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用乳化异氟醚复方麻醉剂的组方试验

2015-03-11 05:22:18冯秀晶张建涛李大鹏张园园范宏刚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异氟醚组方利多卡因

冯秀晶,张建涛,姜 胜,李大鹏,高 利,张园园,范宏刚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目前动物临床麻醉发展趋势是平衡麻醉,也就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不但可以比较好的控制麻醉深度,达到手术的需要,还可以减少单种药物的用量,减少药物蓄积,减轻药物浓度过大导致的副作用,比如静脉复合麻醉等。因此,针对各种静脉麻醉药物的作用特点,配制复合制剂是当前麻醉临床发展的主要趋势[1]。这样不仅能避免单一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毒副作用大,而且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试验以平衡麻醉理论为依据,结合所选药物的理化特性、作用机理、药理作用及犬自身的生理特点进行了犬用乳化异氟醚复方麻醉剂的组方的初步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健康本地犬8 只,12~16 月龄,雌雄各半,体重5.1±0.2 kg,购自哈尔滨青喜养殖场,购入时进行常规的免疫及驱虫;ICR 小鼠300 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2±2 g,购自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在同一条件下饲养4 周进行试验,整个试验过程中饲养管理条件保持一致。

1.2 试验药品和试剂药物 30%脂肪乳(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1101);异氟醚(河北九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715-2);芬太尼原粉(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外科教研室提供);2%利多卡因((上海复星朝晖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804-2);肝素纳(青岛丰联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批号130910);生理盐水(北京康普惠威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30615)等。

1.3 实验仪器设备 听诊器、止血钳、计时器、微量移液器、真空采血管、1 mL 注射器等。

2 试验方法

2.1 初步筛选试验 通过对犬麻醉的对比试验,综合分析乳化异氟醚与多种药物组合的麻醉诱导期、麻醉期、苏醒期,镇静、镇痛、肌松效果以及呼吸、脉搏、体温等生理指标。

2.2 组分确定及比例探索试验 用由乳化异氟醚、芬太尼、利多卡因组成的不同组合对犬进行静脉输注,观察生物反射情况以及镇静、镇痛、肌松等情况。

2.3 正交试验 按照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原则,并结合预试验中麻醉效果的观察进行设计(见表1)。复合麻醉制剂中的3 个因素为乳化异氟醚、芬太尼、利多卡因,3 个水平为高、中、低。根据正交表L9(33)将小鼠随机分为9 个试验组,根据统计学标准和药理设计中的样本选择原则,每个试验组选择小鼠30 只,腹腔注射0.025 mL/g,根据正交表分析各药物成分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表1 因素水平

2.4 正交决定性验证试验

2.4.1 镇静效果监测及评价标准 小鼠麻醉后,分别观察用药后5 min、10 min、20 min 和30 min 时的镇静效果。观察眨眼、耳动、躯体动、头颈动、尾动。对声音刺激反应明显,如给药前,记“+”;对声音刺激反应迟钝,记“±”;对声音刺激无反应,记“-”。评分方法:“+”计0 分,“±”计2 分,“-”计4 分。

2.4.2 镇痛效果监测及评价标准 主要通过针刺鼻唇部、躯干、四肢上部、爪部、尾部进行评价。针刺各部疼痛反应明显,记“+”;疼痛反应迟钝,记“±”;疼痛反应消失,记“-”。评分方法:“+”计0 分,“±”计2 分,“-”计4 分。

2.4.3 肌松效果监测及评价标准 观察头颈部、尾、四肢、咬肌和腹壁肌肉松弛程度。用镊子夹尾提起时如出现回头和转身反应、四肢出现明显滑动,刺激四肢尚能爬行,记“+”;夹尾提起时出现转头、同时四肢轻度滑动,记“±”;无回头和无转身反应,记“-”。夹耳提起时如尾可弯曲至水平位置或上翘时,记“+”;如尾出现弯曲反应,记“±”;尾自然下垂,记“-”。用镊子夹住耳朵提起,如四肢出现挣扎,记“+”;四肢轻度滑动,记“±”;四肢自然下垂,记“-”。夹耳提起时如后腹部无明显变化,记“+”;后腹部略有膨大松弛,记“±”;后腹部明显膨大松弛,记“-”。咬肌松弛轻拉上、下颌,口腔可顺利打开,记“+”;口腔可打开,但很快可恢复者,记“±”;不能够打开或打开后立即恢复者,记“-”。评分方法:“+”计0 分,“±”计2 分,“-”计4 分。小鼠麻醉后30 min 内翻正反射消失达1 min 以上者判定为阳性。

3 结果

3.1 初步筛选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由乳化异氟醚、芬太尼、利多卡因组成的复合制剂明显优于其他各种组合,因此暂定以乳化异氟醚、芬太尼、利多卡因作为复合麻醉制剂的主要成分。

3.2 组分确定及比例探索试验结果 对不同组合的麻醉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不断调整各组分的比例和剂量,初步筛选出以乳化异氟醚、芬太尼、利多卡因作为复合制剂的组分,并且拟定三者比例为5∶3∶4。

3.3 正交试验结果 由表2 可知,乳化异氟醚在高剂量时效果优于中、低剂量;芬太尼在低剂量时效果优于高、中剂量;利多卡因在中剂量时效果优于高、低剂量。比较分析试验效果,其中乳化异氟醚所起作用较大。因此选择翻正反射效果最好的组合7、8 和9,作为组方1、2 和3 进入下一步正交决定性验证试验。

小鼠麻醉后30 min 内翻正反射消失达1 min以上者判定为阳性。

表2 小鼠正交试验结果 (n=30)

3.4 正交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组方1 优于组方2 和组方3,特别是在镇痛方面。由此确定最佳处方为组方1。

表3 小鼠注药5、10、20min及30min后麻醉效果的观察 (n=15)

4 讨论

4.1 犬注射麻醉及乳化异氟醚应用现状 目前在国内临床上犬的麻醉仍以注射麻醉为主,吸入麻醉由于成本较高,应用还不普遍。注射麻醉虽操作简便,但注射麻醉剂麻醉效果不均衡,毒、副作用大,且麻醉深度难以控制,不能根据手术需要做出及时调整[2]。吸入麻醉虽能达到理想的麻醉状态,毒、副作用小[3],但需要价格昂贵的麻醉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乳化异氟醚是当前新研发尚未应用到临床的静脉麻醉药,对其研究还局限在毒性试验、器官保护、区域麻醉等阶段[4],其在小动物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仍处于空白阶段,具有一定应用开发前景。

4.2 科学组方研究 由于该复合麻醉组方是由乳化异氟醚、芬太尼、利多卡因3 种成分组成。3 种药物组合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单剂的药理作用,同时也为了达到最佳的协同作用及使毒副作用互减或互抵,从而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5]。此试验属于多因素试验,在多因素试验中选择最适条件,不仅要考虑单因素本身作用与影响,还应考虑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正交设计适用于多因素分析,可算出各因素不同水平对试验的影响,找出最佳组合。因此,本试验按照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原则及结合预试验中麻醉效果的观察进行设计。选择翻正反射效果最好的组合,作为新的组方进行正交决定性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一组优化组方进入下一步犬麻醉效果观察试验。

[1] Mc Carthy G C,Megalla S A,Habib A S.Impact of intravenoun lidocaine infusion 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recowry from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Drugs,2010,70(9):1149-1163.

[2] 吕欣,潘庆山,汤小朋,等.舒泰对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体温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10):56-57.

[3] 王飞,李妮,熊惠军.异丙酚诱导下犬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12):19-20.

[4] Zhuo Li,Jing Yang,Jin Liu.Reversible Conduction Block in Isolated Toad Sciatic Nerve by emulsified isoflurane[J] . Anesth Analg,2010,(110):1024-1029.

[5] 梁秀婷,郑欣绫,杨蕾,等.右旋美托咪啶与舒泰复合用药对犬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12):53-55.

猜你喜欢
异氟醚组方利多卡因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54
1-氯-2,2,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红外光谱研究
有机氟工业(2020年2期)2020-07-04 08:35:50
异氟醚间断预处理对非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七氟醚与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