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雪,黄连军,李 杰,付佳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北京 100029)
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周英雪,黄连军※,李杰,付佳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北京 100029)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以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治疗的170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运用介入栓塞治疗,以5年生存期为准,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5年的生存例数为39例,而在5年内死亡有131例。影响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高危因素有病理分型(OR=7.254,95%CI 1.321~28.044)、肿瘤淋巴结转移(OR=8.382,95%CI 1.464~27.832)、肿瘤低分化(OR=8.173,95%CI 1.503~26.042)。结论肿瘤的病理分型、肿瘤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等均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早期综合治疗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栓塞;远期疗效;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后期一般是以介入栓塞治疗为主。肺癌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约占80%[1],目前对于介入栓塞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报道很多,而对于远期疗效报道以及影响因素较少。本研究就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予以提高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治疗的170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男98例、女72例,年龄31~81岁,平均(54.4±4.3)岁;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functional status score,KPS)90分及以上17例,80~89分79例,70~79分67例,69分及以下者7例;病理类型腺癌56例,鳞癌81例,腺鳞癌33例;临床分期Ⅲa期为78例,Ⅲb期为70例,Ⅳ期为22例;有淋巴结转移为62例。并发症:糖尿病34例,高血压病5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23例,呼吸系统疾病38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外科学》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2]。
1.2治疗方法经股动脉穿刺置入4 F Cobra导管进行支气管造影,造影以2 mL/s进行,以便充分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分支和走形,明确肿瘤的供血情况和动脉情况后,将4 F Cobra 超选支气管动脉导管内注入药物治疗灌注。药物以顺铂为主,辅助丝裂霉素、吉西他滨、表阿霉素中的一种,然后在透视下行丝裂霉素等混悬液行栓塞术,当碘油行走速度明显减慢后停止栓塞,用盐水冲洗导管,拔除导管后压迫止血15 min后加压包扎,术后予以预防感染、保肝、对症治疗等治疗,穿刺处予以制动1 d,术后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以上治疗每个月1次,至少持续3个月治疗。根据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远期疗效的评定。
对所有治疗患者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肿瘤位置、肿瘤分型、肿瘤介入次数、肿瘤是否异位供血、是否感染、是否淋巴结转移因素、治疗前是否外科手术、是否综合治疗、合并症、初治/复治、有无不良反应、病灶个数、是否吸烟酗酒等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性别、年龄、吸烟酗酒、外科手术、综合治疗、介入次数方面均制定相关的调查表进行,经统一统计后进行;余均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细胞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
1.3分组标准按照患者生存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5年者,随访5年以上患者仍存活和存活期<5年者。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调查统计的内容作为自变量,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所得相关因素采用Logostic多因素分析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70例患者5年生存情况170例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例数为39例,生存率为22.9%;3年生存率45例,生存率26.5%,1年生存者86例,1年生存率为50.6%。
2.2影响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可能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者较未转移者5年生存率更低(P<0.05);无综合治疗者较综合治疗者5年生存率更低(P<0.05);复治者较初治者5年生存率更低(P<0.01);病灶>3个者较≤2个者5年生存率更低(P<0.01);肿瘤介入治疗>5 次者较≤4次者5年生存率更低(P<0.01);肿瘤异位供血者较非异位供血者5年生存率更低(P<0.05);腺鳞癌较腺癌5年生存率更低(P<0.01)。见表1。
表1 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
a与腺癌比较,P<0.05;b与无合并症比较,P<0.05;c与1种合并症比较,P<0.05
2.3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Cox回归分析病理分型腺癌、肿瘤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是影响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Cox回归分析
3讨论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早期发现肺癌尚存在困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手术时间,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保守姑息治疗以便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就放疗而言,放疗后会引起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很大,且非小细胞肺癌对放疗药物的敏感性差,故疗效不尽人意[3]。在王玲等[4]、陈方满等[5]对于肺癌治疗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所选择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癌细胞经介入治疗所产生的热效应诱导其凋亡,引起癌组织内间质细胞的增生,抑制癌细胞的游走和浸润。另外研究[6]指出,经导管灌注治疗药物,不仅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且注入碘油化疗药物可阻断肿瘤组织的营养血管,阻止肿瘤细胞的繁殖。所以,介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是显著的,本研究通过5年以上的随访显示,对于远期的效果影响因素较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腺癌、肿瘤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是影响预后不佳的高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和腺癌对介入治疗的敏感性较差有关,肺癌中小细胞癌对化疗药物最敏感,腺癌最差,故预后较差。肺癌转移中最常见也最先转移的一般是肝,后会进一步的侵犯脑、骨、肾上腺等,淋巴结转移中最常见的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一般转移较肝内转移晚,故预后差[7]。这与肺癌转移的途径有关。而在肿瘤分化程度中,文献报道,越是低分化的则预后越差,这在病理组织学中是验证肿瘤预后的金标准[8]。
研究显示,虽然吸烟等不是肺癌的高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但是引起肺癌最常见的病因[9]。故在临床上要加强早期干预。对年龄偏大,有吸烟酗酒史,近期出现咳血要进行常规排查,还要定期进行宣教,指导人们高度重视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工作,一旦出现后则立即予以手术治疗,不能手术者则保守正规治疗,且治疗期间要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对患者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增强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向患者说明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积极治疗合并症和预防感染的发生,采用有效的综合方法治疗。总之,随着药物、靶向治疗和各领域的科学飞速发展[10],肺癌的预后因素和肺癌的综合治疗有很多内容需要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原则是治疗要更加合理、规范,使远期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石昌国,谷有良,裴艳志,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8例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4-36.
[2]李高峰,邓首军,王巍伟,等.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ERCC1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9):290-293.
[3]刘大仲,王菲,张临友.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134-136.
[4]王玲,朱小霞,陈颖琦.恩度动静脉联合应用配合介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278-231.
[5]陈方满,张东生,侯书法,等.介入、放疗及静脉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6-8.
[6]李毅,侯俊,廖正银,等.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24):854-857.
[7]蒙志斌,马亦龙,康平,等.KMG微球与碘油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7):69-71.
[8]王光华,李群英.介入治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37-40.
[9]辛颖,苏慧,康鑫崴.非小细胞肺癌介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205-207.
[10]周洋,吴远林.肺癌预后的多因素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28):6063-6064.
Influencers on Embolization Treatment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ZHOUYing-xue,HUANGLian-jun,LIJie,FUJia-qing. (DepartmentofInterventionalDiagnosisandTreatment,BeijingAnzhen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long-term effect of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o as to give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results.MethodsFrom Nov.2000 to Dec.2008 in 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170 cases of hospitaliz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received embolization,using 5 year survival as standard to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the survival.ResultsThere were 39 cases with a survival≥5 years,while there were 131 deaths in the five years.High risk factors for long-term effects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cluded pathological type(OR=7.254,95%CI 1.321-28.044),lymph node metastasis(OR=8.382,95%CI 1.464-27.832),poorly differentiated tumors (OR=8.173,95% CI 1.503-26.042).ConclusionPathological type of tumor,lymph node metastasis,and poorly differentiated tumors a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ong-term effect of the treatment,and earl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s the key factor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efficacy.
Key word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tervention embolism; Long-term effect; Influencing factors; Intervention measures
收稿日期:2014-09-29修回日期:2015-01-28编辑:相丹峰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5.13.057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15)13-24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