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雷《重订中风斟诠》治疗中风病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2015-03-10 16:49:12赵艳青滕晶
中医药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风病组方防风

赵艳青,滕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张山雷,原名张寿颐,生于1873年,卒于1934年,江苏嘉定县人,近代著名中医大家。一生著述颇丰,达15种之多,且各具特色,继承中有所创新,张氏临证时以治疗中风见长,并著有中风专著《中风斠诠》一部,对现代医学中所说“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重大建树,独创了“中风八法”以指导中风病的治疗,对后世治疗中风提供了详备的理论基础[1]。本研究挖掘、整理张山雷治疗中风病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以关联规则和熵聚类原则分析处方,深入探讨名医张山雷治疗中风病的组方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与筛选

本研究所有方剂均来源于张山雷《重订中风斟诠》中收录的治疗中风病的所有处方,剔除组成相同的方剂,共筛选出89首[2]。

1.2 分析软件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3]。

1.3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分析

选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平台管理系统”里面的“方剂管理”模块,将整理好的方剂由双人审核录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建立中风病的方剂数据库,然后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对名医张山雷89首治疗中风病的方剂进行药物频次统计,使用频率高于10的中药有24味,使用频次前5位分别是甘草、人参、茯苓、防风、当归。具体情况见下表1。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依据药物组合出现的频次从高到低排列,前5位分别是“人参、甘草”,“甘草、防风”,“甘草、黄芩”,“甘草、茯苓”,“甘草、石膏”。具体见下表,根据经验设置支持度为(表示药物同时出现的频次)5,置信度为0.9条件下的组方规律表2,网络示意图见下图1。

2.3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4],根据方剂的数量,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相关组合[5-6](表3: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进而演化出9个中风病核心组合新方剂(表4)。

表1 处方中使用频次10以上的药物统计

表2 药物组合频次表(频次大于9)

表3 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

图1 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支持度5,置信度0.9)

表4 基于熵聚类中风病的新方剂

3 讨论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不仅采用规则分析,实现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经验分析,还运用复杂系统的熵方法,实现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经验分析。经过软件统计分析,总结出名医张山雷治疗中风病的用药经验。研究显示,常用药物有甘草、人参、茯苓、防风、当归、黄芩、生姜、石膏、川芎、附子、熟地黄、白芍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前10位):1)人参,甘草;2)甘草,防风;3)甘草,黄芩;4)甘草,茯苓;5)甘草,石膏;6)甘草,白芍;7)人参,防风;8)人参,川芎;9)人参,茯苓;10)人参,黄芩等。聚类分析的治疗中风病的新处方有:1)木香_沉香_肉豆蔻_安息香;2)牡蛎_寒水石_蛇蜕_龙骨_大黄_滑石;3)独活_秦艽_杜仲_桂心_白芍_防己;4)防风_川芎_细辛_桂心_独活_防己;5)陈皮_半夏_天南星_白附子等。

中风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证,本病所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产生的,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气、瘀,病理性质多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中医治疗本病要分中经络、中脏腑、恢复期分而论之,中经络多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以清火熄风、豁痰开窍、通腑泄热为原则,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恢复期应分清虚实,标本兼顾。而作为近代名医的张山雷先生,对于中风病的治疗也有其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了著名的“中风八法”,即:闭证宜开、脱证宜固、肝阳宜于潜镇、痰涎宜于开泄、气逆宜于顺降、心液肝阴宜于培养、肾阴渐宣滋补、通经宣络。且张氏治疗过程中善用平性滋补药物,从药物使用频次的前五为可以看“甘草、人参、茯苓、防风、当归”,其中滋补药占了三味,另外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即能补气实脾,也能祛痰调和诸药;再者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肺脾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另可补气安神益智,对于中风病脱证和恢复期有良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三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利水而不伤正气;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既能辛散外风,也能熄内风,为风药中之润剂,四味高频药物突出了中风病痰、气、风的病理因素,这也进一步契合了中风病的“本虚标实”的病理性质。再如当归味辛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主治一切风、一切血,多针对中风病的“风、血”病理因素。另外高频药物前三位为甘草、人参、茯苓也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四君子的主要组成药物,名医张山雷治疗中风病偏重培养后天之本,温养脾胃,以养正气,张山雷先生的中医基本功由此可见一斑。再者从新处方角度分析,方1以芳香开窍药配伍体现了张氏治疗中风病“闭证宜开”的治疗原则;方2以平肝潜阳药为主配伍利水泻热药,则是“肝阳宜于镇摄”的印证,方5、7、8对针对痰涎壅盛之证有效,且方8针对痰气互结证,体现了张氏治疗中风病的“痰涎宜于开泄”、“气逆宜于顺降”的治疗靶点,方4、6以辛味药为主配伍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药,是张氏“中风八法”之“通经宣络”的治疗方向。综上所述,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名医张山雷治疗中风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提供了线索和启示,为挖掘和传承名医张山雷治疗中风病提供参考。

[1]赵艳青,滕晶.张山雷《中风斠诠》中风病“闭”、“脱”证治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4,5(23):883-884.

[2]应志华,编校.张山雷医集之重订中风斠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0-101.

[3]吴嘉瑞,张冰,杨冰,等.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研究颜正华治疗泄泻用药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8):2274-2277.

[4]杨洪军,赵亚丽,唐仕欢,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失眠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4-7.

[5]卢笑晖,单崎伟.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用药经验[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5-9.

[6]宋立家,季旭明,王志宏,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老年糖尿病组方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4,42(6):34-37.

猜你喜欢
中风病组方防风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春天要防风防湿,避免湿热伤身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8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大楼的防风攻略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
云防风的化学成分研究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