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丽,谭显红,姚长江
基底动脉瘤在动脉瘤中发病率较低,瘤体巨大少见。临床表现可能为出血、占位效应或血栓栓子性并发症,表现为典型神经科临床综合征的国内还未见报道,我们在临床中遇到1 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65 岁,2013 年4 月8 日入院。入院前3 h 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昏,继而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瘫痪,伴恶心、小便失禁,逐渐加重至右侧肢体完全瘫痪,完全不能言语,出现左侧肢体瘫痪,入院时查体:血压125/77 mmHg,体温36.5 ℃,心率115 次/min,内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不能言语,可以睁闭眼,能按指令眼球垂直运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向左侧凝视,不能张口及伸舌,疼痛刺激左侧肢体屈曲状,右侧肢体强直状,无自主活动,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张力可,双侧病理征阳性。入院后行头部CT 示脑干前部高密度灶,大小26 mm ×31 mm,密度欠均匀(见图1),头部MRI 示鞍上池见类圆形不均匀长短T1长短T2信号影,边界清楚,脑干受压移位(见图2),MRA 示基底动脉处见类圆形高信号影(见图3),考虑基底脉瘤可能性大。临床诊断:基底动脉瘤。
基底动脉瘤属于后循环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小的动脉瘤可无临床症状,大的动脉瘤可表现为占位效应,导致临近脑组织受压,累及脑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一旦破裂预后极差。目前有报道以精神症状为表现的基底动脉分叉处的巨大动脉瘤患者[1],也有报道为左侧Foville 综合征的右侧巨大基底动脉瘤,该患者因瘤体破裂死亡[2],有脑干缺血和脑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动脉瘤[3],近年来还曾报道1例以面肌痉挛为首发症状的巨大基底动脉瘤[4]。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考虑与基底动脉瘤扩张压迫脑干有关。
基底动脉瘤一般位于基底动脉分叉处、基底动脉中段或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的起点附近。从形态上分为3种:(1)基底动脉增长、扭曲呈梭形或S 形;(2)球形;(3)囊形。本例患者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中段,为囊形,且周围管壁均匀扩张,文献报道较少,直径大于2.5mm,属于巨大动脉瘤。巨大基底动脉瘤属于颅内复杂动脉瘤,有研究认为对颅内复杂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模式应是显微外科和导管技术的结合,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5]。本例患者病程中合并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窦性心动过速,因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故采取保守治疗,3 m 后随访患者仍呈闭锁状态,复查头部CT 基底动脉瘤大小较前无显著变化。
[1]李晓红,李小刚,谭 华.以精神症状为表现的基底动脉分叉处巨大型动脉瘤1 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5.
[2]夏亚范,张宪军,贺晓梅.表现为左侧Foville 综合征的右侧巨大基底动脉瘤1 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1):5.
[3]李红晔,南善姬,范 佳,等.以脑干缺血及颅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基底动脉瘤1 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622 -623.
[4]何小花,王科英,王雪峰,等.以面肌痉挛为首发症状的巨大基底动脉瘤l 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93.
[5]Hacein B,Lotfi MD,Connolly E,et al.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combined operative and endovascular approaches[J].Neurosurgery,1998,43:1304 -1312.
图1 头部CT 示脑干前部高密度灶,大小26 mm×31 mm,密度欠均匀
图2 头部MRI 示鞍上池见类圆形不均匀长短T1长短T2信号影,边界清楚,脑干受压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