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英
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护理措施分析
梁美英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接受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88例接受急诊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衰抢救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性左心衰急诊抢救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疾病急诊抢救计划实施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针对性护理;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
急性左心衰竭属于临床急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 发病机制是左心衰竭后, 离心血量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减少, 从而导致各组织器官的实际灌注量出现严重不足, 处于急性淤血状态, 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肺水肿的发生, 引起一系列的复杂综合征。抢救护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会对广大患者生存及预后产生直接影响[1]。本次对接受急诊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接受急诊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心衰发病时间1~6 h, 平均发病时间(2.1±1.5)h;男26例, 女18例;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57.9±10.4)岁;观察组患者发病时间1~5 h, 平均发病时间(2.0±1.3)h;男27例, 女17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57.8±10.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规心衰抢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 主要措施为:①体位:取舒适坐位, 两腿处于自然下垂状态, 在后背加支撑物, 两边应加上护栏。②病情检测:入院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指标, 仔细观察皮肤颜色、体温、精神状态、肺部啰音。③给氧护理:呼吸困难时应立即给氧, 开始流量为4 L/min, 但状况缓解后降低给氧量, 流量改为2 L/min。给氧湿化瓶中加入浓度为25%的酒精, 时间不要太长, 不可连续使用。监视呼吸状况、发绀、肺内体征的变化情况, 以便对给氧量进行调整。④静脉通道:入院后采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固定, 给药过程中要沉着、冷静, 防止用错药。⑤药物:静脉滴注多索茶碱以及洋地黄类利尿药, 观察患者血压变化, 以便调整输药量和输入速度。⑥心理:耐心安抚患者, 与其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鼓励, 给予必要的感情支持。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做到镇定不慌乱, 各项操作保证熟练, 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感和对抗疾病的信心。⑦转运:呼吸困难程度明显减轻, 且其他一些症状表现稳定之后, 可以对患者进行转运。在转运之前, 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联系, 让其做好充分的迎接准备。搬动患者时动作要保证轻柔, 行走要尽量平稳, 转运途中必须同时携带急救器具和药物,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有异常情况出现应该及时处理[2]。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对急性左心衰疾病急诊抢救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心衰疾病急诊抢救计划实施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满意度评价[3]在心衰疾病治疗结束患者出院当天, 对急诊抢救期间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 100分为满分。<60分为不满意, >80分为满意, 61~80分为基本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对急性左心衰竭疾病急诊抢救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1.8%;观察组为95.5%。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急性左心衰竭疾病急诊抢救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心衰疾病急诊抢救计划实施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心衰疾病急诊抢救计划共计实施(18.24±2.62)h, 共住院治疗(11.60±2.05)d;观察组患者心衰疾病急诊抢救计划共计实施(12.06±1.38)h, 共住院治疗(8.29±1.64)d。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左心衰疾病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中护理服务可以对抢救的成功率产生直接影响, 是决定患者是否能够顺利度过危险期的一个关键[4], 该项护理服务工作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因此, 相关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必须有意识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 强化心理素质锻炼, 在实际护理服务过程中能够保证做到快而不乱, 各项操作保证娴熟, 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根本上确保广大急性左心衰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 从而提高其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崔跃, 章兴智, 严金胜. 硝普钠与西地兰治疗急性左心衰的对比研究.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3:2620-2621.
[2]任爱红, 魏金玲, 何卫红, 等. CCU急性左心衰58例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3):106-107.
[3]尹翠萍, 李素青, 马宪荣.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及转运护理.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22):87-88.
[4]张燕.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实例回顾.现代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0(3):1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63
2015-05-26]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