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春来
摘要:互联网的应用,使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日益便利。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资源也在网络中共享,这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又因为网络的自由性传播而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图像,音频,视频在网络上的传播,让原创者蒙受巨大损失。为了保护数字作品的产权不受损害,相关的水印技术被提出,从而认证和控制多媒体的使用。文章通过结合人类听觉系统(HAS)的特性,提出一种时域音频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将二值图像作为水印嵌入到音频信号中,为了减小水印图像像素间的相关性,增强水印图像的安全性,利用Arnold置乱变换对要嵌入的水印图像进行置乱处理。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感知透明性、安全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离散余弦变换;二值图像;鲁棒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162-03
1离散余弦变换(DCT)介绍
Wang Ye在1998年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离散余弦变换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该方法首先在时域对音频信号进行序列变换,根据伪随机序列重新排列音频的采样信号,然后在频域添加水印,对排列好的序列进行修正离散余弦变换(Modifi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MDCT),通过对MDCT的系数的修改来嵌入水印,最后再进行离散余弦逆变换得到嵌入水印后的音频序列。使用伪随机的序列方式对信号进行排列后,有两点好处:一个是提高算法的安全性,另一个是可以平滑功率谱密度。Won-Gyum Kim 等人在使用DCT变换的基础上嵌入同步信号,来增强对同步攻击的鲁棒性,它对添加噪声,滤波等攻击都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简称DCT变换)是一种与傅立叶变换紧密相关的数学运算。在傅立叶级数展开式中,如果被展开的函数是实偶函数,那么其傅立叶级数中只包含余弦项,再将其离散化可导出余弦变换,因此称之为离散余弦变换。
一维离散余弦变换和逆变换定义如下:
2.3水印提取
该水印的提取和检测为盲检测,所以不需要原始的数字音频信号。其过程从音频处理开始。
3. DCT水印攻击测试
先从直观的角度观察水印的感知透明度,发觉水印嵌入后,音频会产生极小的噪音,说明该水印在感知透明度上还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对嵌入水印的音频做一些常见的攻击,以测试水印的鲁棒性或脆弱性。
3.1 格式转换
格式转换是最常见的音频处理,将音频转换为不同的格式进行压缩,无损压缩本身对音频的质量没有特别的影响,但是因为固定格式的转换,导致对后加入的水印本身是一种攻击方式。
原始音频为wav格式音频文件,水印图像为jpeg格式,图1为原始水印和正常流程提取的水印对比。
转化为MP3格式之后提取水印,水印变模糊,但仍可以看出形状。再次从MP3转为WAV格式后,水印仍然不够清晰,说明MP3压缩是有损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高频信号,转变为WAV格式后,水印差值与转变MP3后的水印差值极小,说明WAV格式压缩音频损失较小。格式转换后,水印图像仍然能够辨析出,这说明该水印对格式转换具有一定鲁棒性。
3.2 添加白噪声
加入白噪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攻击,用来破坏水印,使水印不能被正常提取出来。
随着信噪比不断下降,水印质量不断下降,图2为添加白噪声后提取出来的水印。(a)为信噪比90%,水印与原始水印基本相同;(b)为信噪比70%,水印开始出现噪声,仍然清晰:(c)为信噪比50%,水印已变得不够清晰,但仍然能够看出轮廓;(d)为信噪比30%,水印基本消失,水印已经失效。只有当信噪比很小的时候,水印图像才失效,所以该水印对白噪声的鲁棒性很好。
4 结语
基于DCT域的数字音频水印算法将水印信息嵌入到音频信号中,首先音频信号要经过离散余弦变换,之后将水印嵌入到音频信号的高频系数上。这一点充分利用到了人类听觉系统(HAS)中的掩蔽效应。之后再通过离散余弦逆变换得到嵌入水印后的音频信号。这种嵌入方法优点在于嵌入位置,强度等都很灵活。缺点在于原始音频信号的冗余信息利用不足。通过量化水印信息可以实现水印的盲检测。最后在水印攻击试验下,证明该水印算法有不错的鲁棒性和感知透明性。
参考文献:
[1] 付丽娟.基于音频数字水印的算法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 孙荣荣,余建桥,冯林.MATLAB在音频数字水印技术研究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8(2): 119-126.
[3] 赵春晖,李福昌.数字音频水印技术:回溯与展望[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23(6).
[4] 何小玲,赖惠成.小波变换在数字音频水印嵌入中的应用[D].中原工学院学报,2004,15(6).
[5] Rade Petrovic.Digital Watermarks for Audio Integrity Verification. Serbia and Montenegro, Nis, September 28 - 30, 2005:2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