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超 尹磊
血尿酸对部队离退休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庞超 尹磊
目的探讨血尿酸对部队离退休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112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内膜正常组16例(<1.0 mm);内膜增厚组32例(≥1.0 mm,但<1.2 mm);斑块形成组42例(内膜局部增厚≥1.2 mm, 向官腔内突出, 但未引起狭窄);管腔狭窄组22例(明显的斑块凸起造成管腔狭窄>30%)。运用彩超对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查, 同时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结果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收缩压、颈总动脉内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内膜正常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 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对离退休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影响, 其水平越高, 预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越厚, 提示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应该对离退休老干部中的高血压患者加强血尿酸水平的监测, 并适时干预。
高血压;血尿酸;颈总动脉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也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因。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发展, 患者大动脉弹性和扩张能力下降, 从而导致收缩压和脉压的增高, 这增加了高血压患者血管的损害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部队离退休老干部的高血压发病人数较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嘌呤物质的摄入明显增加, 为探讨这对患高血压离退休老干部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对本单位负责的离退休老干部中的112例高血压患者, 分别进行了颈动脉彩超和血生化指标的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离退休老干部中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的高血压患者112例, 均未进行降尿酸治疗, 排除伴有糖尿病、心脏瓣膜病以及既往有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者。按照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四组:内膜正常组16例(<1.0 mm);内膜增厚组32例(≥1.0 mm, 但<1.2 mm);斑块形成组42例(内膜局部增厚≥1.2 mm, 向官腔内突出, 但未引起狭窄);管腔狭窄组22例(明显的斑块凸起造成管腔狭窄>30%)。各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血压:所有患者由进行过标准血压测量培训的体检护士应用台式汞柱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 并分别对收缩压、舒张压作好记录。血生化:所有患者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TG、HDL-C、LDL-C、血尿酸(UA)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 IE-33彩色超声仪进行颈动脉检查,选用6~11 MHz高频探头, 测量双侧颈总动脉的内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单因素采用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 并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各组间舒张压、TC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收缩压、颈总动脉内径、TG、HDL-C、LDL-C水平与内膜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压、颈总动脉内经、血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各组患者血压、颈总动脉内经、血生化指标比较(±s)
注:与内膜正常组比较,aP<0.05;与内膜增厚组比较,bP<0.05;与斑块形成组比较,cP<0.05;1 mm Hg=0.133 kPa
UA (mmol/L)内膜正常组 16 140.20±16.32 86.56±11.42 0.62±0.05 5.44±0.89 1.34±0.40 3.28±0.74 1.22±0.16 272.45±53.88内膜增厚组 32 153.12±21.36a87.12±12.36 0.65±0.06a 5.23±0.87 1.64±0.49a 3.57±0.63a 1.03±0.17a 314.90±42.90a斑块形成组 42 152.56±22.33a86.72±12.23 0.68±0.07a 5.18±0.96 1.60±0.56a 3.63±0.71a 0.98±0.18a 361.85±45.66ab管腔狭窄组 22 154.66±22.42a89.21±11.24 0.69±0.07a 5.22±0.95 1.62±0.55a 3.64±0.65a 0.97±0.19a 415.45±61.56abc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颈总动脉内径(cm) TC (mmol/L) TG (mmol/L) LDL-C (mmol/L) HDL-C (mmol/L)
高血压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血压增高会损伤心血管的闭合环路中的靶器官, 而且这种损伤的程度不但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病程有关, 还与相应靶器官的代偿功能有关[4]。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能够在早期评估心血管闭合环路中靶器官损伤情况。动脉弹性受年龄、血压、吸烟、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高血压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5,6]。
血尿酸水平增高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这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①尿酸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在血液中物理溶解度很低, 高尿酸血症时, 尿酸盐结晶增多, 易沉积于动脉管壁, 直接损伤动脉内膜引起动脉硬化;②尿酸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 在血栓形成早期促进血小板形成, 同时尿酸盐结晶可激活血小板, 进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③高水平的尿酸通过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作用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和氧自由基生成增加, 进而促进动脉硬化形成[7];④升高的尿酸水平促进LDL-C的氢化和脂质过氧化, 氧化性LDL-C有极强的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本文通过对离退休干部中的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了颈动脉彩超和血生化指标的检测, 结果发现, 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患者收缩压、颈总动脉内径、TG、HDL-C、LDL-C水平与内膜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 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P<0.05)。
综上所述,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部队离退休老干部健康保健非常重要。作者主张应用超声技术评价颈动脉的弹性, 尤其是合并血尿酸增高的高血压患者, 通过无创便捷的方法, 了解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厚度, 发现问题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可有效减少脑卒中意外的发生。
[1]Tomiyama H, Yamashina A. Non-invasive vascular function tests: their pathophysiological backgroun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Circ J, 2010, 74(1):24-33.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高血压杂志, 2004, 12(6):483-486.
[3]张爱宏. 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及诊断分析. 上海医学影像, 2009, 18(2):176-177.
[4]任俊红, 郭金发, 李朝军, 等. 应用超声检查评价高血压患者血管僵硬度与心功能的关系.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 29(6): 448-451.
[5]Jung AD, Kim W, Park SH, et al.The effect of telmisartan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arterial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Korean Circ J, 2009, 39(5):180-184.
[6]Kato T, Sawai Y, Kanayama H,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low-dose pioglitazone or metformin treatment in Japanes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09, 117(10):593-599.
[7]Kocaman SA, Sahinarslan A, Cemri M, et al.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ith leukocytes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burden.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09, 19(10): 729-7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21
2015-07-07]
450003 河南省军区门诊部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