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娜
PDCA循环模式是管理学中提高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运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促进空间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是提高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促进大循环;大环代表整个课程,小环代表每一节课或每一个具体环节;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小环是每次循环的分解,是大环的推动力量。无论是大环还是小环,都朝着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总目标向同一方向转动。PDCA四个环节并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次循环结束,解决一部分问题,还未解决的问题则放在下一次循环中继续解决,同时下一次循环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整个循环呈阶梯式上升状态。
笔者空间课程分为四大区域:课程描述区、课程实施区、互动交流区、改革创新区。
课程描述区,对课程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教学条件、教学团队和学生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并制定了课程的教学大纲、表格化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表格化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定位、课程及内容目标、设计理念和方式、教学模式和方法、课程实施方法和过程、教学考核方式和标准等均有详细的说明。课程描述区使大家对整门课程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也为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
课程实施区,重点介绍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在第三部分有详细阐述),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表格化教案、表格化学案和课程资源等。
互动交流区分为八大区。期望调查区: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期望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课前自学区:为学生提供自学预习的有效途径;话题讨论区: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作业提交区:引入竞争机制展示优秀作业以激励学生;问题解答区:为学生解疑释惑;复习考试区:让学生在考前可以充分地复习、准备;意见反馈区:搜集整理意见建议,促进教研教改;考核评价区:公布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标准和结果。
改革创新区,展示课程的教学成果、教师的教学心得、教研教改论文,重点展示采用PDCA循环模式教学的优势以及由本课程延伸出的拓展学习课程——魅力口才。
对《大学语文》课程而言,P阶段的任务是课前调查,分析对象了解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授课计划和教案、学案,搜集整理课程资源,既包括每节课所涉及的教学资源,又包括教师空间的个人资源和整个教学团队的资源,还包括大学城空间全国知名院校的优质开放课程资源;D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每一课的课堂实施过程;C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自我反思、听课评课、课后调查,听取反馈意见,查找问题,进行总结;A阶段的任务是解决问题,改进教学。
下面以《伤逝》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运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教学并提高教学质量。
P阶段:《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在互动交流区的期望调查区制作了一个“鲁迅知多少”的课前调查表,了解学生对鲁迅的掌握程度。接着分析教学对象和学习需求。学生在中学时代学习过鲁迅的作品,对鲁迅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根据课前调查和聊天沟通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认为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年代久远,在现实的教学中,鲁迅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代沟,鲁迅并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伤逝》一课是大学期间唯一一次学习鲁迅的机会,师生都希望通过这次课对鲁迅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讲解和学习,让学生感悟鲁迅、读懂鲁迅。由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制定表格化教案。然后搜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如:电影《伤逝》、鲁迅等人物的图片,学术界对鲁迅的研究论文,鲁迅作品品读等视频,同时参考本校杨益斌老师空间《鲁迅学窗》和南开大学优质开放课程《鲁迅在流言伤害中挺立不屈》等资源。最后为学生制定表格化学案,在空间互动区的课前自学区设置课前思考题和自学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D阶段:首先导入新课,由20世纪经典作家排名引出要讲的作者和作品。接着介绍作者,展示图片,详细介绍鲁迅的重要人生经历、爱情婚姻、兄弟失和事件及其创作成就和地位,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鲁迅。然后分析文本,对《伤逝》的写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爱情悲剧的原因、作品的思想意义及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探究环节,结合文本主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爱情和面包的关系。拓展延伸环节,将鲁迅的《伤逝》和女作家徐坤的《厨房》进行对比阅读,思考经济独立爱情就能长久吗?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区的话题讨论区就本课话题展开讨论,并要求学生课后观看电影《伤逝》,欣赏课程资源中关于鲁迅的视频和论文,并预习下一课。
C阶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做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如果想提升教学水平,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研究、比较和反思。C阶段在互动交流区的意见反馈区设置了意见调查表,既有适合学生的,又有适合督导、同行和专家的,分别设置问题,请大家对课程的各方面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教学的推动力,教师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做好教学反思和总结。
A阶段:此阶段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阶段。根据C阶段自我反思、搜集调查反馈的意见,对本节课进行改进优化,为下一次教学实施做好准备,同时进行改进教学方面的论文和课题研究,形成教研教改成果。
这样在《伤逝》这节课中就完成了一次PDCA循环,这个循环中的某一个环节又可以完成一次小循环,所有的循环促进了整次教学内容质量的提升,每次教学内容的提升又促进了整门课程质量的提升。
教师为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设置了课前自学区,制作了表格化学案,学生可以根据学案的引导进行自学。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在表格化教案、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中都有详细体现,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遗漏的内容或没听懂的地方,都可以点击进入相关版块根据老师的教学思路自主学习。课后学习可以进入话题讨论区和作业提交区,回顾课堂内容,发表个人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另外,教师把每节课教学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教学资源都做了链接,学生点击就可查阅与上课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论文等资料。学生如果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还可以给老师留言,老师可以一对一指导。
在PDCA循环模式的指导下,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在网络空间一览无余,一目了然。学生不必拘泥在教室,不必拘泥于书本,完全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自主学习。
本课程的创新之处是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不仅适合语文课,对其他课同样适用。这种模式相比以往的模式有以下优势:
(一)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而言,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运用,重在引导学生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提升自学能力,自主的学习模式和互动的交流方式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对教师而言,在每次循环中不断思考,促进了自身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改进教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
(三)对整个教学而言,优化了教学流程,创新了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整个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更加稳定、成熟、可控、高效。
综上可知,PDCA循环模式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笔者对课程建设和改革以及创新空间教学模式的新思考。这种模式的运用会对整个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呈现出诸多优势。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导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PDCA四大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才能真正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把空间课程建设成为一门可用、有用、好用的精品课程。
[1]周剑.高职农林专业实践教学中运用PDCA模式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2,(16).
[2]江智利.运用PDCA模式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
[3]姜玮.艺术设计类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
[4]张红梅.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构想[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