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寿增(广东省惠东县黄埠中学 广东惠东 516353)
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钟寿增
(广东省惠东县黄埠中学 广东惠东 516353)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建构起一种双向动态的交流互动。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教育活动不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知识灌输,而是一个参与双方在动态交流中共同进步发展的过程。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旨在推动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互动 教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模式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个性化的教学优势和特征。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知识的获得与传授并不再局限于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和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在于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不断的互动交流中共同寻得最终的答案。当建构起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在持续不断的信息反馈和接收中双方能够共同进步和发展,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也能够随着不断深化。 良好的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效应,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塑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力途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这一高效的教学模式,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关于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策略的几点意见,以供同行工作者进行参考。[1]
实现互动式教学模式,离不开师生之间平等、良好、和谐的关系的建构。只有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保持和谐的状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才能真正为提高教学效率作出一定的贡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都居于威严不可接近的地位,师生交流匮乏且受到阻碍,学生不敢也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设敢于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
比如说,笔者在进行教学中,会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一步一步建构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一次分组试验中,笔者就参与到一组的实验中,并虚心的和学生一起动手讨论。这样的实践互动活动,大大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自由学习。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实现互动式教学模式,则必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只发挥其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综合素质,制定出切合学生教学需求的教学计划。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主动的去深入研究,主动的质疑和交流,不断的在互动交流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
比如,笔者在讲解食物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互动参与热情。笔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充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生物,如小草、蛇、兔等,并进行猎食关系的演变和探讨。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概括。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那么,学生则会对最终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探寻和研究,以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最终得到正确的解答。同时,在讲解食物链这一概念时,游戏的方法也帮助学生具化了抽象的知识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素质提高。
好的教学模式也有其适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环境,互动教学模式也是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综合考量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教学内容的特征和难度、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等各种因素。因此,教师在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时要进行灵活有效的运用,而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比如说,在一些实验课堂上,由于基础实验设备的缺乏,可能会给学生进行实验互动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灵活的将实验进行简化或转化教学形式,实现另一种形式上的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在互动模式中得到最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解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因为实验器材的缺乏,并没有进行实践活动,而是给全班每一位学生分发了小卡片,上面写着属于这四个概念中的某一概念的具化物,比如说皮肤、种子、树、河流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手中卡片上的内容的属性进行判断,并进行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的划分。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对四个概念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区分和理解。
由此可见,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不局限于某种特殊的课堂形式或者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只要教师考量好教学内容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就能将互动教学模式与其它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结合。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中的运用和开展,可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式教学的运用,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中,与学生建立起融洽合适的师生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进步和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1]汪忠.走进课堂一初中生物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孟畅畅.教育理论.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