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累及颈部淋巴结的螺旋CT表现
董馨1,王艳艳2
(1.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放射科,北京100190;2.山西省肿瘤医院CT室,山西 太原030013)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分为霍奇金病(Hodgkin lymphoma,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本病常累及全身各部位淋巴结,我们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5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45枚肿大颈部淋巴结,分析其螺旋CT表现及其在颈部分布的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收集经手术获或活检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及颈部淋巴结54例患者共145枚淋巴结(所有患者均未进行化疗及相关治疗),其中包括HL33例共99枚,NHL21例共46枚。HL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 18-64 岁,中位年龄42.7岁。NHL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 34-78岁,中位年龄57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48例,伴腹部包块20例,伴反复发热、畏寒、乏力30例,恶病质5例,全身皮肤瘙痒11例。
1.2CT扫描方法本组所有的患者均采用GE Lightspeed/16多层螺旋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扫描时间0.45 s/周,准直器4 mm×5 mm,床速30 mm/周。全部病例行静脉团注100 ml优维显,流率3 -3.5 ml/s,注药60 S后开始扫描。扫描范围上至舌骨大角,下到主动脉弓水平。
1.3观察方法及统计学分析颈部淋巴结分区采用Level分区法(见表1)。
表1 颈部淋巴结分区
1.4图像评价本组所有图像由三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观察内容包括:①颈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密度,观察是否存在坏死及融合的情况.②受累淋巴结在颈部的解剖分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Fisher检验法比较HL与NHL累及颈部淋巴结的CT表现,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恶性淋巴瘤累及颈部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强化表现HL和NHL增大的淋巴结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多数不融合(除曾经穿刺部分可以出现低密度灶及部分融合)。增大的淋巴结呈普遍均匀强化密度者(图1),HL有88枚(89%),NHL有40枚(87%);增大的淋巴结中合并部分坏死密度者(图2),HL11枚(11%),NHL6枚(13%),两者的强化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1男性,55岁,主因发现颈部肿块3月,CT增强扫描示双颈多发肿大淋巴结,密度较均匀,无明显低密度,病理结果为HD。
图2女性,38岁,主因腹部憋胀不适来诊,CT增强示右颈淋巴结肿大,中心有低密度,边界清,周围密度较均匀,病理结果为NHL。
2.2恶性淋巴瘤累及颈部淋巴结的优势解剖分布见表2。
表2 恶性淋巴瘤累及颈部淋巴结的优势解剖分布
HL常优势地累及Ⅱ区、Ⅲ区及Ⅳ区淋巴结。NHL常优势地累及Ⅱ区、Ⅲ区及Ⅴ区淋巴结,两者的解剖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3.1恶性淋巴瘤颈部淋巴结的CT表现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恶性淋巴瘤时受累的淋巴结病理切面多呈鱼肉样,仅少量组织类型发生坏死,CT扫描不易显示显微镜下的小坏死灶,故增大的淋巴结常表现为均匀密度2。而当肿瘤增大过快时,瘤内可能因血供不足而出现较大的坏死灶,CT可显示为中心不强化区域,而周围组织仍较致密,仍表现为均匀目的。本组资料研究发现,HL和NHL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密度者分别为89%和87%,呈均匀强化合并中心坏死者分别为11%和13%,两者CT强化类型无统计学差别。
解剖分布上,本组资料显示HL与NHL各区淋巴结肿大分布无明显差异,这与王艳艳等2在全身淋巴结肿大中的分析一致,他们结果显示HL与NHL在各区淋巴结肿大的分布无明显差异,这也能说明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非用淋巴结引流来解释淋巴结的分布特点,而癌肿等的淋巴结肿大往往有其引流途径,这也在一些方面给区别淋巴瘤或是转移瘤提供一定的线索。
3.2颈部肿大淋巴结CT鉴别诊断颈部主要淋巴结病变包括颈淋巴结结核、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瘤及颈部淋巴结炎等引起淋巴结增大[4-6],由于病理基础不同,它们在CT强化特征及解剖分布上有自身的特点,掌握这些特征才能更好的鉴别诊断这些疾病。
3.2.1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淋巴结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物质,增强后不强化,而淋巴结边缘为肉芽肿,肉芽肿富于血供,增强后呈明显异常强化,所以CT增强扫描时,淋巴结常呈周边强化,中心不强化;同时结核性淋巴结易粘连、融合成“多房样”征象[7],而且由于结核性淋巴结增大具有自限性,其直径常小于4 cm。而淋巴瘤常为均匀强化,即使合并中心坏死灶,边界均较为清楚,而且实质部分表现为均匀强化,这不同于淋巴结结核呈环状强化,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同时淋巴瘤淋巴结大小可以从小的淋巴结到大于10 cm淋巴结。而且淋巴结结核常有结核病史或周围有结核患者,因此,结合病史对于区分这两种病变也非常重要。
3.2.2转移性肿瘤由于淋巴引流途径不同,不同部位的原发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不同,肿大的淋巴结质硬,生长迅速,活动度差,分隔较少,增强后呈环状强化,而且不同来源的转移性肿瘤因为原发灶性质不同而影像表现不同,如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可以出现明显异常强化,可以出现钙化[8]。
3.3.3颈部淋巴结炎患者常有发热和局部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以Ⅰ区好发,受累淋巴结多呈椭圆形,直径0.5-1.0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常多发,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急性淋巴结炎呈现环状、均匀强化,壁厚,无明显壁结节和钙化。慢性淋巴结炎一般无淋巴结坏死,经抗炎后肿大淋巴结可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对恶性淋巴结瘤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并对颈部其他相关疾病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毛新峰,祝跃明,金中高,等.颈部淋巴结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272.
[2]王艳艳,原凌,杨继虎,等.恶性淋巴瘤受累淋巴结的全身螺旋计算机层析成像表现[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1,23(6):403.
[3]韦炜,程涛,周燕,等.MSCT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4):458.
[4]赵泽华,王康,王之,等.颈部肿块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26(6):488.
[5]韦寅,李瑞雄.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9,18(5):234.
[6]韦正波,杨荣宁,邝国乾,等.颈淋巴结结核125例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J].广西医学,2008,30(1):43.
[7]Yang ZG,Sone S,Min PQ,et al.Distribution and contrast enhanced CT appearance of abdominal tuberculous lymphadenopathy[J].Nippon Acta Radiologica,1997,57(9):567.
[8]Yu RS,Zhang WM,Liu YQ.CT diagnosis of 52 patients with lymphoma in abdominal lymph nodes [J].Words J Gastroenterol,2006,12(48):7869.
(收稿日期:2015-03-24)
作者简介:董馨(1975-),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影像诊断工作。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12-2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