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春华 段俊阳
(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越发重视,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最大限度开发教学效率及效益成为各级学校的一个关注焦点。[1]但是由于很多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导航不明确,对整合的实质不了解,对整合的方式未能熟练掌握,促使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的广度及深度受限,并且出现了很多误区,造成了国家经济投入的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使教育信息化道路逐步的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1.目标模糊,涵义不清——将整合与工具使用划上等号
。当前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很多教学工作者仅仅只是把信息技术浅显的看作是一个为教学服务的教辅工具,更有甚者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画上等号,认为只要在教学中应用上了多媒体或者是课件就是所谓的整合,也有部分教师干脆就把整合理解为整合是将传统的粉笔板书挪移到多媒体屏幕上。
2.技术绽放——整合效果喧宾夺主。部分教师过分的夸大技术的作用,盲目的认为技术越先进越好,将原本简单的技术就可以达到效果复杂化,耗费过多的时间,制作出五花八门的精美动画效果,以此炫耀自己的高超技艺。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各种字体效果、动画效果让屏幕色彩斑斓,其形式多样,画面美不甚收,令人心醉,确令人眼花缭乱;
3.整合目标内容——纷乱冗余。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上课的过程中,能直接说清的问题,确用大量的动画和视频来进行展示,形式纷乱;能用黑板板书的,确用多媒体板书;解题推导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板书推导的地方,确用多媒体直接快速呈现,学生还未理解,就快速切换,结果是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对知识消化吸收不良;可以通过操作演练讲清的问题,确要用PPT演示操作动画,画蛇添足。
4.整合结构——师生地位主体不分。在教学实践过程很多教学工作者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主体地位过于绝对;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理解过于片面;学生的协作交流方式受时间限制,人数过多,分工不明确,导致无效。
多媒体课件整合和网络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种形式,整合中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征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科教学目标为整合航标,以学科的教学内容为整合基体,以合理的模式、方式、策略为整合的灵魂,实现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有机整合。
1.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整合的前提。分析学习者的特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点,儿童认识的建构过程基本可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 (11、12-14、15岁)四个阶段。[2]不同的认知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所以整合的方式就不同。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处在前运算阶段,感知能力有了初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很薄弱,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发挥主导性,媒体的选择应该尽可能多的选择动画、视频素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处在形式运算阶段学生,则在整合中应考虑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化的教学手段,实行“双主”教学模式。
2.教学目标分析是整合的航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行为指南,编写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学科内容的深层次把握,有利于帮助教师合理的选择教学媒体、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调节教学活动过程,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3.教学内容的分析是整合基体。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础,要充分理清知识内容体系,确定知识点的重难点,明确哪些知识要使用多媒体呈现,用何种方式来呈现,用何种媒体来实现,媒体呈现的时间等等。
4.模式的合理选择与设计是整合的灵魂。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是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充分的发挥上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双主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信息技术与课整整合常用模式有接受式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4]在具体的模式选择中,以学科类别、内容为出发点,综合考虑。
教学无定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依据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方式,灵活多变,但也必须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围绕主导——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采取“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采用充分挖掘网络教育优质资源,教师自主研发教学资源的方式来进行高效整合。
[1]张剑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何克抗,吴娟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美]全美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创新与技术委员会.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
[4]陈玲,刘禹主编.《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江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