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关注度不断提升,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活力发展状态,然而在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矛盾,尤其是农民增收迟缓问题,不断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自从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国务院已经相继颁布了十个“一号文件”。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农村如何提升农民收入问题,其中三个“一号文件”和农民增收关系最为密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目前全党工作中最为关键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提出相应提升农民增收和可持续性增长的措施,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和农村社会经济繁荣关系密切,而且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有直接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安平县农民增收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我国农民增收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依据。
1、安平县基本经济情况
安平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是闻名中外的丝网之乡,有全国最大丝网专卖市场——安平丝网大世界。全县以丝网加工为龙头产业,有“丝网之都”之称,产量占全国80%以上。安平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和“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也是河北省首批22个扩权县之一。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87亿元,财政收入6.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38元,城镇职工可支配收入9600元,同比分别增长9.8%、16.9%、5%和9.5%。
2、安平县农民收入概况
(1)安平县近五年农民收入的纵向比较。近五年来安平县农民总体收入水平呈现持续增长发展态势,并且具有较大提升幅度。以2013年农民经济收入提升为例,2013年安平县农民经济收入为7320元,同比增长12.30%,见图1。
图1 安平县农民近五年收入情况
从上表可以发现,近五年来安平县农民经济收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属于收入稳定增长时期,自从党中央持续颁布一号关于农民增收问题文件以来,安平县不断加强具体政策贯彻力度,并结合农村自身发展特性,构建一系列农民增收措施,使得全县农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程度提升。
(2)安平县农民收入构成。农业收入结构多是指具体农业收入中不同组分中间的比例及其变化状况。农民收入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及其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构成,见表1,表 2。
表1 2009年以来安平县农民收入构成变化表
表2 2009年以来安平县农民收入增长来源贡献份额变化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平县农民收入呈现出逐步增长发展态势,总体收入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在农民收入增加部分比重较多,部分变化幅度更为明显,从各个组成部分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呈现出逐步递增趋势,这也是农民收入增加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从近几年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来看,2009年到2013年由39%提高到41%,尤其是在农业收入遭受自然灾害年份的2011年,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工资性收入占据农民增收的比重也呈现出逐渐递增趋势,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最主要来源。
其次,在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表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弱,但是对于农民整体收入来说仍占据最主要成分,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9-2013年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虽然有所提升,但在人均收入比重中却降低了18%,在2010,2013年收入绝对值也有所减弱,从农民收入所占比重来看,超过30%。这表明在安平县农民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仍占据优势地位,但是其增长缓慢是导致农民增收滞后的主要因素。家庭经营收入虽然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对于农民收入增加实际贡献并不大,有时候还会出现负增长,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13年农民收入增加中家庭经营收入就呈现出负增长态势,这和农业自身发展特性有直接关系,2013年安平县受到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直接造成当年经济收入波动较大,因此,要想让安平县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第三,在农民收入增加所占比重中转移性收入虽然不高,但是从上表看来,比财产性收入要多,同样也不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成分,且在收入中所占比重稳定性不高,在2009—2013年间,2012和2013年分别为4%和5%,其他年份大多为3%。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
近年来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措施具体实施过程中,县级单位行政干预过多,按照市场发展需求不多,从而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种植结构单一化严重,大多数都是种植传统粮食作物,这些作物品质不高,价格低下,难以实现农业增收,而市场急需的一些附加值高,品质优良的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大。其次,规模化种植面积不大,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运作,造成农民无法实现农业增收。第三,由于乡镇企业生产规模不大,核心竞争能力弱,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整体经济效益低,对于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难以有效吸收,这就造成安平县农民在非农业方面收入也有持续不高的现象,如图2所示。
图2 安平县2013年产业结构示意图
总的来看,农民市场和商品意识不够,在具体种植结构上大多表现为随大流。更有严重的,辛苦一年出产的农作物价格太低难以抵消生产成本,对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严重,进而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目前来说农业应对市场最大发展困境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最需要的东西主要是包括结构调整的信息、科技及其购销等服务。从2013年猪肉和大蒜价格大跌造成行业发展瓶颈可以看出,信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若是农民能够提前获取相关信息,就可以有效避免农产品市场风险,目前农村中缺乏相应市场信息和传播渠道平台,在现代农业中小农户的发展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
2、农业资源占有日趋紧张,生产条件差
目前安平县每人平均耕地面积仅有1.5亩,这是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导致的结果,仅占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3左右,人多地少造成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由于人均占有耕地持续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民工就业出现一定困境,同时由于技术进步和创新需求下必须不断扩大再生产,从而造成增产不增收发展现状,对于农民增收造成一定制约。此外传统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状态导致缺乏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组织单元,当农民自身利益受到伤害时,有效保护能力不足,这些都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限制因素。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不足,仅仅靠土地来维持基本生活,方式单一。安平县实地考察发现造成农民贫困关键性因素是自然资源和土地条件较差。这部分农户大多是承包荒山,缺乏蓄水能力,土地营养状况差,不能满足粮食生产需求,更谈不上经济作物生产,具有原始生产特征,这部分农户一旦受到自然灾害,就更难摆脱贫困,雪上加霜。
3、农民科技文化思想素质较低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和市场化进一步深化的大环境下,要求现代农民不但具有熟练操作现代农业各种机械的能力,也要有对各种市场信息进行汇总、筛选的能力,具备科学生产的能力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从事农业相关操作的农民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来说具备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必不可少的。安平县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生产核心技术,是导致该地区农民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这部分农民年龄大,缺乏相应劳动能力,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小学程度,初中程度,高中程度,大中专程度分别占总数比例的9.37%,34.87%,50.21%,5.34%和0.27%。
1、调整农业结构,推动产业经营
首先,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分配粮食和经济作物规模,在确保粮食作物总体产量条件下,提升经济作物的发展力度,做到既保证粮食作物又获得农副产品的丰收。其次,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将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作为提升农民收入最有效发展途径。在具体发展高效作物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将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核心放到不断改善品种种植结构,提高经济作物质量和数量,优化各品种区域整体布局。市场发展前途较好的经济作物要提升种植规模,并使其向优势发展区域汇集。第三,不断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机构,构建农民增收长效发展机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村产业化经营力度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工作。
2、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首先,不断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土地集中经营,既对于实施集约化生产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又能保证农民有稳定收入,避免农民失地的同时失去基本保障,从而使得农民在土地上彻底解脱出来,更有效发挥农民专长,从事其他行业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要认真贯彻执行农田基本保护制度。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土地是最重要因素,要想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确保农民耕地不减少。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农田耕地,因此安平县也根据农村保护性耕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性措施,只有对农田耕地进行有效保护才能确保农作物产量不下降,才能使农民收入水平提升,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也随之上升。
3、实施科技兴农政策,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首先,不断提升科教兴农在农村中作用,利用科技发展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按照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规划,必须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引导到充分利用科技和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中来,这些都要依靠科教兴农发展战略方针,对部分农民进行批次教育培训,并关注培训农民的辐射力度,尤其对其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进行系统培训,帮助农民优化种植结构,实施科学种田策略,不断提升农民收入。
其次,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由于农业科研,推广和实用技术应用三方面缺乏利益驱动,直接造成了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农业推广服务实施效果不佳的现状。要想打破现在发展局面就要充分利用灵活多样推广方式,促进推广机构和普通种植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联合发展经营,往上依靠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市场需要政府支持,往下可以利用企业和普通农户进行具体农副产品生产,这样构成相互搭配、利益共享的共同发展单元,以此来促进安平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