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放 杨强
比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郭放 杨强
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 包括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42例(观察组)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平均病程、压迫血管情况、减压程度、压迫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相比, 典型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可能原因为患者发病年龄较大且病程较短,主要为动脉压迫且为单支分布, 术中减压充分等。
三叉神经痛;典型;非典型;微血管减压术
目前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通常采用微血管减压术, 然而诸多临床实践显示[1,2], 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在不同患者间有一定差异。为深入把握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对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2例, 其中男21例, 女41例, 发病时年龄32~81岁, 平均年龄(62.3±2.8)岁, 病程2个月~14年, 平均病程(4.6±0.3)年;疼痛位置为左侧30例, 右侧32例;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42例(观察组)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对照组), 观察组20例疼痛累及三叉神经单一分支(47.6%),22例疼痛累及三叉神经2个及以上分支(52.4%);对照组所有患者疼痛均累及三叉神经2个及以上分支。
1.2 方法 观察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3D TOF检查确定受累神经有明确血管压迫或伴行。均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取侧俯卧位, 于病侧耳后做一“S”形竖切口或横行直切口,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 充分暴露横窦下缘至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将硬膜切开后先沿后组颅神经充分释放脑脊液, 将小脑半球行内上方轻轻抬起。锐性分离并充分切开三叉神经根前上方和该处与听神经、面神经间蛛网膜, 注意保护三叉神经背上方岩静脉, 自内侧脑桥端顺三叉神经根向外侧相邻Meckel囊展开多方位检查, 利用Teflon棉对压迫血管进行隔离, 特别是REZ区(脑干神经移行处)血管进行完全隔离。并对压迫血管来源、大小、数量、种类、压迫程度及部位、三叉神经是否有萎缩或移位等进行记录, 利用Teflon棉实施减压并对减压程度进行记录。
1.3 诊断标准 ①典型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为阵发性、闪电样疼痛且急来骤去;有洗脸、刷牙及咀嚼等明确疼痛触发动作;扳肌点明确;患者可对疼痛经过清楚回忆。MRI3D TOF检查确定受累神经有明确血管压迫或伴行。②非典型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3]:没有明确扳肌点, 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 患者有面部浅感觉衰退或面部麻木等症状。③血管给神经根造成的压迫程度划分为单纯性接触、单纯性粘连、接触及移位、粘连及移位、萎缩共5个等级。④减压程度包括不充分与充分两种, 充分减压指的是压迫血管完全移位、分离, 同时三叉神经根实现解剖复位, 若不符合这一条件, 则视为解压不充分。
1.4 观察指标 术后展开为期12~24个月随访, 随访期间嘱咐患者定期对三叉神经恢复情况进行复查, 判断治疗效果:立即缓解:患者手术结束后1 d中疼痛症状彻底消失;延迟缓解:手术后患者疼痛慢慢减轻, 随访期间已彻底消失;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一定改善, 然而仍需用小剂量卡马西平控制痛感;无效:疼痛症状未见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立即缓解+延迟缓解+明显减轻)/总例数×100%, 疼痛缓解率=(立即缓解+延迟缓解)/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术中所见情况对比 对照组平均病程(5.2±0.8)年, 平均发病年龄(56.2±3.5)岁;观察组平均病程(3.0±0.4)年, 平均发病年龄(61.3±2.5)岁;观察组平均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 平均发病年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迫血管为动脉与静脉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减压充分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两组压迫程度为:对照组接触0例, 接触与移位0例, 粘连4例(20.0%), 粘连及移位9例(45.0%), 萎缩7例(35.0%);观察组接触13例(31.0%), 接触与移位7例(16.7%), 粘连11例(26.2%), 粘连及移位10例(23.8%), 萎缩1例(2.4%), 对比可知观察组压迫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压迫血管及手术减压程度分析[n(%)]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三叉神经痛属于临床常见脑神经疾病, 主要有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短暂、反复发作的剧痛等临床表现, 具有起病急促、停病迅速等特征。该病在成年人及老年人中十分常见, 约有70%~80%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 且女性人群中发病率明显比男性高[4]。三叉神经痛常会给患者造成灼烧样、刀割样及顽固性剧烈疼痛, 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5], 因此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已成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标准术式, 是Jannatta教授于1967年初次提出, 该术式是于患者耳后发际做一直切口展开手术治疗, 可将血管与神经有效分离, 从而促使受压迫神经得到松解, 缓解患者疼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微血管减压术的优势为, 在对局部血管压迫予以解除的同时可对三叉神经感染传导良好性予以保留, 不会导致患者丧失面部感觉, 患者接受度较高。然而对于不同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而言, 即使由同一手术医师展开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且治疗方法、环境等相当, 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仍有较大差异。本次研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组, 同时对两组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发现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 疼痛缓解率为30.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疼痛缓解率为97.6%, 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说明微血管减压术对典型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通过对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作者发现观察组20例疼痛累及三叉神经单一分支(47.6%),22例疼痛累及三叉神经2个及以上分支(52.4%);对照组所有患者疼痛均累及三叉神经2个及以上分支, 两组三叉神经受累分支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进一步分析可知, 观察组平均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 平均发病年龄显著大于对照组, 压迫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 压迫血管为动脉与静脉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减压充分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患者发病年龄、病程、累及分支数量、压迫血管情况、压迫程度及手术减压效果等均可能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 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相比, 典型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可能原因为患者发病年龄较大且病程较短, 主要为动脉压迫且为单支分布,术中减压充分等。
[1]聂柳, 左常阳, 刘兴, 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3569-3570.
[2]冯利时, 朱宏伟, 李勇杰.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人三叉神经痛75例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7(10):764-765.
[3]舒凯, 程立冬, 王元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5):508-510.
[4]钱苏, 吴建东, 林荔青.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江苏医药,2014,40(10):1195-1197.
[5]夏锡伟, 周强, 杨伊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分析.江苏医药,2012,38(22):2744-27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028
2014-10-29]
450047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