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颗粒对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5-03-10 16:49:16姚献文
中医药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肉桂供血基底

姚献文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51)

眩晕为各类年龄阶层常见的神经内科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导致眩晕尤其是老年患者眩晕的最主要原因[1]。临床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通常无明显的脑实质器质性损害,颈动脉DSA成像提示椎动脉或基底动脉部分狭窄[2]。患者常以眩晕症状就诊,少数患者眩晕与头部体位相关,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多有骨质疏松,眩晕发作时极易发生摔倒而造成骨折等伤害,早期发现和预防非常重要[3]。目前,临床上多以脑络通、丹参注射液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活血、疏通血管等手段进行治疗。肉桂是一种常用中草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利关节,补中益气。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通神,轻身不老。面生光华,眉好常如童子。”临床常用于“肾虚作喘,阳虚眩晕”,对于眩晕患者有良好的疗效[4]。为探究其具体作用机制,为眩晕患者选取更优质的内科治疗方式,笔者探讨分析肉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并得出结论,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已经临床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共64例,男33例,女31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8.5±1.4)岁。受试者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肉桂颗粒组),对照组(安慰剂玉米淀粉颗粒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除椎基底动脉狭窄致供血不足外,其他部位及脏器功能检查无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各项临床指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药物及治疗方法

肉桂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每袋0.5g,相当于临床3g饮片。批准文号:国药监注[2001]325号,国药监注[2001]490号,粤食药监注函[2007]8号,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组患者于第1天起给予肉桂颗粒冲剂1g/天口服,直至第21天。对照组患者于第1天起给予安慰剂(玉米淀粉)冲剂1g/天口服,直至第21天,其他基础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实施,包括降脂、降糖、改善循环、神经保护等。

1.3 监测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组治疗3天、5天、7天、12天后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肺动脉嵌压(PAWP)、心率(HR)、体循环阻力(SVR)和肺循环阻力(PVR)等值。其中,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美国Cardio-dynamics公司生产的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和多普勒超声进行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及每搏指数(SI)等指标的检测计算,所有操作均由资深的医务工作人员独立完成,所得计量数据均以()表示。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和肺动脉嵌压(PAWP)值比较

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及治疗组治疗3天、5天、7天及14天后相关指标,并分别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比做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MAP、CI、SV、SI和PAWP等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5天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均有所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AP、CI、SV、SI和PAWP等值明显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14天后除PAWP外,其余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率(HR)、体循环阻力(SVR)、和肺循环阻力(PVR)值比较

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R、SVR和PVR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5天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均有所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AP、CI、SV、SI和PAWP等值明显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治疗组的HR及SVR在14天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MAP、CI、SV、SI和PAWP值比较(,n=32)

表1 两组患者MAP、CI、SV、SI和PAWP值比较(,n=32)

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后5天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后7天与对照组相比,▲P<0.05。

监测项目 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5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MAP(mmHg) 75.56±7.35 54.89±6.32△ 58.23±6.52 68.73±8.72※70.58±7.87 72.45±5.72 CI 5.96±1.23 3.98±0.86△ 4.03±1.02 4.23±0.92※ 4.53±0.52 5.23±1.42 SV(mL) 71.56±5.63 56.86±4.96△ 59.33±4.32 61.23±2.52※ 63.54±5.55 69.47±5.74 SI(ml/m2) 49.56±5.96 23.98±8.63△ 25.11±3.41 35.21±4.41※ 39.11±3.46 45.91±6.48 PAWP(mmHg) 17.32±5.45 13.52±3.46△ 14.24±3.23 15.24±3.85※ 15.74±5.29▲17.28±8.20

表2 两组患者HR、SVR、和PVR值比较(,n=32)

表2 两组患者HR、SVR、和PVR值比较(,n=32)

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后5天与对照组相比,※P<0.05。

监测项目 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5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HR(次/分) 79.36±8.25 114.89±3.42△ 108.23±4.32 98.73±8.65※88.58±7.87 80.45±5.72 SVR(dyn/(s·cm 5·m2)) 1271±163 2256±196△ 2159±132 1653±153※ 1534±153 1329±134 PVR(dyn/(s·cm 5·m2)) 47.28±5.36 53.23±1.33△ 52.12±2.31 49.43±3.42 49.11±2.34 49.77±2.34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是神经内科病房中最常见的眩晕性疾病之一。临床上眩晕患者按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为中枢性眩晕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为椎动脉血管官腔狭窄[6]。因此,针对此类患者,治疗多围绕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提高相应组织供氧[7-8]。早期,此类患者很少形成脑梗死,但若未及时诊治和预防,反复多次的发作最终也可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缺血性梗死,甚至遗留长期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9]。因此,早期诊治并尽快终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发作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肉桂,又名玉桂,属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本草纲目》有记载:“坚筋骨,通血脉,宜导百药,久服,神仙,不老”。主要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及越南等国家。其主要成分为一种称为肉桂油的挥发油,其成分复杂,主要为肉桂醛,占总含量80%以上,其余还包括肉桂酯、水杨醛、丁香酚等多种成分。其提取目前主要采取水蒸气蒸馏法[10]。临床研究表明,肉桂具有中枢性及周围性扩血管作用,能增强全身血液循环。肉桂汤剂具有预防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11]。此外,美国学者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肉桂对大肠杆菌及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2]。

近年来,肉桂开始用于神经内科临床,针对血管性眩晕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甚了解。本研究研究分析肉桂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

晕患者中的作用机制,监测用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数据表明,治疗5天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和肺动脉嵌压(PAWP)明显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心率(HR)、体循环阻力(SVR)和肺循环阻力(PVR)明显低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14天后除PAWP外,其余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R及SVR在14天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从以上的作用机制看出,肉桂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作用较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疗效满意且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Zondag W,den Exter PL,Crobach MJ,et al.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for selection of outofhospital treatment in patients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Thromb Haemost,2013,109(1):47-52.

[2]方基虎.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2例[J].四川中医,2000,18(7):26-27.

[3]陈旭.肉桂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5):21.

[4]白志刚,张海燕,葛立群,等.山莨菪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6):85-86.

[5]李鹏,江蓉星.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70-72.

[6]钟志明.定眩汤为主治疗眩晕43例[J].四川中医,2001,19(8):43.

[7]王鸿波,高利权,李岩.TCD评估天麻钩藤饮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4,42(4):162-163.

[8]王立军,张霁,刘金五,等.化瘀双补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6):40-42.

[9]李琼.中医治疗眩晕60例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2014,19(5):257-257.

[10]孙玉锋,郭芳.中药天麻提取液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118-119.

[11]林亚.中药植物肉桂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J].四川中医,2001,19(1):1161.

[12]潘敏娟,杨威英,胡泉,等.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10):1798-1799.

猜你喜欢
肉桂供血基底
罗定榃滨镇举行肉桂文化节
源流(2023年5期)2023-07-01 14:07:24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8:24
辣语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不同肉桂品种光合能力差异分析
正二十面体Au13和Pt13团簇上肉桂醛的吸附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肉桂油纳米微乳的制备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