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困境与对策

2015-03-04 03:48卫学莉张帆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文化

● 卫学莉 张帆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困境与对策

● 卫学莉 张帆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为推动经济增长转型,国家更是努力将其打造为支柱产业。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创意人才、制作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人才诉求。我国文化产业目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管理不善等问题,必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转变投入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产学研交流,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端转型。

关 键 词文化产业 人才需求 人才困境

卫学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思政部副主任。电子邮箱:cnkicn@126. com。

张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社科系思想品德与法律教研室主任。

一、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的压力巨大,各种挑战与机遇并存。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民心、激发创造力、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作用更加突出,而且面对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文化产业逆势而上的特点可以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足,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

相关研究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显著提高国家的就业水平,对国民经济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Power,2002),还可以改变企业的投资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Scott,2004),而且由于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具有外部性,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往往远大于对GDP的贡献率(K ibble等,1980)。很多国家都已意识到文化产业的巨大作用,并采取种种措施推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本文化厅在1996年就正式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确立“文化立国”战略,构建与文化政策相配套的支撑体系,建设大型文化基地,增强文化对外辐射能力。两年之后,韩国政府也提出“文化立国”的方略,意图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将其发展为新世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接连出台《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文化韩国21世纪设想》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战略实施。日漫、韩剧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和发展正是日韩两国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和支持的结果,反过来也提高了两国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回到中国,为充分发展文化产业,我国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欲将其打造为支柱产业;文化部也在2012年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为贯彻落实各项规划,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改革、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比如从2010年开始,国家设置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至今已安排5期共计192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水平和层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水平和层次。但与文化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不相称的是,我国文化产业人才依旧匮乏,难以支撑文化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早在2005年的国家文化产业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上,时任中国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丁伟就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文化产业人才的匾乏,己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牛维麟(2014)也表示,人才是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致胜之基。马箭和陈子华(2014)基于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考察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的贡献率,及其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结果发现,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仍以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而根据朱国辉(2011)年的统计,比较美日韩与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我国在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方面的政策明显不足,反映出我国对文化产业人才重视程度不够。

结合以上背景和研究,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人才需求,并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和引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政策、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供一定思路。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学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目前对其尚无统一界定。由于历史原因和和国情差异,文化产业往往又被称为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蔡尚伟等,2006)。王广振(2010)认为文化产业是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意义和快感以满足其文化需求的过程。旋天颖等(2014)认为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创意价值实现的过程。为建立可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2012年修订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完善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本文结合以上观点和研究需要,认为文化产业本质上是以种种形式(包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等)对文化资源进行加工、传播和传承的过程,其发展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才、文化资源、技术和资本等。

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我国文化产业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仅34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5%;截至2012年底,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达到180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8%;每年增加值增长率都在15%以上。

尽管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统计,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平均在10%左右,美国这一比例更是达到25%,其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的份额更是达43%,远远超过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36463亿元。按照每年7%的增长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955160亿元。如果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达到5%,其增加值必须达到47758亿元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文化产业未来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困境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

确定一个产业的人才需求,最好的方法是考察该产业所涉及的各项活动,而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2009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工作框架》,提出文化周期的概念,并绘制了“文化循环图”(见图1)(UNESCO,2009)。这一术语的重要意义在于,它阐明了文化产业中创造、生产、传播、展览/接收/传递、消费/参与等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消费活动刺激新的文化产品生产的反作用流程,从而可以抽象地为分析文化生产和传播提供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中,有些活动是可以合并的,如在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上,很多视频、图片的创造、生产、传播可以看作同时完成。

王广振(2010)认为,文化循环图虽然抓住了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并阐明了其相互关系,但仍存在对消费活动的回馈过程重视不够、传播与展览/接受/传递之间存在逻辑上的混乱、未表现出生产过程中“文化表现形态”的演变等问题。借鉴霍尔的表征分析框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分析框架,王广振(2010)提出一个包含创意、生产、传播、消费、再生产五个阶段的文化产业运作框架,同时伴随着文化资源、文化产品、资金/品牌+意义/快感的文化表现形态演变(见图2)。

图1 文化循环图

图2 文化产业解析框架

上述两个框架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文化产业各项活动的划分上大体是一致的,都包括创造、生产、传播、消费等基本过程。同时,根据本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涉及对文化资源的加工、传播和传承。综合以上内容,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各层次尤其是高层次创意、制作、营销、管理四类人才,分别负责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创意、生产、传播以及对整个团队的管理。

1.创意人才。在文化产业中,创意设计覆盖面及其广泛,包括动漫设计、广告设计、时装设计、软件设计、表演设计和建筑设计等。文化产业内容为王、创新至上,因此,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人才,肩负着有效挖掘、开发文化资源,并将其转换成可能的文化产品的重任,需具备极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打破现状,摆脱现有思想和体制的束缚,同时还需具备高端服务型人才比如艺术家、摄影师、动漫大师等的基本素养。

2.制作人才。文化产品从创意到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制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创意如果缺乏精良的制作,就很难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美国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功夫熊猫》、《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电影在世界市场的火热,除了其优秀的创意外,导播、录音、剪辑人员、游戏制作人员、动漫制作人员等的精良制作亦功不可没。

3.营销人才。酒香也怕巷子深,要让精心制作的文化产品被市场广泛接受、让中国文化产品充分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就需要卓越的营销团队和策略。据陈安娜(2014)研究,好莱坞大片超过40%的投资被用于市场推广,美国新闻集团在全世界扩张迅速也主要得益于其庞大的营销网络;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优秀的营销人才和营销公司,中国的文化产品往往很难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影响有限。因此,加速培养熟悉国际文化产业竞争规则、熟悉消费者心理、具有优秀营销技巧的营销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

4.管理人才。一般而言,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和巨额投资,且其销售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如电影产品、舞台秀等,每个产品的投入往往要数亿甚至数十亿,设计、制作团队往往要数百人,如果驾驭失当,很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再好的创意也会沦为泡影。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意识敏锐、经营管理能力较强、通晓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具有文化艺术鉴赏能力的管理人才,包括企业高管、项目经理、制片人、导演等。

以上四类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最需要的紧缺、高端人才,但文化产业的发展仅靠他们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文化产业链流水线上的劳动者,以满足市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要。深圳有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大芬油画村,油画销售以欧美为主,市场遍及全球。该村目前有数万名绘画工作者,实行流水线作业,为完成一个人物的绘制,有人专门负责脸部,有人专门负责躯干,有人专门负责服饰,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促进了该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表1 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从业人员情况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困境

人才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没有高端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等的支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谓是天方夜谭。但与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不相称的是,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在培养模式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1.总量不足,难以支撑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在多数发达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2%上升到现在的30%;但我国文化创意设计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北京、上海等地文化创意设计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媒体设计人才缺口竟高达8万多名(“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2014)。

2005年以后,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口径有所调整,所以2004年从业人员远高于2005年。排除2004年数据,从全国总量来看,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从业人员数从2005年的191.2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20.8万人,年均增长率不到3%,最高不过6.13%,更有个别年份是负增长(见表1)。对比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和从业人员增长率(见图3)更容易发现该问题的紧迫性,从业人员增长率如此之低,很难支撑文化产业的长期高速增长。

2.结构失衡,难以满足文化产业的高端转型

图3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与从业人员增长率对比

中国要走高端文化产业之路,充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仅靠扩大从业人员规模是不够的,还必须依照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培养一大批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综合能力过硬的高端产业人才。但是目前,中国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匮乏,领军人才更是极度稀缺,这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据统计,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中,中高级职称占比分别在5%和2%左右,比重偏低,且近几年来并没有得到显著增长,始终徘徊不前(见图4)。

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起的一项涵盖中国文化产业领域12大行业的问卷调查显示,60.17%的受访者认为高端创意人才匮乏是文化创意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13)。2014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位列全球第二;动漫行业超过美、日、韩等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动漫生产大国;网游行业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网游市场。但我国却罕有全球火爆的电影、罕有知名的动漫人才和游戏制作人才,高端人才数量与市场规模极度不相称,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降低了国际竞争力。

3.管理不善,制约现有人才能力的充分发挥

文化产业人才管理对发挥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英、日、韩等文化强国无不十分注重文化产业人才管理工作,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创造适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构建多样化的人才成长通道,从而助力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反观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除管理投入不足以外,还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与其贡献不成正比,难以调动其创作的积极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机制不健全,培养体制僵化,不重视对人才的后期培训,缺乏畅通的成长通道,不利于持续提升人才素质,更无法吸引、保留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文化产业人才政策不完善,且部分政策很难落实,缺乏可行性。以上种种问题,严重阻碍了现有人才功能的发挥,削弱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图4 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中高级职称从业人员数占比

四、加快培养中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对策

文化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产业人才的竞争,只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培育、引导高水平的文化产业人才,才能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其高端转型,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培养具有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着眼长远,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1.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激发文化产业人才活力

美、日、韩等文化产业大国,为培养和引进人才,都不断加强教育投入、严格保护知识产权、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必须充分深刻认识到人才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利用人才。为此,政府首先必须转变自身职能,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做好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同时,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不能过多干涉企业运作,努力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在此前提下,为保证文化市场的顺利运行,政府必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市场培育的法制化水平;必须做好产权保护,增强全民的版权保护意识,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文化产业版权交易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版权产业;必须加快完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人才的评价体系,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成果转化;必须加快发展动漫、游戏、影视、音像制品、图书等文化产品市场,构建跨区域的文化产品配送流通网络,实现城乡一体;此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增强统计数据的科学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好引导。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育才、惜才、爱才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市场对人才的吸引力,最终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转型和提升。

2.加大政府投入,转变投入方式,确保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资金充足

无论何种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当前,文化产业的人才教育仍然由政府主导,因此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政府收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划等制定相应的财政预算,扶持教育机构的技术改造和设备、人力投入,从而保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农村、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对这些地区的产业人才培养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倾斜,保证足够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落后地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还可以设立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金,通过发行公益彩票等种种方式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在增加投入的同时,政府还要注意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民间教育机构培养各种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打破教育资源的垄断,加快资源流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人才培养水平,大力促进文化教育产业发展。

3.齐头并进,优化人才结构,培养多层次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需要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也需要大量一般从业人员。为了培养结构合理、梯队分明的文化产业人才体系,必须尊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通过种种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等高端人才脱颖而出,让普通从业者扎根基层,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高端人才的培养,目前已经实施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都起到了良好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参股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积极吸引和支持高端人才创办文化企业,在培养高端人才的同时,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借鉴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国家级文化奖项,制定合理的评奖制度,表彰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关注度,让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实至名归,增强文化产业人才的自豪感。针对一般从业人员,必须制定和完善待遇保障、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人关注、支持和投身文化产业。还要重视社会上文化产业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如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做到文化产业人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强化产学研交流,实现校企共赢

高校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文化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使命。随着文化产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高校在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上也呈现火爆状态,但目前看来,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不健全、专业设置趋同、实践环节薄弱、创意教育不足,导致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赫鹏飞,2013)。为加快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高校必须尊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根据学校自身资源和市场需要做好准确定位,革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完善培养体系;除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其整体素质。

由于资源匮乏、担心员工流失、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文化企业往往极少向员工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导致优秀人才匮乏。事实上,企业必须认识到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仅靠学校是不够的,企业自身必须将人才培训提高到战略高度。为此,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建立联合培养和交流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学校可以向企业员工提供后期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企业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创意实践机会,加强学生和从业人员的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其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开发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陈安娜:《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挑战和对策》,载《国际贸易》,2014年第8期,第42-44页。

3.赫鹏飞、宇小兵:《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路径思考》,载《人民论坛》,2013年第26期,第82-84页。

4. 马箭、陈子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文化产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5期,第108-114页。

5. 牛维麟:《人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致胜之基》,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12期,第76-81页。

6. 王广振、曹晋彰:《文化产业的多维分析》,载《东岳论丛》,2010年第11期,第145-149页。

7. 旋天颖、王玉晶、杨程:《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4年第02期,第40-49页。

8. 朱国辉:《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分析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强化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扶持培养——“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成果要报,2014年。

10.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大调查结果发布,工作简报,2013年。

11. Kibbe B D,Waskin L S,Conklin T. Creative workers,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1980.

12. Power D. Cultural Industries in Sweden: an assessment of their place in the Swedish economy. Economic Geography,2002,78(2): 103-127.

■责编/ 倪超 E-mail:nc714@163.com Tel: 010-88383907

13. Scott A J. 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growth and market contestation in global context. Urban Affairs Review,2004,39(4):461-490.

14.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The 2009 UNESCO 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 (FCS),2009: 20.

Talents Bottlenec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Wei Xueli and Zhang Fan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Daqing))

Abstract:China's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the government spares no efforts to make culture industry as a pillar industry. Talents is the core streng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and creative talents,production talents,marketing talents,managing talents are the key demands of this industry.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is facing talents shortage,structural imbalance,ill management and other problems,and we must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system,increase government investment,transform the investment mode,optimize the talent structure,and strengthen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y; Talents Demand; Talents Bottleneck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人才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