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护理对策

2015-03-11 02:55辛丽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1期
关键词:骨质骨折研究组

辛丽平

探究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护理对策

辛丽平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OP)骨折后再骨折的护理对策。方法90例OP骨折后再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骨折恢复的优良率为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再骨折率为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OP骨折后再次骨折患者的恢复效果, 降低骨折几率, 应用效果显著, 适于临床推广。

骨质疏松;再骨折;护理

OP是一种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代谢性骨病变, 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及骨量减少, 破坏了骨结构中超微组织及微组织, 继而使患者的骨骼结构受到影响。由于OP患者骨骼变脆,极易出现断裂等情况, 且不易愈合, 特别是对于病症严重的患者, 由于生活无法自理, 甚至需要长期卧床休养, 显著提高了再次骨折的发生风险。这种反复的骨折状态不仅不利于患者机体上健康, 同时也给其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2]。因此, 探寻一种有效的措施强化OP反复骨折患者的预后效果十分必要。2012年3月~2014年3月, 本院对45例OP骨折后再次骨折的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 收效较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OP骨折后再骨折患者9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5例。纳入标准:符合OP相关诊断标准, 并经CT及X线骨密度测定证实确诊;OP骨折后再次骨折。排除标准:继发性骨肿瘤、骨炎症性病变、软骨病及暴力因素所致的骨折等。研究组中男20例, 女25例;年龄50~77岁, 平均年龄(65.5±5.3)岁。对照组中男18例, 女27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5.8±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包括健康教育、功能锻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

1.2.1 强化药物干预 向患者讲解正规治疗的目的、意义,以及对预防再次骨折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好骨密度检查工作,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OP治疗方案, 并嘱患者持续按时用药。

1.2.2 生活护理 主要包括:①高钙饮食可以有效改善OP症状, 指导患者多摄入鱼、蟹、虾等高钙食物。②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避免高盐饮食、摄入大量咖啡、吸咽、饮酒等。③过度运动或活动量过少是OP的危险因素, 而适度、科学的锻炼可以强化骨质水平, 减少骨量丢失。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多接受紫外线照射, 促使皮肤与维生素D合成, 便于肠钙吸收, 同时也提高了肌肉的耐力及协调性。

1.2.3 预防跌倒及合并症护理 跌倒是OP患者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原有合并症是造成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 显著提高了再次骨折的几率[3]。护理人员应降低四周环境给患者带来的潜在威胁, 保证地面平坦、干燥, 物品摆放合理,取消不必要的障碍设施及门坎。嘱患者穿着棉质、舒适、大小合适的衣物, 避免衣裤过长发生意外跌倒。针对合并精神疾病、帕金森、视力障碍等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 应加强陪护工作;针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1.2.4 关节功能锻炼 骨折治疗的效果对患者关节功能及身体恢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手术操作时应在强化内固定的基础上, 尽量减少创伤。术后指导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及开展功能锻炼, 以此强化关节功能, 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第5版《骨科学》观察对比两组OP骨折后再骨折患者骨折的恢复效果。优:X线检查骨折线消失或模糊, 功能恢复较好或已完全恢复;良:X线检查骨折线虽然未完全消失, 但愈合效果较佳, 功能明显改善;差:X线检查骨折线不良愈合, 功能未恢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②随访12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的再骨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OP骨折后再骨折患者骨折的恢复效果对比 研究组优良率为100.00%, 对照组为86.67%,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OP骨折后再骨折患者骨折的恢复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12个月内的再骨折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12个月内无再骨折情况出现, 发生率为0;对照组6个月内有5例患者出现再骨折情况, 发生率为11.11%;研究组再骨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 OP的发生率也呈显著上升的趋势。有资料统计显示, OP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几率高达20%, 且再次骨折具有愈合率低、外伤力小、畸形率及致死率高等特点,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4]。因此,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障OP骨折后再次骨折的恢复效果, 减少骨折再发率十分必要。

多项临床结果发现, 影响OP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老年人群肌肉及神经协调作用较差, 一旦出现跌倒及应急情况, 无法保证身体平衡, 运动协调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降低可造成摔倒, 继而诱发再次骨折[5-7];②股骨颈是躯体的主要受力点之一, 极易在外界作用下出现骨折情况;女性在绝经后, 雌激素水平快速降低, 骨骼中的骨量及骨钙量也会随之减少, 多数女性可在老年时期出现OP病症, 且在外力作用下显著增加了再次骨折的发生几率。针对上述危险因素, 本院对45例OP骨折后再次骨折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 收效较佳。其中强化药物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正确的治疗下保障骨质健康;生活护理可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 强化肌力及耐力, 提高肌肉协调性及应变能力;预防跌倒及合并症护理可以减少环境及相关并发症所带来的潜在骨折威胁;关节功能锻炼可以强化患者的关节功能, 避免跌倒及关节活动异常所致的再次骨折。有学者对54例OP骨折患者实施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用药护理及功能锻炼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显示该组骨折的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组骨折恢复的优良率为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再骨折率为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

综上所述,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OP骨折后再次骨折患者的恢复效果, 降低骨折概率, 应用效果显著, 适于临床推广。

[1]韩纯燕, 李玲.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密度及骨症状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8(5):118-119.

[2]陈阳, 马剑雄, 马信龙.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研究进展.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9(12):835-839.

[3]宁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0(20):32-33.

[4]陈懿, 尹知训, 李之琛, 等.骨质疏松骨折风险评估.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4(15):643-647.

[5]董锡亮, 杨燕琼, 杨子斌, 等.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外医疗, 2012, 35(8):47-48.

[6]石耀权.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再骨折的风险因素.中国医药指南, 2014, 22(2):41-42.

[7]石守为, 陈健, 王元俊.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吉林医学, 2013, 6(13):1027.

[8]海娜.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4, 22(14):334-3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51

2015-06-15]

271600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

猜你喜欢
骨质骨折研究组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