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晋越
浅谈民间舞蹈教育中的四个核心要素
文/杨晋越
从探究学院派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动作训练的角度出发,对民间舞课堂组合中应把握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分别从舞蹈体态、动律、呼吸、情感等方面来论述其在课堂训练中的重要性与训练价值。通过分析各要素在训练中所涉及的实质和功用,提出各要素在动作训练中的重要性,把解释文字层面的东西与各要素的个案分析相结合,将动态形象融入学生思维的潮水中,以达到明确学生在课堂训练中的关注方向,使之具备掌握各民族舞种风格的基本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训练;基本要素;风格性
舞蹈的体态作为形体表现的基本符号,所有动作都是围绕着它进行的。各民族体态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劳动方式、民俗特征、宗教信仰、服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体态也存在着差异,提炼各民族民间舞蹈典型的基本体态成了准确掌握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的基本要素。
同一个动作由于体态的不同会形成另一种风格迥然的舞蹈。例如,在安徽花鼓灯和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皆为典型的审美标准,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多具有拧、倾的特点,上半身与下半身形成反作用力,呈现“扭”的体态;而胶州秧歌是以肩、髋为两个力点呈向心的扭动,使“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有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从两者体态的微小差异可看出,若没有把握好每个民族体态的典型特征,就会出现窜风格的错误出现,影响风格特征的把握。
显而易见,体态的特点与肢体相互搭建的规范与否将关系到以何种外部形态来展开舞蹈,是民族风格性的关键所在。非正确的形态或是不清晰的造型难以体现民族的性格特征、劳作方式,同时也难以使观众获取舞者想要传达的信息,从而不能获得民间舞风格的美感享受。为了防止窜风格的错误出现,在开法儿阶段一定不能忽略体态的训练,教员应通过讲解、示范、纠正等方式,让学生建立、修正、巩固各民族的基本体态,这既是推进下一阶段教学目标的基础掌握,又是完善技术和强化风格的前提保证。
动律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属于最根本的语言条件,它是由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个性及审美情趣等因素影响衍变发展而来的自然规律,具有长期性与历史性。民间舞的动律是“自下而上”的,即由下肢运动所产生的动律辐射到上肢的各部位,上身的摆动又随着下肢运动规律的不同,从而形成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内在韵律。
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性的核心是动律,这使得动律成为区分各民族舞蹈风格特征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它以独特的表现形式编织着民族的审美情感和文化气质,舞蹈动律的不同则影响风格特征的呈现。以傣族舞蹈的“勾踢步”与东北秧歌的“后踢步”为例,虽然两者步伐相似,但动律却不尽相同,傣族舞的“勾踢步”动律特点是慢蹲快起,双膝起的同时后踢,重拍在上;而东北秧歌是快起快落,双膝快速下衬的同时后踢,重拍在下;傣族的“勾踢步”要求以气息带动起伏动律,蹲起时要“松、灵、巧”,以体现傣族的含蓄、动静相宜、刚柔并济的风格特点;而东北秧歌的“后踢步”屈膝要有压力,伸膝要有弹性,以快速短促的屈伸带动踢落,以体现“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
动律学习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把握最关键的东西,民间舞教学才会思路清晰、事半功倍、富有成效。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从理论上入手,了解民族动律的特征和历史来源;其次,从动作外形上去模仿,建立一个初步的框架,再待熟悉动律的运动规律后,开始重点要求精确掌握民族舞蹈特有的韵律和情感。
人体的呼吸是官能呼吸,而舞蹈的呼吸是“二度呼吸”。“二度呼吸”需要在“官能”中搭建“意识”,在“自然”的基础上添加“佐料”。舞蹈的呼吸摆脱了自然的形态,以表现人体韵律、表达情感、丰富表现力为主要目的。
跳任何一种民间舞蹈都离不开呼吸的作用,根据民族种类的不同,呼吸的方式自然也有所区别,不单单是朝鲜族舞蹈才有呼吸的运用,维吾尔族舞蹈也有其呼吸的特点。维族舞蹈的气息运行一般表现为短促、粗厚,气感粗壮有力、宏大坚挺。由于受切分节奏和舞蹈动律的限制,呼吸具有急骤突发、快吸快吐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舞蹈运动形态呈直立向上的盘旋状。安徽花鼓灯的“凤凰三点头”,提气时下巴颏微含、收眼神,沉气时回头、眼亮出,强调用气息带动着身体的起伏与眼神的收放配合。可以看出“二度呼吸”在舞蹈中的运用就如同人体需要吐故纳新一样,没有“二度呼吸”的运用,舞蹈就会黯然失色,突显不出民族的个性。
呼吸作为艺术动态的内核,在歌唱还是戏剧领域都极为强调呼吸的重要性。《乐府杂录》中曾提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要有运用得当的呼吸支持才能表达情感、引起共鸣。在民间舞教学中,应把呼吸的训练摆在重要位置,运用呼吸来串联动作间的连接,达到“以气带动”的艺术效果。若呼吸要领不正确,只是一味的模仿外形,这不仅不能赋予舞蹈艺术活力,同时也失去了舞蹈的感召力。
在《乐记·乐象篇》中曾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诗歌通过诵读诗句表达志向,唱歌通过声音传达感情,戏剧通过台词传达感情,只有舞蹈是无声的,它用整个肢体在诉说情感,是“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艺术形式。深厚的民族情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所承载的最本质的东西,“以情动人”就成了民间舞最本质的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舞以情感为依托,把“情”由内而外渗透于风格动律以及整个舞蹈情境之中,以完成“从情到舞、从舞到人”的艺术塑造。如表演性剧目《看秧歌》,虽然动作简单,内容亦不复杂,但它把“看”作为情感的依据,以“喜”看、“惊”看、“羞”看、“傻”看等形式来表现山村少女观望秧歌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情感,恰与民间舞表演富于面部表情的艺术特点交相呼应。编导巧妙地抓住了村妞儿看秧歌过程中的种种情态,把“情”融入舞蹈动作当中,使剧目独具野味土味、妙趣横生,逗得台下观众无一不喜笑连天。此剧目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以“情”作为“动”的内心依据,在舞动中外化情感,动之有情,构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观众最终被演员的“情”所打动。
舞蹈表演的情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情感的表达既要符合民族气质和剧情的要求,又要经过艺术加工。在舞蹈时要展开形象思维,将情感和文化意蕴渗透于动态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表演从“形似”升华到“神似”,用内心的节奏调和外在的动律,继而达到“动之以情、以情带动”的艺术境界,动作就不会“干巴巴的”,舞蹈才富有感染力。
综上对民间舞教学中动作训练之基本要素的探讨可得知,风格性是贯穿民间舞蹈形成的一条生命线,是民族民间舞的精髓。每一呼吸、每一表情、每一节奏、每一瞬间力的产生等无一不与其息息相关。准确清晰的体态、动律是动作风格样式的保证,呼吸、情感则是风格韵味得以充分体现的催化剂。这四个要素都是评价民间舞风格性呈现与动作质感优劣的参考标准,也是在舞蹈训练时自我审视的重要依据,这对加快自身舞蹈风格性的掌握与肢体表现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把握好各要素的存在价值与功用价值,对民间舞训练能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1]赵铁春.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2]齐艳.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及其运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2012(1)
杨晋越(1991-),女,广西人,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硕士生,主要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美学研究。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