消耗大量时间精力,甚至还会从某种程度上有损基层群众的积极性。

三是要锻造过硬本领,提升时效性。党员干部下基层,既要达到为基层破解发展瓶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也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综合素养。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下基层调研走访前,一定要拿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记住政策、学习业务,特别是与基层一线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而且不仅要能记下来,更要能说出口,能够向广大基层群众讲明白,让大家能够听得懂。要让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百姓能够对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方针政策、任务要求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努力提高党委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要通过下基层工作,掌握了解基层一线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当地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找到和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时效性强的有力措施和意见建议。

四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升贴近性。正确处理好与基层群众的关系,得到群众的肯定与支持,是开展好基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心系群众冷暖、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与基层群众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舟共济,才能让群众放下包袱、收起疑惑,全力配合好下派干部开展工作。党委和政府是基层发展的“领头羊”,仅仅凭借下派干部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有所作为。在工作中一方面要放下身段,谦虚随和,把工作的过程也当做是学习的过程。同时,更要勇于创新,勇于动真碰硬,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干事创业,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另外,下派到一线并不代表与原单位完全隔离脱开,要懂得借势,紧紧依靠、实实在在用好下派地方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多和单位领导汇报及沟通,多为基层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为基层发展添活力、增动力。

二、党员干部下基层要把握好三个关键

一是认真开展自我批评,把握好思想这个关键。要认真按照中央关于坚决反对“四风”和习近平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不断自查、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作风,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理念,坚决杜绝作风轻浮、骄傲自满、脱离群众的思想苗头,坚决摒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甚至吃、拿、卡、要的恶劣行为,要坚决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深入、反复地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走好群众路线。

二是全力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好为民服务这个关键。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不但要在用水、用电、道路、通讯等各类民生项目的建设上,让群众感受到下基层工作的成果和党及政府的关怀,还要通过输送政策、传授技能、加强文化建设等手段,加强对基层群众的服务力度,帮助他们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突破,以精神进步带动事业进步和经济进步。同时,在基层工作中,要站在宏观角度看待问题,既要着眼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注重做好管根本、利长远的工作,积极调动、发挥和依靠群众自身的主体力量。

三是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把握好联系群众这个关键。在基层工作中,只有做到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担忧什么、顾虑什么,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制定出台相应政策,用切实管用的硬措施,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下基层的干部,都要做到脚步往下沉,多到田间地头,多近农村农家,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多和群众谈心交流,经常与群众一同劳动,这样才能让群众把自己当做自己人、知心人和可托付的人。

三、党员干部下基层要做到“三不三要”

做到“三不”,即一是不要搞迎来送往。干部下基层进行走访慰问和调查研究,决对不能事先通知安排,让基层搞“迎来送往”,干部下基层工作皮鞋锃亮、走马观花、前呼后拥、彩旗飞扬,弄得声势浩大,却把基层搞得叫苦不迭、筋疲力尽,基层对此最为抵触和反感;二是不要图虚名。干部下基层必须多一点真诚,少一些虚假,多一些深入,少一些漂浮,多实实在在干事,少浮浮夸夸敷衍。切实把下基层工作做为切实转变工作和生活作风的难得契机;三是不要走形式。基层工作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要多看望工作在一线的干部职工,多看基层建设的盲区死角,多看望那些生活有困难的、急需帮助和关心的困难群体,真正做到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最盼望解决的难题,使基层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实效。

做到“三要”,即一是要敢于迎头解难题。在群众工作中要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牢记责任、恪守使命,稳得住心神、守得了寂寞。对于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我们要静下心来,放低身段,积极倾听群众呼声,认真分析群众诉求,对于符合情理的,要积极耐心反馈。对于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对于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问题,要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决不能躲避胆怯、见事就推、遇事就躲;二是要主动到群众家坐坐。干群众工作不能“守株待兔”坐等上门,而是要积极主动的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一线生产劳动中去,主动到基层转转、去群众家里坐坐。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要利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基层掌握最新鲜、第一手的信息,沉下身子与基层的同志和群众一起攻克难关,带领群众以实干精神赢取工作实绩;三是要善于和群众打交道。不要和群众打官腔,更不能油腔滑。和群众打交道,要多和他们朴实的聊家常,让群众感觉到亲切和温暖,愿意说出知心话、心里话。和群众打交道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能反映出党员干部的修养和素质。当前,基层群众的权力和平等的意识都越来越强烈,而且现如今是媒体时代,如果党员干部不尊重群众,稍有不慎就会祸从口出,这不但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还会断送个人前程、造成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下基层党员干部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党员干部要姓“党”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抓好六个『切实』 创新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