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晶
“第二次诞生”
——对做好问题学生工作的思考
文/金晶
斯普兰格的第二次诞生理论认为有些个体会经历痛苦的冲突和干扰,而且这些冲突和干扰往往难以克服,但人人都可以发挥出最高价值,达到人格的尽善尽美。本文分析了我院问题学生的类别及成因并详细阐述了在“第二次诞生”理论指导下做好问题学生工作的主要方法。
问题学生;尊重;关爱;第二次诞生
1、“第二次诞生”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把人的青少年期(女性是13-19岁,男性是14-22岁)称为个体的“第二次诞生”,以此来比喻在青少年期,儿童期的安定、均衡的心理状态很快或逐渐地产生混乱,并导致自我意识的全部内容开始走向新构造的改编。在这个特定阶段中,青少年心理出现了如下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自我的发现。青少年开始把探索的视线对准自己的内部,在自己的内部世界中所看到的自己往往是动摇不定的倾向—努力与懒惰、开朗与忧愁、大胆与怯懦、社交与孤独等交替发生。二是产生了对生活的设想和新态度,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三是他们开始尝试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社交等等,以求从各个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
2、“第二次诞生”理论对辅导员做好问题学生工作的指导意义
斯普兰格认为人人都可以发挥出最高价值,达到人格的尽善尽美。他的理论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冲突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我们在面对问题学生时,要做到尊重和关爱,为他们度过危机提供精神支持和实质性的帮助。
(一)问题学生的类别。问题学生是指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心理有问题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可分为以下五类:
1、学习问题生: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在学习上困难重重,已失去了学习信心,在他们身上往往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厌学行为,如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考试舞弊或逃避考试等等。
2、品德问题生:这类学生思想品德差,抽烟、讲脏话、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偷盗、敲诈等等,是他们经常性的行为。
3、心理问题生:这类学生大部分属于心理困惑、有的属于心理障碍、少数属于心理疾病。这类问题学生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转介,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自杀或伤害他人。
4、身体问题生:此类学生存在外在的肢体缺陷或者内在的身体疾病,往往导致身残志也残,甚至引发出心理问题,并转化成综合问题学生。
5、综合问题生:是指集聚多类问题的学生。此类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
(二)问题学生的成因。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是天生的,形成的原因与某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社会因素。学生属于社会人,虽然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但也身处社会这个大熔炉,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也会影响到这个特定阶段的青少年。
2、家庭因素。问题学生形成的根源还在于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尤其是特殊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而环境只是诱因之一。①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离异,老人负责监管孩子,形成隔代教育。②父母家庭重组,作为养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功利心和顾虑。③父母自身文化水平较低,道德修养有所欠缺,使用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问题的产生。④家境富裕,娇纵溺爱,不注意对孩子刻苦奋斗精神的培养;
3、学校因素。①学校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利因素之一。由于学校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局限,学校制度不能对违纪和违法边缘的学生构成震慑。②学校教育评价相对单一,还有教育环境、教育手段局限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③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知识水平、个人修养、责任心、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4、学生个人因素。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生剧变的阶段。特别是我们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增强,但同时心智又不成熟,如果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问题的产生也就很自然了。
斯普兰格认为在青少年的第二阶段(17-21岁)是有“离群的危机”和孤独感、要求与人亲近的时期。开始苦苦思索什么是自己的价值,产生了与人接近和被人理解的愿望。做好问题学生工作要从他们在此阶段具有的一些特征着手(如孤独感希望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渴望被人理解、尊重和关爱等)。
1、尊重问题学生,建立情感联系,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前提。问题学生很多都有情感缺失,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关爱、从周围人身上获得温暖,如果外界给予的是冷漠、鄙视、甚至敌视的目光和行为,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没有归属感,感觉亲人、老师和同学离自己越来越远,最后自暴自弃,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只有动之以情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2、讲究沟通技巧,艺术地走进问题学生的心灵,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基础。
3、挖掘闪光点,选准突破口,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制胜法宝。任何人包括问题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教育工作者总是看不到学生的长处,那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也就只能令他们困扰,根本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4、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有效转化问题学生的必经之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不仅要落实到行动上,而且要认识到:“反复无常”是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最大的难点。所以,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爱心,做到持之以恒。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1]刘翔平.学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5-18.
[2]苟丽萍.艺术院校问题学生转化个案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3(2):262-267.
[3]邱开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7(2):190-192.
[4]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