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使用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2015-03-07 06:42邵文奇张凯迪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成苗株型秧苗

邵文奇,纪 力,张凯迪,庄 春,钟 平,陈 川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 223001;2.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248)

肥料使用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邵文奇1,纪 力1,张凯迪2,庄 春1,钟 平1,陈 川1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 223001;2.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248)

中稻1号为供试品种,育秧绿机插秧专用肥为供试肥料,探讨机插水稻育秧时肥料的不同使用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盘拌土使用,所育秧苗素质最高,水溶后使用秧苗素质次之。局部使用和后期追施都会使秧苗成苗率受到显著影响,且秧苗素质也相应下降。考虑到生产实际情况,特别是在规模化育秧以及流水线作业时,使用水溶方式是较为理想的。

机插秧;秧苗素质;育秧绿;肥料;营养剂

水稻机插秧目前已成为主要的水稻栽插方式[1-4],随着相关技术体系的发展以及配套产品的推广应用,机插秧苗培育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能够育出健壮的秧苗满足大田机插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不断发展,使得育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必须符合相应的需求,如操作的简易化、轻量化等[3-4]。

在江苏地区,特别是在苏北的各大农场,育秧绿机插秧专用肥[5]成为机插育秧的主要肥料,其中营养土的配制要求育秧时现配现用,即使提前配制也不应超过7 d。这对规模化育秧时营养土的配制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生产活动中,工作人员往往对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变通,从而导致对营养剂的使用方式多样化、混乱化,给育秧的安全性带来隐患。本研究根据生产实际和肥料自身特点,探索了几种不同的肥料使用方式,并进行了育苗比较试验,以期能得到一种符合生产需要、简易化、高效的肥料使用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5年在淮阴农科所进行,试验所用水稻品种为中稻1号,育秧所用肥料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育秧绿机插秧专用肥。露天软盘育秧(软盘规格58 cm×28 cm)。苗床培肥水平为100 g·m-2(N:9.0%,P2O5:4.5%,K2O:1.5%),在秧盘铺放前施于苗床。在育秧当天,将种子用清水湿润后,使用秧病灵拌种剂按药种质量比为1∶100进行拌种。

育秧苗床整平,育秧前上水使苗床充分湿润。6月4日播种,每盘播种量为120 g。上水使秧盘内充分湿润后排去苗床多余水分,覆盖无纺布,6月19日揭去无纺布。后期苗床以水分管理为主,不作其他药剂处理和病虫害防治。

1.2处理设计

对苗盘内营养土的配制设置不同的肥料使用方式,每盘用土量4 kg,肥料施用水平为育秧绿营养剂100 g·m-2。设6个处理:A1(CK),肥料的常规使用方式,将肥料与土拌匀用作秧盘内的底土和盖土;A2,提前24 h将肥料溶于水中,育秧时在播种前均匀洒于相应数量的秧盘内底土上;A3,育秧时播种前,将肥料溶于水中均匀洒于相应数量的秧盘内底土上;A4,将肥料均匀拌于秧盘盖土中,底土中不使用肥料;A5,播种前,将肥料撒施于底土表层上;A6,出苗后(1叶1心)追施,肥料撒于秧盘内,浇透水。

1.3测定项目

种子成苗后(指适栽期秧苗,为22 d秧龄秧苗,下文同),取各处理生长一致秧苗,3个重复,剔除秧盘内的弱苗死苗(株高、叶片数不足正常秧苗1/2,茎秆瘦弱),分别计数整个秧盘内成苗数及成苗率。

取地上部形态生长一致秧苗20株,分别测量其叶龄、株高、各叶叶鞘及叶片长度、苗基部宽度。

秧苗鲜质量。每个处理在秧盘上选择出苗均匀生长一致处切取秧块(10 cm×10 cm),剔除矮小苗(苗高在平均苗高1/2以下者),洗净后将秧苗地上部与根系分开,分别称取其质量并计算单株地上部鲜质量及根系鲜重。

2 结果与分析

2.1对成苗率的影响

在22 d秧龄时取样,对各处理成苗数和成苗率进行显著性分析(表1),处理A1,A2,A3之间成苗情况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优于其他3个处理;A4和A5处理次之,而A6又显著差于A4。说明将肥料溶解进行水施对秧苗成苗情况无显著影响,而溶解时间的长短对成苗也无不良影响;将肥料单独施于盖土中和直接撒施于底土上,会导致秧盘内局部肥料浓度过大,从而影响种子出芽、成苗;另外将肥料在秧苗揭膜后追施,导致秧苗在2叶期以前缺肥,弱苗死苗增多,从而较大程度影响了成苗数和成苗率。

表1 各处理出苗成苗情况

2.2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2.2.1秧苗各性状

不同处理间叶龄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中的肥料使用方式对秧苗叶龄进程无影响(表2)。

表2 秧苗各性状比较

表2显示,从株高来看,A2~A6处理均不同幅度高于A1,但除去A5显著高于A1外,其余处理株高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且所有处理在适栽期时株高均控制在适宜水平内(机插秧移栽时适宜株高为12~18 cm[6-7])。从茎基宽来看,除A4,A5显著优于A6外,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从根系生长(根鲜质量)来看,A4,A5,A6均弱于A1,A2和A3,且与A3达到显著水平。由于肥料中含有生长调节物质,可达到调控秧苗株型的作用,而处理A6属于追施使用方式,肥料中的生长调节物质作用时间较短,秧苗茎秆相对瘦弱,根系生长较差,导致秧苗素质下降;A4,A5虽然茎秆较为粗壮,但根系生长不太理想,不利于根系盘结力的形成。秧苗的根冠比可以反映植株的整体生长,在苗床生长期间,为了给秧苗创造良好营养生长条件,需要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7-9]。A2根冠比最优,且与A4,A5,A6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A1,A2,A3处理间差异较小,表明肥料水溶使用有利于秧苗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

2.2.2叶鞘高及叶片长度

机插秧苗培育应以培育大壮苗为主要目的,要求培育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合适的中大龄秧苗,避免出现徒长苗、瘦小苗。图1表明,A3的各叶鞘高度及叶片长度均大于其他处理,其中在第1叶鞘高度上显著高于除A1外的其他4个处理,第2叶鞘显著高于A4,A5,第3叶鞘显著高于A1,第2叶片长显著大于A1,A6;剩余处理各叶鞘及叶片长之间基本无显著差异。总体来讲,A3秧苗株型相对偏高大松散,其余处理表现相对一致,所有处理均符合大壮苗要求,其中A1整体表现最为良好,不同的肥料使用方式对秧苗的株型影响有限。

图1 不同处理各叶鞘叶片长度

3 小结与讨论

3.1不同使用方式所育秧苗素质比较

将肥料(营养剂)全盘使用可较好满足苗床生产期间秧苗所需的营养元素,且其中所含的生长调节物质能及时发挥调节株型的作用,所育秧苗健壮、株高适宜、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将肥料水溶后使用,所育秧苗除植株偏高大外,其他性状未见显著弱化,成苗率未受影响。秧苗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所育秧苗素质也较为理想。从所育秧苗素质来看,这3种是较为理想的肥料使用方式。

而将肥料使用在盖土中或直接撒施于底土上,都会使肥料在秧盘中分布不均影响成苗率,虽所育秧苗株型较为理想,但根系生长稍差。而采用追肥方式,成苗率受到的影响最大,且所育秧苗茎秆瘦弱,根系不发达,秧苗素质明显较上述3种处理偏弱。所以这3种肥料使用方式是不理想的。

3.2不同使用方式的便捷性比较

将肥料全盘使用或于盖土中使用均需要大量的拌土工作,对劳动量和时效性都是一个考验。将肥料撒施于底土上和后期追施,虽然操作有所简化,但不能保证肥料施用的均匀性,且前者不能适用于流水线播种作业和硬盘暗化育苗。将肥料水溶使用,以简化相关操作,解决时间紧迫的问题,大大降低配制营养土的劳动强度,且肥料水溶后可以只用配合流水线育苗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时间允许和场地、机械、劳动力等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最好能够将肥料(育秧绿营养剂)现拌全盘使用。如若达不到上述要求,可将其水溶后使用,特别是在农场等规模化育秧流水线作业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肥料使用方式。

[1] 张文毅,袁钊和,吴崇友,等.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分析研究:水稻种植机械化由快速向高速发展的进程[J].中国农机化,2011(1):19-22.

[2] 杨涛.池州市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应用现状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6):130-131.

[3] 张永明.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2):91.

[4] 沈农友.江苏种植业突出“四个新”求发展[J].农家致富,2015(7):49.

[5] 庄春,王从赵,邵文奇,等.水稻苗床调理剂:育秧绿用于机插育秧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1(2):97,87.

[6] 景启坚,薛艳凤.水稻机插与其他种植方式在产量及分蘖特性上的差异比较[J].中国农机化,2003(4):13-15.

[7] 张祖建,王君,郎有忠,等.机插稻超秧龄秧苗的生长特点研究[J].作物学报,2008,34(2):297-304.

[8] 任万军,黄云,刘代银,等.水稻栽后前期根系与地上部增重模型及相互关系[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4):421-425.

[9] 陈龙,史学正,徐胜祥,等.基于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根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J].土壤,2014,46(5):862-868.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511

B

0528⁃9017(2015)11⁃1816⁃03

文献著录格式:邵文奇,纪力,张凯迪,等.肥料使用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1):1816-18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135

2015⁃07⁃28

淮安市应用研究与科技攻关(农业)计划(HAN2014022)

邵文奇(1985-),男,助理研究员,从事水稻秧苗培育技术、土壤肥料等工作。E⁃mail:wqshao1103@sina.com。

猜你喜欢
成苗株型秧苗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日照对安康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影响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早熟陆地棉离体胚成苗的影响
农民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不同基因型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