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李凡++张雯++李文利
摘要:本文主要对现行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缺陷和改进策略进行分析,总结了现行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并详细阐述了评价指标的缺陷和改进策略,使我国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改进策略进行改进,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财务评价 评价指标 改进策略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企业通过这些指标分析企业财务的整体情况,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一定预测和推断。我国现行企业的财务工作环境和会计政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评价指标还有一定缺陷,所以相关人员应针对这些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使财务评价指标得到完善,更好地提高我国财务评价工作的整体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现行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
在现行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评价指标具有导向和杠杆作用。相关人员选用什么样的指标对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中,财务评价指标的作用范围最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比较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保证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处理经济责任,让相关人员更加了解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做出科学、合理地评价,由此统一规范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
二、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缺陷
(一)财务指标衡量标准的缺陷
我国的财务评价指标过于简单,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这种现象导致财务指标计算的结果不可比。以资产负债率为例,通常情况下是越低越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发展前景较好,那么可以适当利用财务杠杆进行举债经营,由此形成投资高报酬率的项目,这种手段能够促进企业发展。而对于盈利水平较差,规模较小的企业,无法处理偿债能力和资产负债率的关系,所以这种衡量的指标和标准应结合企业的环境进行考虑。一个稳定发展的企业在经营初期、成长阶段和衰退期所表现出的现金流量、经营大小和盈利多少是不同的。
目前在财务评价中应用的衡量指标是“一刀切”,并按照行业类型进行了一定区分,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即使在同行业的横向比较也存在问题。所以很多企业通过多元化、跨行业的方式进行经营,这种做法增加了行业归属的分析难度。在评价企业面对的内外环境时,选用同业平均数,无法体现具体情况,只能起到指导作用。
(二)无法客观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收益情况
企业管理者关注的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增加股东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拥有良好的经营成果。企业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有收入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等等。如果相关人员通过权重发生制制定收入费用,那么这些指标就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具体收益。通过权责发生制确认经营结果,会使投资者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权责发生制在理论上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这种方法会使收入和现金分离,这种得到的经营成果,没有相应的现金作为保障,所以缺少真实性。这种方法缺乏诚信,实质上企业的利润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期权,经营者给投资者描绘了虚拟的蓝图,却没有实际内容。
在财务评价指标中,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不准确及人为操作比较严重,这也是造成财务评价指标缺陷的一种原因。会计数据是根据历史原则确定的,会计报表需要整合这些数据,然后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编制,这是财务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在财务的准确性分析中,评价指标受到很多因素制约,例如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政策、相关审计机构等等。
(三)无法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现行企业的相关人员不能客观评价企业的收益质量和偿债能力,就掩盖了企业可能出现的危机。相关人员在确定实质上不能转化成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时,其经营中的现金净流量很少,甚至有的企业出现负值,这种情况都说明,企业的付款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弱,收益的质量和数量都会受到影响,并拥有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在现行财务评价基本指标中,几乎没有指标与现金流量有关,其修正指标中,只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与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现金流量有关。
1.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企业要长期发展,就要长期维持盈利状态,并局限于财务效益方面,但是这种情况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不符,缺乏整体考量,忽视了企业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协调性,致使企业盲目追求最大化产出,没有考虑社会利益。
2.缺乏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指标
现行企业中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是针对硬性资产,没有重视知识产权和知识资本,所以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无法发挥自身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软性资产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增加的基础,并推动着市场价值的提升,尤其是针对一些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更加重要,因为其市场价值要高于账面的好几倍,信息使用者制定无形资产决策缺乏相关性。
三、改善财务评价指标的策略
(一)改进发展能力指标
现行企业采取资产增长率、资产规模扩张率以及主观业务收入增长率,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这种手段并不是最好的方案。首先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指标来讲,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只能在企业的生产规模中和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中体现,所以企业财富的增长和收入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次,企业的发展和资产规模的扩展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后者只是为了前者做出一定准备。应为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会对企业的价值增长造成影响,所以企业在扩张资产规模时,如果使用的资产效率较低,那么投入的资源再多,都无法增加企业的同步价值。最后,如果企业通过高负债进行资产扩展,那么无法说明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企业在实际经营中,资产账面价值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扩张率,所以如果企业拥有较多土地资源,那么其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距。在评价过程中,应考虑所有者权益类型的增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由此体现企业的内在持久的发展力。
(二)运用营业利润率反映企业获利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应以市场作为导向,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适当的调整投资方向,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样化和多角度发展。在这种影响下,企业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界限逐渐淡化,企业的获利能力无法衡量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而是全部营业收入的获利能力。endprint
目前使用和设置这种指标已经没有任何障碍,所以相关人员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现行利润表进行改革。在相关规定中,明确要求单独列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这些内容能够总结企业的全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的相关数据。企业的外部投资和债权人完全可以根据企业利润中得到全部营业收入总额。
(三)适当调整财务分析指标
先进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流动负债的比率,体现了企业经营互动创造现金偿还流动负债能力,所以相关人员应用相关指标评价企业的偿还能力时应该更加谨慎。
1.现金流量指标
企业的经营业务与外部投资业务是形成先进流量的基础,随着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应关注对外投资的数量,并时刻关注质量和对外投资收益现金流量比。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财务评价指标为1,如果指标小于1,那么企业可以按照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的情况和现金股利,企业还可以通过虚设投资收益来填充业绩。
2.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为了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相关人员应重视可持续发展指标,使企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尽量降低社会成本和环境污染,从而得到最大化利润,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是环境保障情况,相关人员应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企业应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还可以设置污染控制指标,或者有害物质生产量指标;其次是资源利用情况,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能够保证企业逐渐朝着集约化发展,相关人员还应明确企业是否具有自我生产能力;最后是公益设施,企业应建立一些公益设施,由此体现其发展创新能力,例如新产品的投产率等。
3.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的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财务工作得到了改善,但是这种情况使得企业难以长期保持有形资产的竞争优势,而战略性投资将成为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相关人员应增加反映无形资产投资和收益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现代企业建立制度,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结果更加准确,相关人员应从多个角度衡量,进行全面整合和分析,由此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在分析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找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缺陷,及时改正,促使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优化和发展,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投资者的科学、合理投资奠定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清明.21世纪企业财务评价体系改革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1,(9):164-165.
[2]胡郸.基于风险控制的C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财务评价改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4):197-198.
[3]李瑞.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3):121-122.
[4]王海波.航天军工企业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3):169-170.
[5]李莉.现行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缺陷及改进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6):172-173.
[6]宋雅莉.基于EVA的企业价值性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5):201-202.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化工销售分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