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 孔贵宝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扩散,产业融合率先在信息产业发生,而后向金融、物流、旅游等产业蔓延,引起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形成产业融合理论。农业也呈现明显的产业融合现象,观光农业、信息农业、生物农业等新型农业不仅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蓬勃发展,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日益兴起。
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明确提出世界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引起了全世界关注,低碳经济得到普遍承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Smith等,2007)。发展低碳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加速发展低碳农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背景下,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探讨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对于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目前,低碳农业的概念尚未统一。国内最早提出低碳农业经济概念的是王鈞,他认为低碳农业经济是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经济;是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收益的经济;其本质是节约型、效益型、安全型经济。季昆森则认为低碳农业就是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农业。廖媛红认为低碳农业的基本思路是在农业系统中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结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低碳农业是以减少碳排放为基本目标,以低碳农业生产技术为基础,以低碳农业产品为核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新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现象。关于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Rosenberg(1963)对美国机械设备业演化的研究。直至目前,产业融合的概念也并未得到统一。主要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个:欧洲委员会绿皮书(Green Paper)把产业融合定义为“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植草益(2001)认为,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马健(2006)认为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新划分产业界限。笔者认为,马健(2006)的这一概念是较为准确和完善的。
长期以来,困扰生产率提升的桎梏就是技术进步的缓慢。高新技术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和产业融合性。高新技术的发展形成若干产业共享的技术平台,非农产业的高新技术,特别是低碳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的扩散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低碳农业的发展夯实良好的技术基础。
传统的工业化农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近代农业被称为“化石农业”,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的大量使用,导致能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加剧,显示其不可持续性。产业融合使得传统农业得以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造自身。例如,新能源技术的运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基因技术有效提升产量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现代管理技术的采用,提升农业活动的管理水平,使自身得到最优利用;农业的融合式发展使农业由依赖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节约资源的集约型发展模式,有效缓解了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正处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期,效率较低的传统农业和效率较高的现代工业并存,面临严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急需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农业的融合式发展,打破产业分立,进行产品创新,延长和拓宽产业价值链,拓展产业市场空间,在产业协同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不同产业的独立性随着共用技术的发展和扩散而被逐步削弱,进而形成建立在共用技术基础上的产业群落。由于产业复杂群落效应,技术创新在群落内的扩散速度很快,推动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因此,构建共用技术平台就成为推动产业融合的关键。
共用技术平台的建设需要政、产、学、研、金的通力合作。政府是政策供给者,需要通过一揽子政策供给,刺激各方展开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是研发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研发资金的重要提供者,政府应该加大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资金投入。企业是创新主体和产业融合的主要组织承担者。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的脱节,使研发资源得到集约高效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引入研发资金,提升技术商业开发效率;金融机构可以解决融资难题,促进技术和资本的有机结合。只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产业融合的活力源泉,为产业融合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长期以来,虽然我国GDP快速增长,但我国工资收入占GDP的比例却并不尽如人意,“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突出。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建立消费社会、升级消费需求的基础。我国应切实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来下决心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实际进程,“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需求升级是产业融合的市场拉动力。随着人民收入的提升,消费需求的个性化趋势将日益明显。企业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根本目标,致力于提供高度满足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的提供可能并不是本产业、本企业的资源能够支撑的,需要跨产业、跨企业调配资源,要求企业树立合作竞争与互利多赢的新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同样是产业融合的过程。
低碳农业由于采取低碳技术往往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如果低碳农业产品无法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出售,农民的经济利益则受到损害,低碳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解决这一问题,从长期来看,可以不断发展低成本低碳农业生产技术;从短期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有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和消费者接受相对高价。政府可以推动低碳农产品认证体系的建立,塑造认证体系的公信力。政府依据认证结果,提供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同时,通过企业和政府的市场宣传,使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低碳农产品支付相对较高的市场价格。根据日本的一项调查,“假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00%,消费者愿意接受大米价格上涨24%”。在人们收入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在正确的舆论引导下,消费者自愿为低碳农产品支付高价是完全可能的。
产业规整政策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放松规制可以削弱行业壁垒、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融合的顺利发展。由于我国的历史因素,行政垄断依然严重存在,对产业融合的发展极为不利。政府必须密切关注规制产业的最新动态,理解和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创新性地调整既有产业政策。
传统的产业规制政策是在产业分离背景下的制度选择。产业融合使得产业间的条块分割不断被打破,改变既有产业格局,迫使政府转变产业管制观念,探索适应产业融合内在要求的新型产业管制模式,打破原有的部门分割和行政垄断的局面,为产业融合创造宽松的产业政策环境,推动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实质性融合,努力避免“死尸融合”现象。
植物碳汇就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植物碳汇是世界公认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经济有效措施。为了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碳汇,世界各国纷纷探索建立碳汇交易市场。例如,美国允许农民通过在芝加哥交易所拍卖自己的聚碳指标增加收入。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碳交易市场。从目前来看,低碳农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如果不能设法使低碳农业生产者获得足够报酬,发展低碳农业就成为一句空话。通过农业碳汇市场的建立可以增加低碳农业生产的收入,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构建长效利益机制,是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期制度保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推进产业融合,推动低碳农业的融合式发展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工业农业向低碳农业转换,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中国由目前的农业大国向未来的农业强国迈进。
[1] 赵金龙.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机制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
[2] 祝华军.低碳农业技术的尴尬[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2).
[3] 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12(5).
[4] 袁平红.低碳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2(8).
[5] 梁伟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