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局限性及完善

2015-03-11 14:52徐一千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盈利能力

摘 要: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获利能力来反映。在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指标体系中盈利能力指标是核心指标,正确的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有效运用盈利能力指标是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盈利能力;权益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

一、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现行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缺陷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所反映的收入与费用的各个项目,均是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确定的。这样做能够将收入与费用进行合理的配比,有助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是依照权责发生制来确定的结果与现金流量脱节,这就使得报表使用者无从判断企业收益的质量。而且只有满足了历史成本、配比原子与实现原则的项目才能在利润表中得到反映,而现今高速发展的经济济不断推陈出新的衍生金融工具与金融创新,使得利润表中的信息远远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2.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的缺陷

由于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因而对这些评价信息能否切实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没有作充分考虑。

财务指标数值层次较浅和一定的不可靠性。企业出于保护自身商业机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公开的各项指标数值通常仅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财务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市场形象的影响,并希望得到政府及其机构良好评价,企业往往还会对这些公开的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掩饰。因此,投资者很难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经营决策者来讲,仅靠这些浅层次的指标值同样也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作出更好的判断,对企业经营者真正有用的一些深层次、涉及商业机密的、详尽的财务信息,则无法从财务指标体系中找到,这势必影响到企业借助财务手段,加强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析的作用。同时,在指标的名称、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规范性,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等。鉴于以上原因,必须对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3.会计核算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产物,会计核算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这些假设前提和核算原则不一定决定合理。例如,以历史成本反映企业的资产,并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调整;按年度分期报告财务信息,只报告过去已经发生的经营业绩,不能提供反映企业长期发展潜力的信息等。因此,我们只能在一般会计假设和一般会计原则的意义上使用报表数据,不能认为报表揭示了企业的全部实际情况。

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与完善

1.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权益净利率。权益净利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所有者权益,另一种分母是年初所有者权益和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权益净利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所有者权益,从而影响权益净利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权益净利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总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中,净利润是指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应该包括投资收益,但通常不应该包括非常项目。单独就这一比率而言,其实也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因为,分子中的净利润,只包括归于股东的报酬即净利润,而不再包括归于债权人的报酬及利息,而分母却是既包括股东权益,也包括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亦即,分子与分母的计算口径并不一致。所以,当被比较的两个企业或两个年度之间资本结构不尽相同,从而利息与利润的比例不一致时,这一比率事实上就不具有可比性了。但是,这一比率的分析意义在于:将该比率与资产报酬率进行比较,可以反映利息、所得税及非常项目对企业资产获利水平的影响。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2.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大大增加,而其运用资金进行投资的领域也有所扩展,特别是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达,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短期投资以赚取收益的企业已经不在少数,更不必说利用自身的资本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进行业务上的投资。我们不应将企业视为一个仅仅进行物质资料简单生产的个体,其日常经营中理应包括筹集资金、使用资金的这些活动,而投资也是使用资金以获取利润的一种正常方式。由于投资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部分,因此应当将投资收益计入营业利润。

参考文献:

[1]郭泽光.财务报表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陆正飞.财务报表分析[M].中信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徐一千(1968- ),女,吉林长春人,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盈利能力
房地产企业税收策划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探析
高端白酒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乳制品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外部治理环境、公司特征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
浦发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分析实证研究
广西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