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提高标志腕带佩戴执行率中的效果评价

2015-03-08 01:57:39张闻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



PDCA循环在提高标志腕带佩戴执行率中的效果评价

张闻熙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妇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 持续改进; 腕带佩戴; 核对腕带

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保障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腕带技术的应用,极大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识别,可有效防止错误识别,确保患者安全。但本科在推行腕带识别制度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依从性差、护士执行力差,因此2014年9月开始应用PDCA循环[1-3]的科学管理方式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评价,在提高腕带佩戴执行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9月住院的患者,纳入标准为神志清楚、有独立思考能力,符合标准的共103例,年龄25~71岁,获得有效资料95份。另选择本科室同期在班的护士24名,均为女性,年龄22~44岁,其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2名、护士17名。

1.2 方法

采用PDCA循环,成立质量改进小组。计划(P):改进小组确定主题活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针对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患者调查问卷,根据本科患者反映较多的原因并参考赵菁[4]的标志腕带佩戴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中的患者不愿意佩戴腕带的主要原因,确定8个项目进行调查,每人可选择1个自己认为的主要原因,均由患者独立完成,共发放调查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护士的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为在执行治疗护理活动中未执行核对腕带的原因,确定5个项目进行调查,也可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主要的2个原因,共发放调查问卷24份,回收有效问卷24份。

1.3 调查分析

1.3.195例患者佩戴率差的主要原因:不了解佩戴腕带的作用46例(占48.4%); 佩戴不舒服18例(占18.9%);有过敏现象4例(占4.2%); 戴着不方便,尤其是洗澡的时候8例(占8.4%); 不想让熟人知道自己患病了5例(占5.3%); 时刻提醒自己是患者,让自己很伤心2例(占2.1%); 腕带质量不好,自己松脱了7例(占7.4%); 戴了和没戴一样,也没医生护士看4例(占4.2%); 觉得是一种人格的侮辱1例(1.1%)。

1.3.2护士未落实腕带核对的原因分析:针对护士在执行医嘱治疗时、更换输液时、发放口服药时、执行基础护理共4个工作时段考核腕带的核对情况,整改前每个工作时段各抽查20次。24名护士未落实腕带核对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如下:认为已核对床头牌和姓名,没必要核对腕带16例(占66.7%); 过度自信,认为和患者很熟悉,没必要核对腕带3例(占12.5%);反复核对增加工作量,延长患者等待治疗时间9例(占37.5%); 责任心不强,无核对意识18例(占75.0%);部分患者不配合2例(占8.3%)。

1.4 目标设定

2014年10—12月使患者主动配合佩戴腕带率达90%,护士在落实规范的腕带核对率达95%。

1.5 要因分析

质量改进小组运用鱼骨图[5]从患者、护士、制度、腕带材质4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以下4条主要原因: ① 患者对腕带的作用及重要性不了解; ② 护士责任心不强,宣教不到位; ③ 腕带戴着不舒适,易松脱; ④ 操作核对流程不详细,督察力度不强。

1.6 对策实施(D)及效果检查(C)

根据计划实施措施。每天由床位护士检查患者的腕带2次,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加强宣教。全科护士共进行培训6次,达到全员培训的目标。全科护士均通过相关核查制度的考核,3个月共考核108次。

1.7 检讨与改进(A)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查明护士执行腕带核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达标之处继续巩固,制定标准化的腕带使用和核对流程。对未达标的,寻找并分析原因,进一步完善、落实整改措施,转入下一轮循环。

2结果

2.1 整改前后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比较

整改前(2014年9月)110位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主动佩戴腕带率仅为45.3%,经宣教,整改后(2014年10~12月)265例患者的主动佩戴腕带率为93.2%,达到预期目标,整改前后患者主动佩戴腕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活动前后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n(%)]

与整改前比较,*P<0.05。

2.2 整改前后护士执行腕带查对情况

调查护士在执行医嘱治疗时、更换输液时、发放口服药时、执行基础护理时共4个工作时段进行腕带核对的情况,整改前(2014年9月)每个工作时段各抽查20次,整改后(2014年10~12月)每个工作时段各抽查27次,在3个月中质控护士每周检查2次护士在个护理时段的腕带核对情况,每月护士长进行1次专项检查,共考核108次,有1项(执行治疗时腕带核对)达到预期目标,其余3项未达目标。整改前后护士执行腕带核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士执行腕带查对情况的调查[n(%)]

与整改前比较,*P<0.05。

3护理对策

3.1 提高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6]

① 耐心向患者解释佩戴腕带的作用及意义,说明这和患者自身的安全息息相关,举例说明因身份识别不清导致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认知; ② 提升腕带佩戴的舒适度,佩戴时松紧适宜,以可容纳一指为宜。感觉不舒适者,可佩戴护腕,把腕带放在护腕外面,隔绝和皮肤的直接接触。患者请假外出时可将腕带放在护腕里面,减少患者的尴尬; ③ 在病房显眼处张贴关于腕带作用的宣传单,让患者及家属知晓其重要性,主动配合。

3.2 完善操作流程,加强对腕带的管理[7]

① 正确填写患者信息,字迹工整清楚,项目齐全,避免涂改。强调双人核对腕带上患者信息,确保无误; ② 腕带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检查患者佩戴情况,如有自行取下者,应做好解释工作重新佩戴。观察患者腕带佩戴部位有无红肿、过敏等现象,佩戴松紧度是否合适。腕带丢失或损坏、字迹模糊应及时给予更换; ③ 落实责任人,床位护士在每天晨晚间护理时检查核实腕带,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操作、手术交接、护理评估时检查核实腕带,患者外出检查、转科、迁床时检查核实腕带,使护士切实落实腕带核对制度。

3.3 加强护士的学习和培训,加大督查力度

① 组织全科护士对新制定的腕带核查制度进行学习培训,熟悉各核对制度,提高护士对腕带价值的认知,从而提升执行力度,将腕带制度落实到实处; ② 加大考核反馈力度,每周质控护士负责对腕带进行监督落实,检查患者腕带佩戴情况和护士执行力度,每月护士长对腕带进行专项检查,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参考文献

[1]黄晓花, 吕娜, 戴晓娜. FOCUS-PDCA循环对提高患者身份辨识操作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8): 20.

[2]王临润, 汪洋, 张相宜, 等. 品管圈管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导报, 2012, 31(6): 823.

[3]翟小洁, 康宙清, 黄淑新, 等. FOCUS-PDCA模式在输液查对缺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 241.

[4]赵菁, 李小峰. 标志腕带佩戴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10, 25(19): 47.

[5]商存平, 童频, 廖冰, 等.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J].护理学杂志, 2014, 29(6): 5.

[6]尹建红, 张绍果, 苏琳. 品管圈在提高病人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28(7): 2672.

[7]卢潇潇, 皮远萍, 王国碧, 等. 应用PDCA循环降低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6): 7.

收稿日期:2015-04-11

中图分类号:R 4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6-160-02

DOI:10.7619/jcmp.201516054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
医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
基于QbD理念的三七总皂苷定量分析方法持续改进研究
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和步骤
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思考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13期)2016-06-13 12:07:16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商场现代化(2015年9期)2015-05-29 13:55:25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
医学信息(2015年6期)2015-03-17 04:25:30
医护合作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从石化生产重大抢险经过看应急响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