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松
芬兰中学生的“课外作业”
□张松
窗外飘起雪花,气温又降了几度。别墅里,温暖如春,艾莉娜皱着眉头,慢吞吞地说:“妈妈,我不想去上学。”艾莉娜今年十一岁,是芬兰万塔市马尔蒂拉克索中学的初一学生。
母亲艾丽莎取出车钥匙,想到今天气温较低,打算送艾莉娜去学校。要在平时,艾莉娜一个人坐车去学校。
艾丽莎关切地问:“怎么不想去上学呢?”艾莉娜嗫嚅道:“老师说今天的‘课外作业’是家政体验,让我们上街给陌生人擦皮鞋,这真是一件丢脸的事。”
艾莉娜性格有些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要她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的确有些为难。艾丽莎安慰说:“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的作业会让同学刮目相看的。”在艾丽莎的劝说下,艾莉娜才闷闷不乐地到了学校。
到学校后,老师给全班同学准备了擦鞋的工具:一双皮鞋刷子,一盒鞋油。他们的任务是在街上给陌生人擦皮鞋,而且要擦一定数量的皮鞋才能完成作业。
艾莉娜背着擦鞋的工具,沮丧地走在大街上。快到中午了,她还没有擦到一双皮鞋,她有些焦急,如果这次作业没有完成,她不仅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作为惩罚,下次擦皮鞋的数量还会加倍。
艾莉娜来到人流密集的公交站台,她找了一个显眼的地方,放好擦鞋工具。可是,来往的行人步履匆匆,看也不看她一眼,仿佛她不存在似的。
一位老人径直走到艾莉娜面前,叫她擦鞋。艾莉娜一怔,很快反应过来,急忙拿着鞋刷刷了起来。老人问她怎么出来擦鞋呢?“这是我们班上布置的作业,我怕完不成,时间不早了。”艾莉娜看了看天,有些担忧地说。
老人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地劝她:“孩子,鼻子下面有张嘴,打开你的心扉,与陌生人说话吧!如果你不跟他们交流,也许一下午都没有人找你擦鞋。”
从老人那里,艾莉娜得到了启发。她试着与陌生人交谈。他们并没有笑话她,而是赞赏她的勇气。
第二个擦鞋的是位中年人,他爽快地接受了艾莉娜的请求。艾莉娜向他说了自己的困惑。他说,我小时候也不喜欢与人交流。父亲叫我与陌生人说话,我才发现,他们并没有笑话我,反而给一块糖鼓励我。
第三个擦鞋的是一个大姐姐,她的笑容很美,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她说:“以前我也和你一样,不喜欢说话。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才跟陌生人说话。曾经遇到的一个陌生人成为了我的‘贵人’,在他的帮助下,我顺利进入了一家大公司。”
通过与陌生人的交谈,艾莉娜找到了自信,也顺利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艾莉娜兴高采烈地回到学校,交了作业。令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平时不善多言的她竟然这次作业是完成得最好的。
知道艾莉娜完成了作业,母亲艾丽莎很欣慰,她终于能够从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与陌生人交往,多亏学校的“课外作业”的帮助。
反观国内,现阶段教育的弊端,就是用分数评价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长期刻苦的学习,无疑会让学生变成“高智商、低能力”,而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到。让孩子放下面子去擦皮鞋,参与社会实践,芬兰学生的“课外作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摘自《辽宁青年》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