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奎
摘 要:“营改增”政策是税收政策改革的里程碑。此次税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营业税有计划地部分调整为增值税,从而推动我国服务业繁荣发展,使我国经济顺利度过转型时期。“营改增”政策实施两年多来,进展顺利,但是从公司企业到专业理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本文将对这些误区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确保国家税收征管,同时使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提高效益。
关键词:企业;营改增;税收征管;误区;建议
一、“营改增”政策的战略性意义
我国服务业税收收入是国家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改增”政策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里程碑,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促进我国税制重新合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营改增”政策的基本内容。“营改增”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为2012年1月1日,是在我国上海市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试点。现在我国“营改增”政策已在全国放开,2015年年末已基本接近尾声。除金融业和建筑行业外,我国“营改增”政策已基本完成。“营改增”政策为我国企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背后意义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营改增”改革政策的必要性。“营改增”改革政策是必要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来说,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政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重复征税的问题,同时完善我国税制设计、从而使我国税制结构更加合理。从现实来说,我国企业可由此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政策理解的几个误区
由于试点效果不明显、“营改增”税收设计不完善等现象,现阶段我国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政策的理解存在几个误区。
1.“营改增”政策并没有消除重复征税。2012年1月1日,“营改增”政策在上海进行试点。此次“营改增”主要目的是消除重复征税,但是试点的结果却是企业税负不减反增。全国上下一片质疑之声。对于此次改革,企业本是抱着一种减少税负的目的与心态,但是随之而来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因此,部分企业一致认定“营改增”政策不能有效消除企业重复征税问题,对“营改增”政策也就产生了恐惧与排斥心理,片面认为“营改增”政策使企业税负不减反增。
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没有真正跟上“营改增”的步伐,只是粗放地、自以为是地向客户提高价格,来转移自己认为的税收损失,但其实这是完全理解上的误区。正常情况下,企业没有增加税负,反而创造了国家、客户和供应商三方都赢的局面。
2.没有进项抵扣导致了税负不减反增。“营改增”政策原本的目的是抵消税收重复征收的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企业税负不减反增。营改增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对企业国家双方都有益,但为什么很多企业说自己反而税负上升了呢?究其原因,是企业的业务管理没有及进跟上步伐。例如,原来不可抵扣的,现在可抵了,但是企业并不要求供应开立专票,导致不能抵扣,白白造成了浪费。也就是说,企业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即要关注下游的销售,也要关注上游的购买,必须在确保总价不变的情况下,要求对方开立专票,最在限度享受抵扣,这样才能带来真正的降低税负。又如,运输企业,原来营业税率为3%,现在一般纳税人为销项税为11%,作为运输企业来说,第一反映就是税负上升了,对运输行业不利。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营业税率3%与增值税率11%就不能直接去比较,基准不同,不能直接去比。
因此,“营改增”政策并没有导致税负不减反增。这是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而不是政策问题,认为“营改增”政策导致了税负不减反增是一种误区。
3.“营改增”只是换税种。首先,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其课税对象为单位以及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1)销售和进口货物;(2)提供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增值税可以有效地扩大国际贸易往来,并且使国家及时稳定地取得税收收入。增值税的这些优点使其成为我国的主要税种之一。
其次,营业税也是一种流转税。营业税作为我国的基本税种之一,也有许多优点。计算营业税非方法简单,营业税的税率多样化,同时,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广。
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不尽相同的两个税种。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计税和核算相对简便;增值税是按全部销售额计税,计税和核算相对复杂。因此,“营改增”不只是换税种这么简单认为“营改增”政策只是换税种是一种误区。
4.“营改增”只涉及财务部。部分企业片面认为“营改增”只涉及企业的财务部,这其实会使企业进入一种误区。
许多企业在“营改增”时,只是企业的财务部在调整核算,而企业的管理层却对此没有达到重视的高度,认为“营改增”只是企业合同管理的变化。不可否认的是,企业“营改增”后,企业合同确实要发生相应变化,但是这又不仅仅是合同的变化。“营改增”政策是涉及企业上下的一项重大政策改革。片面的认为“营改增”只涉及财务部会造成企业的相关决策不合理,出现部分舞弊行为。因此,我们要走出“营改增”只涉及财务部的误区,全员行动,积极配合此次政策改革。
三、企业走出“营改增”误区的建议
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政策理解的几个误区,企业应进行认真分析,并积极制定合理对策,尽快走出“营改增”理解误区。
1.深入认识“营改增”政策。企业应深入认识“营改增”政策。从宏观方面来看,“营改增”不仅可以优化社会分工,同时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有序发展。从微观方面来看,“营改增”政策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税负。虽然其中要经历税负增加的过渡过程,但是“营改增”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税负减少。企业可以从以下措施深入认识“营改增”政策:(1)从企业管理层开始自上而下地高度重视“营改增”政策。(2)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员工学习“营改增”政策。(3)与客户及供应商等进行积极沟通,使其充分认识“营改增”政策,避免产生不良矛盾。
2.企业领导统筹考虑,高度重视。“营改增”政策是涉及企业整体的税收改革,不是仅仅关系到财务部门,应该涉及到企业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环节。从这个角度来看,“营改增”政策就要从领导层开始高度重视,上下协调,从商品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就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定位财务部门在“营改增”中的带动作用。(2)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3)制定企业战略时,统筹考虑,合理避税。(4)优化企业成本构成,降低企业税负。
3.多重方式促进进项税抵扣。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部分企业陷入没有进项抵扣导致了税负不能得到有效消除的误区。如果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加,那么企业可以大大减轻税负。鉴于此种情况,企业可采取多重方式促进进项税抵扣,例如调整定价,转移税负。企业可结合企业自身具体情况以及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适应“营改增”的地方政策。但企业应注意“营改增”后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二十种情形。企业在积极避税的同时注意不要发生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4.放平心态应对“营改增”政策。企业应积极应对“营改增”政策,把眼光放长远,不应仅仅局限于本时本地,应看到“营改增”政策的目标与长远益处。在这场“营改增”的政策变革中,企业应积极应对,缩短自身对于政策变革的适应期。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采购计划适当延后增加进项抵扣。(2)对业务流程重新梳理。(3)企业成立“营改增”学习互助团体。
四、结束语
“营改增”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场持久战,但是又是一场必经的战役,是一场必胜的战役。“营改增”需要企业积极应对,集思广益,化劣势为优势,化税负增加为税负减少。“营改增”政策最终能取得成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员工的协调配合。相信我们定能尽快走出“营改增”理解的误区,取得此次税制改革的胜利。
参考文献:
[1]詹敏.基于不同合同定价方式的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J].财会月刊,2014(12).
[2]孙淑萍,牛娟.“营改增”试点过程中的不足及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2012(02).
[3]黄卫华.“营改增”对我国商业银行税负效应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2).
[4]孙钢.“营改增”伴随的理论迷茫与辨析[J].国际税收,2015(2).
[5]王茜,李子恒,陈志坚.对企业“营改增”几大误区的分析及改进建议[J].涉外税务,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