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2015-03-10 07:12周舟
医学信息 2015年4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周舟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1年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对比

成人腹股沟疝也被称为"疝气",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指由于某些原因,腹内组织或脏器偏离原来的位置,从腹股沟三角或腹股沟管等间隙薄弱区或形成的裂孔中进入另一部位所致[1]。目前,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腹股疝的主要手段,最为传统的手术方式为直接缝合手术,但该种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极易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较高[2]。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缝合术的缺陷,但仍然存在局部切口过长的问题,并不能作为临床治疗的最佳手段。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凭借其无创、手术操作简单、切口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腹股疝临床治疗中。为进一步探讨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并无血液系统疾病、肝功能不全、肺功能障碍、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肝炎等疾病,且均可耐受气腹手术。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58岁,平均(38.7±2.6)岁;体重44~74kg,平均(64.8±2.4)kg;疝类型:斜疝20例,直疝10例;疝分型:I型3例,II型18例,III型7例,IV型2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3~57岁,平均(38.5±2.9)岁;体重46~73kg,平均(63.6±2.8)kg;疝类型:斜疝19例,直疝11例;疝分型:I型4例,II型17例,III型6例,IV型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疝类型以及疝分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所有患者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采取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方式,沿着腹股沟韧带中点,平行于腹股沟韧带,斜向切开至耻骨结节上方,使腹横肌、腹内斜肌、外环、腹外斜肌腱膜、联合肌腱能够依次显露,查找疝囊,将疝囊及其周围粘连组织进行仔细分离,在精索内分离疝囊至疝囊颈,将补片放置在精索后方,在联合肌腱、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等组织处固定,将皮下组织以及皮肤层依次分层缝合,关闭切口,术后利用砂袋进行加压包扎24h。

1.2.2观察组 所有患者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采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取患者头低足高位,在脐部下两层腹直肌外各打一个操作孔5mm,游离腹膜外间隙进行,将腹腔镜置入腹腔内,充入CO2气体,使腹内压达到10~15cmHg。在肉眼直视下,将Trocar(5mm)分别放置在脐与耻骨连线中上1/3处以及中下1/3处。将腹股沟韧带、Cooper韧带、耻骨结节等结构进行分离,若患者为斜疝,则从精索下牵拉、钝性分离疝囊;若患者为直疝,则剥离腹壁和疝囊。在患者腹横肌腱膜弓钉疝、髂耻束、耻骨梳韧带等处分别钉4~5枚大小为15cm×10cm聚丙烯补片,展平补片下缘,完全排出CO2气体后,退出腹腔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腹股沟区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进行6个月~1年时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1年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复发病例,见表2。

3讨论

目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临床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一直以来,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备受广大临床医师的争议[3]。孙小华等研究表明[4],腹腔镜疝修补术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且不易复发,应作为腹腔镜手术的首选方式。本组研究表明,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疼痛、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开放式疝修补术(P<0.05),与陆光生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经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更具有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因:①手术切口较小,不仅可减轻患者疼痛,也可达到"美容"的效果,备受女性患者的欢迎。②切口感染机会较小,不会破坏疝囊周围组织,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③住院时间较短,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易复发,但腹腔镜手术的设备昂贵,手术成本较高,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根据自己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侯湘德,白剑,张文海,等.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6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5):590-592.

[2]陆光生,陈小伍,剧永乐,等.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后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5(13):2l12-2113.

[3]杨喜光,向国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3(6):984-988.

[4]孙小华.两种修补腹股沟疝的微创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0):5-6.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无张力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疝中的应用价值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探讨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40例疗效观察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