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贵林 李元杰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有着近1个亿的庞大数字,随着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社会排斥问题逐渐由个人发展问题扩大成为这个群体的发展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遭遇着种种社会排斥现象,如身份排斥、心理排斥、制度排斥、空间排斥、文化排斥、交往排斥、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等等。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38-02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深入基层对几千名不同各行业的人进行采访,提出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在记者用这个问题采访一个农民工时,他的答案是“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显然,面对记者的突然涉入,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接纳,而是表明身份、划清界限的拒绝。言下之意是“我是农民工,你应该离我远点,我们不应是一个话语圈的人,更不是一个生活圈的人,我们是有距离的”。言语间无不透露出自己的“过客”、“卑微”、“渺小”、“心酸”般沉重底色,像是戴上沉重的铠甲,避免与外界沟通,又像是划清界限的自我防备,谨防受到欺骗与伤害。为何如此?
在中国,“农民”是个苦难性的弱势代名词,而“农民工”又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常年在外,背井离乡,又长期有被城市拒绝容纳的境遇,他们到处碰壁,遭受形式各样的不礼遇、不正看的非正常待遇,犹如惹嫌的弃物盲流一般。长久下来,自然而然就会萌生出自我封闭的消极状态,生怯、自卑、无力感增强,抗拒与外界沟通。城市到处的光鲜靓丽,却大多与他们无关,他们大多被社会疏离、孤立、嫌弃、遗忘,而缺乏被认同、认可、容纳。对城市来说,他们只是城市寄住者、迁徙者,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有的只是卑微的身份、打工生活的忙碌与繁重。显然,“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如此消极抗拒的反应,近乎“本能”,是因为农民工对城市有了隔阂感,对社会有了距离感。这要归咎于我们的社会与城市不容纳、不宽容的嫌贫爱富“势利眼”。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 261万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个群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仅仅进城务工,而且开始定居下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大多常年在城市生活,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对农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他们没种过地不会种地,对农村感情淡漠,希望扎根于城市。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遭遇着种种社会排斥现象。因此,随着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接近1个亿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问题也逐渐由个人发展问题扩大成为群体发展问题,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一、身份排斥
在中国,“农民”是个苦难性的弱势代名词,而“农民工”又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早已脱离了农村的生活和劳动,常年生活在城市,表面上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喝着可乐、穿着T恤衫牛仔裤,甚至说着普通话,但是身份很尴尬,摆脱了农村的生活来到城市却又不是市民,亦工亦农,却又非工非农,导致身份上角色不清、定位模糊。
二、心理排斥
新生代农民工常年在外,背井离乡,大多有被城市拒绝容纳的境遇。他们到处碰壁,遭受形式各样的不礼遇、不正看的非正常待遇,犹如惹嫌的弃物盲流一般。城市到处的光鲜靓丽,却大多与他们无关,他们大多被社会疏离、孤立、嫌弃、遗忘,而缺乏被认同、认可、容纳。对城市来说,他们只是城市寄住者、迁徙者;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有的只是卑微的身份、打工生活的忙碌与繁重。因此,内心的自卑感、怯懦感、无力感不断增强,久而久之萌生出自我封闭的消极状态,抗拒与外界沟通。如引言中提到的央视记者在采访中那位农民大叔的回答“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言外之意,我和你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不属于这里,在心理上自我排斥。
三、制度排斥
不统一、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农民工被排斥在城镇社会保障之外,缺乏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1]。对于农民工而言,由于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很难融入到真正的城市生活,一方面,在就业、住房上有困难,不能从实质上在城市扎根,实现市民化的转移;另一方面,不得不依靠土地和家庭养老,所以不能离开土地,也不会交出土地。这样既影响了城镇化进程,也不利于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从心理上又是极力想摆脱农村、融入城市的,所以时常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纠结,也使得他们的人生充满迷茫、困惑。
四、空间排斥
在就业、子女上学、生活等很多方面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是排斥的。在就业上,虽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但是城市的管理者、用人单位甚至市民对其并不友好,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常常发生,城管对农民工的暴力执法屡见报端,还有一些市民在公共场所对农民工恶语相向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另外在农民工子女入学上,类似的歧视也时常发生,虽然政府已经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并不欢迎农民工子女的加入。所以,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始终以“过客”心理在城市挣扎,对城市生活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对城市缺乏归属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愿意融入城市,也不会创造条件想方设法融入城市[2]。
五、文化排斥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融合中的文化排斥集中体现为农民工群体亚文化的出现和形成。这种亚文化与城市主流文化在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方面格格不人,具有显著的自身特征。当然,由于在城市中生活和成长(有些新生代农民工甚至是出生在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身上传统的农民特征逐渐褪色,但是,由于在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上的限制,他们与城市同龄人之间依然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融人城市生活过程中难以逾越的无形隔阂。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同样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与城市人有相差无几的装扮,但他们的价值观并未发生本质性的改变,行为也依然带有浓厚的乡土味,而这些就成为城市文化主体对其产生偏见和排斥的根源。
六、交往排斥
相较于老一辈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户籍人口的交往更为密切,行为方式更加“城市化”,逐步建立起城市社会网络。但是,由于“亚文化”而引起的社会和观念冲突依然存在,特别是由于长期城乡二元隔绝和城市优势地位下,在城市居民中形成的农民“贫困、愚昧、落后、下等”的特权文化和固有偏见,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同样面临被城市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困境。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生活的人际关系中,六成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和同乡交往,与本地人频繁交往的仅占一成。人际关系网络的封闭化和内卷化,显然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融入。
七、交往排斥
1.就业排斥。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有明显提升,但是,与城市里大批接收到高等教育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知识储备、职业技能显然制约了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此外,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村排斥在城市之外。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城市中生活,甚至在城市中出生,但是因为没有正式的城市户口,无法进人城市正规部门和单位就职,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在没有正式就业身份、地位极不稳定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对职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他们初入劳动力市场就“频繁跳槽、漂泊不定”。据统计测算,新生代农民工中有近80%处于不稳定就业状态中。
2.收人排斥。在收人方面,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9小时,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均大于城市户籍人口;月平均收人2 334元,明显低于城市户籍流动人口(3 279元)。此外,新生代农民工中,近四成没有签订任何正规劳动合同,一旦有劳动纠纷产生,其合法权益将无法受到有效保护。
3.消费排斥。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排斥和收人排斥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收入相对低下,这直接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消费能力,从而远离城市主流消费方式。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即使经济拮据,也要追求城市同龄人一样的生活品质和消费方式。有限的就业机会、菲薄的收入与不断膨胀的物质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加严重的经济窘迫。
八、政治排斥
1.国家层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这项权力往往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根据现行国家政治制度安排,每个公民应在其户口所在地进行选民登记。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上已经从其户籍所在地的政治系统中脱离出去,而在城市中又没有正式的户口和身份。在城市现行的政治体制中,他们成为从不或者极少参与政治生活的“边缘人”。有研究发现,不少新生代农民工都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普遍不重视政治权力的实现,大多对自己享有的政治权利毫不知晓(孟颖颖,2011),造成其基本政治权益诉求渠道的缺失,对于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稳定和谐都是极为不利的。
2.社区层面。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区居住,但是由于他们不具备正式的城市居民身份,所以他们也无权参与社区居民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活动。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比较低,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公益活动、业主委员会活动和选举活动的比例分别为25.2%、26.6%、2.3%和6.8%。
3.企业层面。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得到正式职工的身份,因此无权参与到重大决策的制订,长期被工会组织排斥在外;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甚至工会组织也处于无力或缺席的状态,更不要说维护工人利益了。
参考文献:
[1] 简新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J].求是学刊.2011,(1):60-61.
[2] 蓝小燕.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分析及破解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0-94.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