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巴山夜雨时

2015-03-03 12:07崔益军
上海采风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旧事城南诗意

文/王 海 摄/崔益军

最是巴山夜雨时

文/王海摄/崔益军

说到吴贻弓导演的电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巴山夜雨》和《城南旧事》。他导演的影片,总能够和谐地运用艺术语言,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他的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精巧、细腻的艺术构思有着独特的呈现。

2000年,时值吴贻弓担任上海市文联主席。8月,吴贻弓率上海市文艺家代表团赴西北采风,摄影者老崔作为随行一员,有了15天与吴贻弓“共同生活工作”的时间。

途中,老崔几次与吴贻弓交谈,总觉得他谈吐不凡,为人谦虚,丝毫感觉不到主席的架子。好几次,一路上遇到采购点,大家忙着采购,偶尔有人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他总是谦让,执意成人之美。

令老崔印象颇深的是来到内蒙草原后,吴贻弓便总喜欢独处于空旷之地,静静坐下思考着什么。老崔在远处看到,本想前去再与他攀谈,走近后却发现吴贻弓早已陷入沉思,便不忍打扰。好在摄影师有其职业的敏感,老崔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幅《草原沉思》的照片。

回程途中,吴贻弓告诉老崔,趁着这几天独处的功夫,已经构思出了一部新片,回去便可动手准备操作。

吴贻弓和他的作品大热的时候,上海有两家艺术电影院,一家是海宁路上的胜利,一家是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口的平安。在这两家电影院里,我看过不少按照如今的院线经理的标准,无论如何排不进档期的电影。这些电影是否能获得广泛意义的观众共鸣,见仁见智。但至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不怎么随大流的电影观众,尚有令他们自得其乐的所在。

吴贻弓最著名的两部影片《巴山夜雨》和《城南旧事》分别诞生于1981年和1983年。我知道,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八〇后”读者,大多没有看过这两部片子。虽然这算你们的损失,但也怪不到你们头上。有时我也很奇怪,是不是年纪上去了之后,会觉得逝去的时光比当下的更有诗意?抑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品的那些电影,真的比现在上映的这些“大片”,更符合“不随大流”的小众口味?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作品中洋溢出的人性与诗意的完美融合,早有定论。《巴山夜雨》和《城南旧事》上映时,我正是小学到初中阶段的懵懂少年,自然对“人性”的概念毫无哲学上的认知。至于“诗意”,当时就觉得雨夜很美,适宜做一些思维发散的事情;送别也很美,夕阳照过来,“长亭外,古道边”的歌声响起,圣洁而自然,虽有淡淡哀伤,但不至于让你四肢乏力。《巴山夜雨》上映时,电视上刚直播过对四人帮的公审。作为一个十岁的孩子,我完全看懂了电影里在那艘雨夜航行的轮船上,那些步步惊心的东西到底说明了什么。

我之所以对上述两部片子念兹在兹,还有一个原因,它们几乎都是以与我同龄的两个孩子的视角看出去的,和那个时代有关的种种影像:茅为蕙、沈洁,上世纪八十年代最著名的两位小影星。我至今还记得她们在影片中的经典表情:同样纤弱无比的两个小丫头,但茅为蕙的眼神执拗而微微带点狠劲儿;沈洁则是怯怯而安静的,眸子里透出一股小文青般的破碎与无奈。

多年以后,我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了沈洁,又在微博上见到了茅为蕙,不禁再次感慨吴贻弓当年选择这两位本色小演员的眼力。现在的沈洁,旅居日本多年后回到上海从事儿童音乐剧的培训演出,“小英子”温婉依旧,只是脑袋看上去不如电影里那么大了。她的可爱女儿留着和“小英子”当年一模一样的童花头,聪慧而狡黠。茅为蕙成了一位钢琴教育家,在微博上的发言麻辣犀利,常令人拍案惊奇。而她们当年的“吴贻弓伯伯”,某天现身上海国际电影节获颁“终身成就奖”时,已是满头银发,比本版摄于十多年前的这幅照片更显沧桑。

写这篇文章时,上海的天空细雨濛濛,暮霭沉沉。而我正做着我这个年纪的人能想到的最诗意的事情——在一间咖啡馆里敲击键盘。我进入《巴山夜雨》的意境,除了没有轮船的微微颠簸,一切都可以想象。我起身走到咖啡馆转角,期待邂逅仲星火扮演的乘警老王、刚刚走出“庐山恋”的张瑜,而梳着羊角辫的茅为蕙,嘴边的一支蒲公英,刚在暮色中炸开。

猜你喜欢
旧事城南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农耕旧事十二韵
城郊旧事
冬日浪漫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城南旧事
秦地旧事
春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