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大门诊、小病房”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单位:650032 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信息科(王玲,廖晓斌,李若惠),医保科(徐倩),医院办公室(唐斌)
王玲,廖晓斌,李若惠,徐倩,唐斌
[关键词]医院;大门诊;小病房;实践;思考
门急诊是医院的服务窗口,是每位患者来院就诊的必经之路,也是集聚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管理水平、数字化建设水平的展示平台。实施“大门诊、小病房”的管理方法,是综合性医院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管理的重大转型转变,是降低医疗成本,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措施。有专家提出:当门诊建设带动学科内涵提升和病房发展、学科和病房发展促进门诊建设的良性循环,则形成所谓的“大门诊、小住院”格局[1]。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本院近两年来采取了压缩床位、控制规模、改善门急诊条件和服务流程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倡导“大门诊、小病房”的管理方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门诊就诊人次逐年上升,收治人次逐年增多,收治率逐年下降,门诊收入逐年提高,部分科室实现了“大门诊、小病房”的管理目标,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利用SQL语句,从医院HIS数据库CLINIC_MASTER表中调取2011~2013年门急诊就诊患者信息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体检人员信息;从OUTP_RCPT_MASTER表中提取门急诊收费信息;根据科室字典DEPT_DICT,将各科接诊、收治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1.2调查内容本次调查资料主要包括年度门急诊就诊患者的年龄、就诊人次(人数)、收治住院人次,各科诊疗及收治情况,门急诊年收入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2011年门急诊患者641 318人次,收治66 251人次,收治率10.33%;2012年为811 833人次,收治61 984人次,收治率7.64%,就诊人次较2011年增长了26.59%;2013年为901 775人次,收治65 080人次,收治率7.22%,就诊率较2012年增长11.08%。患者最小年龄1 w,最大106岁,平均(42.12±20.14)岁(图1)。门急诊收入以2011年为基础,2012年较2011年增长17%,2013年较2012年增长12.48%。
图1 2013年门急诊患者年龄段分布图
2.2科室接诊及收治情况2013年是医院科室及床位调整趋于平稳的一年,故将2013年数据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全院接诊患者901 775人次,接诊人次前20名科室接诊773 384人次,占全部接诊人次的85.76%;收治住院患者65 080人次,前20名科室收治44 509人次,占全院收治数的68.39%。见表1。
表1 2013年科室接诊及收治情况(前20位)
注:*:占全院2013年收治人次百分比
3讨论
3.1老龄患者增多是门诊量增加的主要增长点本调查资料中,就诊患者分布于各个年龄段,2011年以10~59岁年龄段为主,之后2年以10~79岁年龄段为主。通过对后台数据提取分析,2012、2013年50~79年龄段就诊人次明显增加,2011年为7.64万人次;2012年为23.24万人次;2013年达27.93万人次。此年龄段患者主要为医疗保险及自费患者,军队医改患者变化不大。增多原因主要与自2012年起,医院被定为医疗保险患者特慢病定点复查单位有密切关系,其次也与自2013年1月开始医院门急诊治疗费用与医保中心实现及时结报有关。因此,在门诊服务中特别要注重加强老年患者所需的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对老年患者的服务措施。
3.2提高门诊量是实现“大门诊、小病房”的基础门诊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医院的规模、医疗质量、技术水平、门诊管理水平及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2-3]。对照科室,其门诊量的大小,也相应反映出其技术水平、科室规模及社会影响力。表1显示,年门诊量均超过3万人次的有10个科室,其中超过10万人次的科室为简易门诊及骨科门诊。由于简易门诊设立的目的是为方便慢性病、特殊病患者复诊,免收挂号费,其门诊量虽不能体现学科技术水平,但反映出服务水平及患者的忠诚度,该科年人均复诊次数为2.47次。骨科为院中院,也是全军研究所,规模大、技术水平强、社会影响力高,就诊人次真实反映出其学科实力。在探索中大家认识到:只有门诊量大,收治住院患者标准才能得到严格控制,才能降低收治率,最终实现“大门诊、小病房”的管理目标。
3.3加强门诊治疗手段是实现“大门诊、小病房”的关键2011年全国综合医院平均每百名门急诊入院人数为5.03,显示门诊作为方便、快捷的诊疗场所,是医院竞争的主阵地[1]。参照此数据,从表1可看出,科室收治率为0 的科室有4个,口腔科无病房,军人内、外科的收治由专科执行;简易门诊仅为患者开检查、检验、治疗申请单及处方。收治率低于6%的科室有6个:妇产科、急诊科、眼科、皮肤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分析其主要原因,妇产科、眼科、皮肤科除其为多发病、常见病外,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所接诊患者的大部分治疗问题能通过门诊设备及技术给予解决,减少了住院治疗人数;消化内科患者的部分治疗也可以通过内镜技术在门诊完成;肾脏内科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则是由于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同意其治疗可在门诊进行,故极大降低了该科收治人数;急诊科为特殊科室,急诊量虽大,但收治患者通过分诊后送到各科室,故收治率较低,符合科室职能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耳鼻喉科、核医学科、儿科,虽收治率略高于6%,但只要改善门诊治疗环境、增加门诊治疗项目及治疗手段,收治率即可下降,为“大门诊、小病房”的实现提供支持。
3.4特慢病患者为主的科室难以实现“大门诊、小病房”由表1可以看出,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其收治率明显高于6%,心血管内科高达23.29%。从日常病种收治情况分析,此类科室就诊患者大多为慢性病,门诊治疗手段有限,特别是在门诊量有限的情况下,较难实现“大门诊、小病房”的管理目标。此类科室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必须在技术水平提高上下功夫,提高学科在同行内的知名度,提升社会的认可度才能提高门诊量。但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对综合性医院来说,并非所有的科室都能实现“大门诊、小病房”的管理要求,如骨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也难以在门诊完成手术治疗,在综合绩效考评及制定工作数质量指标时,应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3.5医保中心制定配套政策是实现“大门诊、小病房”的重要支撑在全国医保管理政策的大环境下,门急诊功能发挥受限,非常不利于患者就医。大多数医院均出现了需输液治疗患者、小手术治疗患者、肿瘤放疗患者、康复治疗的患者必须住院治疗,只有这样治疗费用才能由医保中心统筹支付。这种局面不仅导致各医院床位紧张,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有报道显示,全国普通门急诊费用、门诊大病费用、住院费用三者比例约为3∶1∶6[4]。如各级医保管理部门能制定相应措施和政策延伸门诊的服务功能,不仅能节约个人治疗费用,也能节约医保中心的统筹费用。如血透患者门诊治疗可支付其治疗费用就极大降低了医疗费用,也减轻了各医院床位紧张状况,是否可以延伸其他治疗项目值得思考。
虽然目前一些学者提出“大门诊”理念[5],但“大门诊、小病房”作为一种运行模式,在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如患者在门诊产生的医疗费用的支付问题、医院学科间发展的差异及平衡问题、门诊手术安全性管理问题、疾病管理连续性问题等,均有待于政府及医疗机构共同探索和完善。建设“大门诊、小病房”不能单纯视为门诊规模的“扩大化”和医院床位的“压缩化”,而应从加强门诊技术建设、优化门诊医疗资源配置、改进服务流程及设施、注重治疗后随访及服务满意度调查等诸多方面入手,在门诊内涵与外延同步、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运营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突出综合性医院的技术优势,突出社区医院的方便快捷优势,真正使“大门诊、小病房”的实现受惠于群众,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门诊、小病房”实施中面临的医疗保险政策改革的巨大挑战,如本省的省市医保中心每年将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医疗费用总额进行再分配,再分配额度以上一年度医疗费用支付总额为基础。为确保省市医疗保险患者的收治率不下降,医院总体医疗保险患者治疗收入不降低,医院更应重视技术建设,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用强大的技术优势吸引患者到医院就诊,吸引社区医院向本院进行转诊。只有技术建设搞好了,特色技术凸显了,医院门诊量才能持续增长,“大门诊、小病房”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李富军,王倩云.“大门诊、小住院”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5):407.
[2]何小丹,苗圃.2006~2008年某院门诊患者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0,6(17):188-189.
[3]李君,徐静.2006~2010年口腔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化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5):50-51.
[4]徐振录,张涛.门诊管理紧急增加制动系统[J].天津社会保险,2012,39:28.
[5]陈晓红.树立门急诊建设新理念[J].中国医院,2008,12(6):2-3.
(收稿日期:2014-12-08)
文章编号1004-0188(2015)02-0202-02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2.038
中图分类号R 197.32
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唐斌,电话:0871-64774409
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1FZ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