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排CT血管成像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2015-03-11 03:36娄军芳金海燕曲极冰包雪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短暂性偏头痛颈动脉

娄军芳,闻 迪,金海燕,曲极冰,包雪鹦*

(1.解放军208医院 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130061;2.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学系)

320排CT血管成像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娄军芳1,闻迪1,金海燕1,曲极冰2,包雪鹦1*

(1.解放军208医院 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130061;2.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学系)

摘要:目的探讨320排CT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颈内动脉系统TIA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和32例偏头痛患者行全脑320排CT脑血管成像检查,收集血管成像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56例TIA病例中有47例有颈内动脉狭窄,与偏头痛组比较P<0.001;颈内动脉系统TIA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偏头痛组(P<0.001);不同年龄组TIA的血管狭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血管狭窄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320排CT血管成像在颈内动脉系统TIA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发作;脑动脉狭窄;动脉硬化斑块;320排CT血管成像

(ChinJLabDiagn,2015,19:2042)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多被认为是脑梗死的先兆,其发病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病、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 min,多在1 h内,不超过24 h,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1]。不同病因的TIA患者预后不同,文献报道颈内动脉狭窄> 70%的TIA患者,2年内发生脑卒中达40%以上[2]。因此,明确颈内动脉系统TIA的血管狭窄情况,对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治疗及预后评价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动脉硬化斑块与TIA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TIA组:56例来源于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第二零八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19例;年龄61.71±10.20岁,纳入标准: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分类及诊断标准,排除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心源性原因引起的脑栓塞以及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对照组:32例,男 18例,女14例;年龄:56.72±8.21岁,符合2004年《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偏头痛诊断标准,确诊为偏头痛,经临床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肝、肺、肾、脑等器质性病变,无脑血管病、糖尿病、各种炎症、肿瘤、血液病等各种疾病。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320排CT脑血管成像检查。动脉狭窄率的测量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NASCET)[3],动脉狭窄和闭塞共分为5个级:正常0%-29%,轻度狭窄30%-49%,中度狭窄50 %-79%,重度狭窄80%-99%,闭塞100%。

1.3仪器与方法及图像分析

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 Aquilion ONE320排CT扫描仪,扫描机扫描,320层912通道,320排宽体探测器层宽0.5 mm,每次旋转可覆盖16 cm,使用非螺旋扫描方式,扫描层厚为0.5 cm,视野为240 mm。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优维显370(370 mg/mL)40 ml及生理盐水40 ml,注射速度3 mL/s,延迟5 s启动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和三维容积再现(3 D volume rendering DVR)重建原始图像,单圈旋转时间为0.35 s,脑血管灌注成像检查单圈旋转时间为0.75 s。将原始数据导入Vitrea fx软件包进行后处理。浏览机器自动重建的图像重建层厚0.5 mm,进行多期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容积再现重建,经过技术处理后获得动态血管三维图像。测量CTA影像中动脉的狭窄程度和计数动脉硬化斑块数量。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进行表示,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颈内动脉血管狭窄发生率

56例TIA中47例(83.93%)有颈内动脉血管狭窄,烟雾病1例(1.79%),动静脉畸形1例(1.79%),7例未见异常(12.50%)。轻度狭窄(狭窄﹤50%)10例(21.28%),中-重度狭窄甚至闭塞(狭窄≥50%)37例(78.72%);累及一条血管狭窄19例(40.42%),累及两条及两条以上血管狭窄28例(59.57%)。

偏头痛组32例中有6例(18.75%)呈现颅内血管狭窄或异常,其中2例(6.25%)大脑中动脉狭窄,2例(6.25%)基底动脉狭窄,2例(6.25%)为大脑后动脉狭窄。26例未见异常(81.25%)。TIA组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偏头痛组(P<0.001 )。详见表1。

2.2颅内动脉硬化斑块分布及发生率

56例TIA中49例存在动脉硬化斑块,其中28例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硬化斑块形成,21例为一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岩骨段高低混杂斑块密度影,其中有2例颈内动脉终末段局限性隆起,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7.50%。

表1 颈内动脉血管狭窄发生率

注:TIA组与偏头痛组相比,P<0.001。

偏头痛组32例中7例存在动脉硬化斑块,5例为单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硬化斑块形成,2例为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21.87%。TIA组颅内动脉硬化斑块分布及发生率显著高于偏头痛组(P<0.001)。详见表2。

表2 颅内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

注:TIA组与偏头痛组相比,P<0.001。

2.3不同年龄组TIA颈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将56例TIA按年龄分组并统计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大于50岁组较小于50岁组血管狭窄发生率高,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血管狭窄与年龄分布有关。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TIA患者动脉血管狭窄发生率

注:两个年龄组相比,P<0.01。

3讨论

TIA为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TIA后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或者其他血管事件的概率会明显增加。因此,早期诊断直接影响其治疗和预后。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血栓或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症状[2],同时因TIA的预后与相应颅内动脉血管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因此了解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血管情况,可进一步明确病因,对其发病机制及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病因,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管狭窄性病变进行性发展所致。文献报道,颅内动脉狭窄是卒中发作的主要原因[4-6]。TIA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学说:微血栓-栓塞学说、血流动力学性末梢低灌注学说、血液黏度增高等血液成分学说、血管狭窄学说。目前脑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导致TIA的学说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脱落导致频发TIA甚至脑梗死更是备受关注[7-10]。本研究显示:高达83.93%的颈内动脉系统TIA存在血管狭窄,且78.72%为中-重度血管狭窄。这一结果说明,颈内动脉系统TIA发生确与血管狭窄密切相关。另外,研究还发现,有28例(59.57%)累及两条及两条以上的血管狭窄的TIA,其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且多伴有高血糖及高血压,充分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累及多血管及全身性疾病,需要针对其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各个环节给予对症治疗。

本研究还发现TIA颈动脉粥样斑块以颈内动脉虹吸段最为多见,这可能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在有平滑肌的大、中动脉的病变,颈动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变化,形成的高切应力和湍流的机械损伤,加重内膜损害,最终促进斑块的形成,易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

虽然目前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仍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但其因创伤性大、费用高、不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20排CT颅内血管成像检查一方面较DSA创伤小、费用低,同时可用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体内有金属支架等患者,且能清楚显示动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因此能够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参考。故可采用320排CT颅内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行血管方面成像,进一步指导其治疗及预防脑卒中形成,及早发现病变血管,给予及时处置。

综上所述,320排CT颅内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系统TIA血管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微创伤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5-158.

[2]方传勤,吴小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3(16):233.

[3]姜卫剑,王拥军,戴建平,主编.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4]李剑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693.

[5]韩新生,钱伟军,徐建可,等.64层螺旋CT检测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4:398.

[6]张志勇,李慎茂,朱凤水,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8(1):19.

[7]吴永钧,钟维章.颈动脉狭窄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07(1):84.

[8]王新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57.

[9]潘瑞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梗死发病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2):67.

[10]朱新臣,魏春华,杨玉坤,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24.

Application of 320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in carotid artery systemLOUJun-fang1,WENDi1,JINHai-yan1,etal.(1.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the208HospitalofPLA,Changchun130061,China;2.DepartmentofPharmacology,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Jilin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320 row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 TIA) in the diagnosis of CT in the carotid artery system.MethodsChoose 56 patients and 32 patients with migraine who were in line with carotid system TIA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320 slice CT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cerebrovascular imaging,The information of collecting blood vessel is analyzed.ResultsThere are 47 cases of TIA in 56 cases of carotid stenosis,There were 47 cases of TIA in 56 cases of carotid stenosis,compared with migraine group P<0.001; The incidence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carotid artery syste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igraine group (P<0.00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restenosi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TIA.ConclusionThe main cause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TIA,320 CT angiography is of grea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TIA in the carotid artery system.

Key words: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Cerebral artery stenosis;Atherosclerotic plaque ;The 320 row CT angiography

(收稿日期:2015-05-2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12-2042-03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0206047SF)

猜你喜欢
短暂性偏头痛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
偏头痛吃紫菜干
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