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最早出自房玄龄等撰《晋书》中的“孟嘉传”。丝,指的是弦索乐器;竹,指的是笛子;肉,则是美妙的歌喉。通俗地说,这句话是指在戏曲舞台上,弹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唱的——音乐的本然状态是最难能可贵的。
中国的戏剧剧种,大多以弦索类、弹拨类、打击类乐器作伴奏,唯独昆曲演唱时以箫管为主伴奏。箫管之音舒缓、幽雅、清远,以韵胜,以格胜。所以“丝不如竹”。但箫管毕竟是人工制造的乐器,不管演奏技艺如何高超,总是难免露出机械、单薄的弱点,不如人的嗓音多情婉转,且能控制自如。优雅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所以“竹不如肉”。
正因为如此,昆曲界历来主张“竹肉相发”。伴奏的笛声与歌唱的嗓音和谐相配,足以居诸乐之上。
那么,数百年间,曲笛如何在与水磨腔的珠联璧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艺术?这种演奏与文人学士的介入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我们只要仔细回顾昆曲史,就可以明白,昆山腔在萌芽时是“不被弦索”的嘌唱,即干唱。在魏良辅、张野塘改良后,开始有了伴奏乐器。三弦(曲弦)就是因昆山腔而诞生的。再后来,在为昆曲演唱伴奏时,于弦索中合以箫管,又将原本没有主次之分的丝竹乐器,渐渐变成以曲笛为主奏。曲笛讲求笛色,即又宽又亮的“满口笛”,在伴奏中音色嘹亮却不掩盖唱腔,尺幅舒展却不影响剧情,连中有断,断中有连,将曲子中的顿挫转折表现得恰到好处。
昆曲的演唱对于字声、行腔、节奏等等,有着极其严格的规范。在字声、行腔上,注重声音的控制以及咬字发音,平、上、去、入都十分考究。每唱一个字,必须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并且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和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在节奏上,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所谓赠板,在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以笛子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以及本身受吴地民歌的影响,具有流丽悠远的特色,因而昆山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昆山腔经过改良,被称为正声,乃至呈现“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局面,跟众多文人学士的介入密不可分。同样,谙熟传统乐器的知识阶层雅好笛、箫,将此引入主流社会的音乐生活,大加推崇,也就促使伴奏乐器逐渐变为以笛、箫为主。不少原来擅长北曲的家乐都转而重视南曲吴音,為了与腔调相协,纷纷以笛、箫伴奏昆山腔。
生活在明万历年间的曲家、松江华亭人施绍莘,最初研习北曲,后来倾心南曲,家里蓄养了一班优童,每天先是教授管弦,后来改为箫管,以协南词。他在自己的散曲集中自诩:“雅好声乐,每闻琵琶、筝、阮声,便为销魂神舞,故迩来多作北宫,时教慧童度以弦索,更以箫管协予诸南词。”
明代嘉靖年间,徐渭在所著《南词叙录》中说:“今昆山以笛、管、笙、琶按节而唱南曲者,字虽不应,颇相谐和,殊为可听,亦吴俗敏妙之事……”虽然含有批评的口气,但他也不能不承认,“颇相谐和,殊为可听”。尽管在明嘉靖年间,竹肉相发还刚刚起步。吴中一带昆山腔的歌唱家,“合曲必用箫管”,以善吹箫笛而成名的张梅谷、谢林泉等人,由于“以箫从曲”、“以管从曲”而“皆与良辅游”,组成了一支配合魏良辅改良昆曲的优秀团队。
到了晚明时期,昆曲清唱已经形成了以笛、笙、鼓板、三弦相结合的小型丝竹乐队演奏模式,竹笛也因此定名为“曲笛”。明末沈德符所说的“今吴下皆以三弦南曲合南曲,而又以箫管叶之”,可以作为佐证。在职业性的昆剧演出中,曲笛更是专门司职于随腔伴奏,成为标识性乐器。“竹惟笛、海笛、锁呐三种。锁呐、海笛,非吹牌不用,笛非唱昆、弋腔不用。”
万历年间的学者顾起元著有《客座赘语》,其中“歌章色”一则说:“正如善吹笛管者,听人唱曲,依腔吹出,谓之唱调。然不按谱终不入律,况弦索九宫之曲,或用滚弦、花和、大和、钐弦,皆有定则,故新曲要度入亦易。若南九宫原不入调,间有之,只是小令。苟大套数,既无定则可依,而以意弹出,如何得是?且笛管稍长短,其声便可就板;弦索若多一弹或少一弹,则行板矣。其可率意为之哉!”善于吹奏笛子者,听人唱曲,依腔吹出,这称之为“唱调”。在度曲时,他主张伴奏的笛管要按谱入律,不可率意而为之。小令还好一些,假如唱大套,弦索任意多弹一拍、少弹一拍,如何得是——怎么能唱得好呢?
可见,竹与肉之间的配合是何其重要。
事实上,昆曲史料中有很多关于昆腔笛家和箫管高手的记载。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乾隆年间扬州人刘鲁瞻是一位“工小喉咙”(即小嗓)的曲家,同时他还“兼工吹笛”,笛艺过人。有一次,他特意去苏州虎丘山挑选笛子,到处都找遍了,一无所获。后来,一个卖笛人告诉他:我藏有笛子,但必须等刘鲁瞻来了才能出示。刘鲁瞻说,我就是呀。卖笛人立即出示竹笛。刘鲁瞻一吹,说这是雌笛。又出示一支竹笛,刘鲁瞻用它吹了,觉得声音确实不错,可惜不经吹。果然,没等一支曲子奏完,竹笛已经裂开了。卖笛人非常钦佩,连忙拿出一支赠送给他。
这则轶闻,不仅描写出了刘鲁瞻高超不凡的笛艺,同时也告诉我们,当时的昆班常常以雌、雄两支竹笛作伴奏,竹和肉的配合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江南丝竹的演奏,素来以轻快、活泼、细腻、儒雅见长。这是由它所用全部乐器的演奏风格决定的。然而在与昆曲相伴时,演奏的技艺要求则更高。昆曲为了表达角色不同的情绪变化,常运用带腔、撮腔、垫腔、迭腔、擞腔、豁腔、橄榄腔等技术。笛子必须使用不同的技巧与声腔配合默契,于是产生了颤、叠、震、打、赠、唤等细腻的手指演奏手法。同时运用气息的控制,演奏出不同的腔,如从腔、带腔、润腔等等,形成了平稳悠长、强弱相宜、虚实相间、声若游丝的演奏技术,走向“致雅”的峰巅。
从乐器形制、音域和乐队构成的角度看,曲笛是中音笛,音色自然柔和,很能切合“肉声”腔调的特征。所以,为昆曲伴奏的竹笛演奏技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既“熟”又“软”的范式。这被清代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称之为“二绝”。“熟”,指诸家唱法,无一不合;“软”,指细致缜密无处不入。
贴合诸家唱法的抒情性演奏,无处不入与唱腔贴切的修润性技法,让竹笛的演奏日臻完善,愈显典雅、秀丽、抒情。竹肉相发,就成为昆曲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