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媚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50000)
赛萨尔·弗兰克(Cesar Franck,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原籍比利时,12岁毕业于列日音乐学校。1836年随家迁居巴黎,后入巴黎音乐院学作曲与钢琴。1842年以后开始演奏家的生涯,并从事作曲和教学。早期作品很少流传。1858年任教堂管风琴手,但主要仍从事教学。生活清苦严谨,紧张而有规律。由于教堂的工作和对管风琴演奏的陶醉,他转向宗教仪式音乐和管风琴音乐的创作。1872年应聘任巴黎音乐院管风琴班教授。
该首钢琴作品是弗兰克留下来数量不多的作品中其中的一首,也是他的钢琴代表作。这首曲子整体可以分为三个段落,一次为前奏曲、赋格和众赞歌。这首作品与他其他作品一样,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音乐气质虔诚而安静,表达了他对宗教的信仰和心境。
第一部分为前奏曲,总共58小节,建立在b和声小调基础上。总体是哪个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小节到第七小节、第八小节到第二十四小节、第二十五小节到第五十八小节。前奏曲用中速奏出,快速流动的三十二分音符一泻而下,旋律部分隐藏在流动的音符中,比较隐蔽,主旋律旋法以小音程上下行的方式进行,呈现出小波浪的旋律线条进行。第二部分开始拍子变成了2/4拍,音乐的织体有明显的不同,节奏从三十二分音符变成了以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的方式,从情绪上显得缓和一些。最后一部分音乐又回到了第一部分的情绪,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流动营造出一种流畅而又激动的内心体验。
众赞歌是德国路德教会的赞美诗。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激起了宗教音乐的改革,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教会歌曲改变了数世纪以来只许唱诗班唱歌,不许会众唱歌的惯例,恢复了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经过改革的新教赞美诗称为众赞歌。这种题材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质,整体音乐形象肃穆而庄严。该作品的众赞歌同样具有上述功能和性质,作为整首作品的第二部分,全曲共有三个段落组成,分别是第一小节到第五十八小节为第一部分;第五十九小节到七十一小节为第二部分;第七十二小节到一百小节是第三部分。前两部分调性为♭E大调,后一部分转到D大调。整个众赞歌使用Lento的速度,在节奏上则使用了八分节奏和四分节奏,旋律呈现下行状态,织体则主要以柱式和弦和半分解和弦,整个音乐形象安静、庄严,与教堂交相辉映,表现了作者对宗教的信仰和虔诚。
该作品的第三部分则是一首赋格曲,赋格曲的构成有非常固定的模式,分别由主题、答题、对题、连接部、插部、再现部等几个部分有序出现而组成。该部分调性又回归到前奏曲的b和声小调,这保证了整首作品的调性统一。这首赋格是一首三声部作品,高声部以四分音符为主,低声部则是齐奏式八度的坚定支撑,而中声部则是和弦加三连音的内部装饰,而在段落的最后部分则在节奏和织体上又用十六分音符的跑动,这与前奏曲中的三十二分音符有相似之处,也是保持作品统一的因素。整体来看,赋格曲部分音乐流畅而轻松,相比众赞歌部分活跃而自由。
从整个作品来看,前奏曲热烈奔放,众赞歌肃穆深沉,赋格曲则轻松活跃,在情绪上具有明显的对比性。在调性的安排上,作者主要以b和声小调为全曲的基础,中间穿插了♭E大调,最后又以b和声小调结束,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节奏和织体上则有疏密松紧的对比,每一部分的节奏与织体都反应出与该部分相适应的音乐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该作品的和声,塞萨尔虽然是一位重要的管风琴演奏家,作品主要倾向于宗教性质,但他的作品却并不是严格的宗教风格,在和声的运用上显得大胆而创新,从这首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在其中运用了很多新颖的和声技术,主直观的体现就是变化音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很多功能性离调,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色彩感。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浪漫主义后期和声理念的应用和实践。
综上所述,该首作品从音乐本体来看,调性方面相对比较稳定。而节奏和织体变化多端,显得复杂而繁缛。和声反面则具有浪漫派后期,甚至是20世纪音乐的某些特点,音乐中使用了大量的离调变化音,使得原本严肃的题材蒙上了一层浪漫和自由的气息。
[1]朱磊.《塞萨尔弗兰克管风琴作品演奏分析》.载于《人民音乐》,2015.1
[2]王球.《赋格主题首部的创作技法》.载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