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价性词汇认知偏差的研究和思考

2015-03-02 08:01董国珍陈乙嘉姜彩虹
关键词:评价性评价者模糊性

董国珍,陈乙嘉,姜彩虹

(1.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2.云南艺术学院 文华学院,云南 昆明650304)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自20 世纪80 年代末起,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学者在认知偏差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内外对认知偏差这一人类非理性决策过程的内隐认知机制已有较多的研究[1]531-535,[2-5]。但是单纯从评价性词汇这一视角对认知偏差展开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6]83-85。词汇涉及语言心理学范畴,具有更多民族心理和本土文化特色,对于揭示认知偏差的动态性,揭示认知过程运作中表现出的个体间差异性,生动地揭示和体现出心理所具之主观性的色彩,无疑更能切中肯綮。因此,及早地系统性地开展这方面研究有其必要性。基于此,本文拟从评价性词汇认知偏差的产生着手分析,主要考察其可能的产生原因,可用的校准方法,并探讨这一现象对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一、评价性词汇认知偏差的产生

(一)评价性词汇的内涵

1.词义储存

皮亚杰认为,人脑中有一个认知图式,其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并形成新的图式[7]6-7。照此理论,评价性词汇在头脑中的产生,是人脑对刺激同化、顺应的结果。但是,这种解释却经不起对整个体系最原初来由的推敲。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所有的同化、顺应、平衡的发生,都必须建立在图式存在的前提下,而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同时图式又是先天存在的。也就是说,人脑至少有一部分知识是先天就有的,这就犯了和柏拉图的“知识就是回忆”口号一样的唯心主义错误[8]43。即使是最原初的图式,也绝非先天所有。正如黄立清所说,“图式并非先验地存在着,而是来自于自身经验或他人的经验”[9]。经验来自后天,只有获得图式的学习能力才是先天的。人们最开始对评价性词汇(图式)的领悟,必然与当时的情景有关,而随着后天图式丰富性的增加,评价性词汇受认知图式的影响才渐渐增多起来。由此可以认为,真正在认知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情景记忆。相关研究也表明,通过词义记忆,其实也就是间接地通过情景记忆来形成对词汇的理解和词义储存[10]。可以推断,评价性词汇形成的根本,是当时的情景。

2.词义内涵

任何词汇都有其词义边界。但是,评价性词汇与描述性词汇的词义边界却有质的不同。对于后者,它们都有着清晰的边界界定。“书本”就是“装订成册的著作”,“鱼”就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这些定义首先是明确的。而对于前者,它们的边界则是模糊的。“外向”的一个定义是“好活动、好交往,活泼而开朗”,但是,如何界定这种好交往、好活动的程度呢?一个人多说了哪句话就是外向,而少说了哪句话就会被定义为内向呢?诚然,内、外向是有分别的,但是我们无法找到那条确切的分割线。这就是评价性词汇词义边界的模糊性。再者,评价性词汇的词义本身也是模糊的。评价性词汇的形成依赖于当时的情景。只有在当时对情景的感受,与之前的某种感受有足够程度的相似时,才能回忆起那个特定的词汇来,才会在面对一个特定的人时说,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么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一个人在面对当前情景时,他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准确?对此心理学上无法确定。因为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有其主观性。而且,由于词义边界的模糊性,使得人们难以判断一个人的某种行为是否能归于这条“线”之内。比如,如果某人一阵子话很多,一阵子又沉默寡言,如何判断他是外向还是内向呢?人们无法保证自己的感觉是正确的。此外,影响认知结论的不仅仅是认知能力,当时的情绪、身体状态甚至是周围环境,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所以,这种直观感受下的评价就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3.词义调动

当人们进行这个动作时,脑海中必然要对眼前的情景事件予以分析并进行对类似情景或词汇的提取,进而实现判断[11]。对往事或词汇的提取,又会受记忆系统对其编码和其他相关事物的影响[12]17。但是人的记忆,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本就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再者,之前人脑在第一次接触到某个特定词语的时候所做的判断也是模糊的。那么,随后的词汇评价其模糊性,也就在情理之中。

综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词义储存、词义内涵还是词义调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即是造成人们认知偏差的关键原因。

(二)评价偏差的种类

上述分析表明,评价性词汇在评价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的形成主要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1.评价形成阶段

评价形成阶段指的是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发生接触,到评价者脑海中对被评价者形成初步评价的阶段。在此阶段中,评价偏差大体又可分为三层:情景评价偏差、图式构成偏差和适应过程偏差。

情景评价偏差是评价者对情景的理解偏差。比如一个人尽力地付出自己的劳动,却未必是一种热心。但是,在干扰下(比如受到他人言语的暗示)以及由于词汇边界的模糊性所造成的相似性,评价者就容易做出对当前情景失之偏颇甚至完全错误的评价。而在对情景记忆中的信息进行事后处理时,评价者则会受到“自我觉知”的影响,把当时的情绪也融入评价之中[13],此时其做出的评价也容易出现偏差。

图式构成偏差是人脑对评价词汇网络存储的偏差。“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14]。换句话讲,(新的)图式就是第一次或前几次相同或相似情景综合作用的结果。相似情景由于情景评价偏差的存在,即使大脑判断它们之间相差无几,也不能就此认定这些情景本质相似或相同。如上例,假若一个人把卖力和热心混淆,而把这两种情景都判定为“热心”的表现,那么其后的“迁移”以及“概括”也将出现错误。

适应过程偏差是同化与顺应过程产生的偏差。当一个词语被情景同化,也就意味着扩大了这个词语的外延。Ausube 认为[15],只有当新信息与旧有的信息建立起更多的联系时,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取这个信息,这正是新图式形成的关键。而当这种联系出现错误时,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应该注意的是,对这个词汇起作用的并不只是动作本身,而是整个情景。如果将当时的情景解构,则必定会流于片面。

例如评价一个人是热心的,从词义来说,亦即“有兴趣,或者肯尽力”。其含义总在某一个范围。但是,实际情况是,如果被评价为热心的人,也总带有某些其他的特质(如“和善”),那么评价者就会倾向于在这二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甚至产生一种“词义互融”的现象,即把一部分“和善”特有的含义带入到“热心”的词义里边去。这样就有可能会出现两个认知的偏差:当一个情景所体现出来的某特质本应被归于“和善”评价,由于它总是与“热心”一起出现,这时评价者就有可能想当然地也把它归于“热心”评价里边去;或者,当一个情景所体现出来的某个人的特质本身满足“热心”评价的条件,但它却“反常”地并不与“和善”评价相关,这时,评价者就容易对其产生忽视,而不将其同化入“热心”评价之中。这就产生了一种同化过程的偏差。

当一个情景被词汇顺应,也就相当于改变了词汇的内涵。比如尊称男士为先生,这里“先生”这个词汇的图式里只有男性这个性别属性。但是,某些情况下,一个女士也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比如“杨绛先生”。这时,先生这个词语的图式的性别属性被取消了,“先生”这个评价词汇就发生了顺应。这种顺应过程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理客中”(理性、客观、中立),本是一个褒义词,随着网络上的滥用,却渐渐变成了贬义,如果认知图式接受这种顺应,那么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就可能发生偏差,从而造成误会。

2.评价理解阶段

评价理解阶段指的是在对同一个对象进行描述时,评价者对他人的评价的理解阶段。在此阶段发生的偏差称之为评价比较偏差。评价比较偏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词义的多重性带来的偏差。一个词语往往不止一个含义,如果在信息交流不足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词义理解上的“交错”。比如同样是评价“热心”的两个人,其评价的内涵却可能是不同的。如一人偏向于热心的“有兴趣”的含义,而另一人则偏向于“肯尽力”的含义,那么,虽然他们都说某人是“热心”的,他们也都认为对方理解自己的观点,但实际上两人说的却不是一回事,这就造成了一种评价偏差。

另一类是评价者自身认知局限性带来的偏差。例如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可能敢于一个人走夜路便是一种“勇敢”了;而对于一个战士来说,可能唯有上战场杀敌才算得上“勇敢”。那么,后者就有可能不会认同前者对勇敢的外延定义。这时,由于二者自身认知的局限,他们对同一个人评价的判断就可能产生偏差。

此外,还有因为情景因素、身体因素、情绪因素等带来的认知偏差[16、17],但这些偏差都具有个体性,更适合于个案分析;而形近字、多音字等带来的偏差[18、19],则非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方面,这里不作赘述。

二、评价性词汇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

纵观上述分析,可以从中窥探评价性词汇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

(一)词义和记忆本身的模糊性

从评价形成阶段来说,词义和记忆本身的模糊性是认知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词义的存储和提取都需要记忆的参与,而记忆本身便是模糊的。词义的理解,归根到底是对相关情景的感受,词汇的形成则是对这种感受的高度概括并在表象中概念化。但是,人对情景的感知不可能是完全的,也不可能仅仅提取情景中的某一方面而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所以,在人脑记忆的那一刻对词汇的词义理解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原初建立起来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这二者不断的叠加效应,就使得这种认知偏差更为突出。当人们在对某个词汇进行感知时,往往是由思维的第一系统,即直觉系统完成的,直觉系统的特征表现为快速、自动和内隐;而当人们进行深入的理解,或者将其与某人联系起来时,则需要动用思维的第二系统,即意志系统,意志系统的特征表现为缓慢、逻辑和外显[20]。例如在看到“直率”这个词时,首先得到的是这个词给自己的直观感受,从而调动内隐记忆回忆起这个词的直觉含义,这主要是第一系统在起作用;而当我们试图对这个词进行定义解释或用来评价他人时,第二系统就会被激活,之前与该词有关的部分情景记忆也会被提取并用于词与词义的匹配。显然,这两个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认知的偏差,而词义和记忆本身的模糊性便是其中的主要原因[21]。

另外,评价性词汇过于抽象或涵盖的范围过大,也使其定义模糊,从而造成人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在评价的形成阶段发生的,如过度的同化和不当的顺应。如“好人”等评价性词汇则因其外延过大,使得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能在某种程度和角度上被评价为“好人”,这种广泛性也是造成认知偏差的原因。还有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会认为那些容易被联想到的事物会更为经常地发生,Daniel 将其称为“易得性偏差”[22]。显然,这也是由于记忆的模糊性造成的。

(二)评价者之间的认知不对称性

从评价理解阶段来说,评价者之间的认知不对称性是认知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进行评价比较时,评价者之间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对特定词语的认知程度和对特定情景的理解程度等不同,都会造成评价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认知偏差。比如,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南方人可能听不懂“二愣子”的准确含义,从而造成认知偏差;又如,由于受教育程度或语言习惯的差异,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评价词汇可能会出现误解,如“你真是个好人”这句话可能是反讽,如果接收者没意识到其中的隐喻,就会对“好人”的含义出现认知偏差。内隐人格观也会对认知评价产生影响。

Dweck 认为,人们会运用少数已知的信息来判断他人具有哪些特点[23]。如果一个人有一些美好的特质,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他同时也具有其他的好的特质。在Thorndike、Murphy 等人关于光环效应的各自研究中也分别证实了这个理论[24、25]。

同时,评价者之间的相互认知也会影响评价认知的准确性。当一方对另一方有正向认知时,就可能会出现“爱屋及乌”的认知偏差,如果评价者之间关系不好,则会反过来产生抵触情绪,忽视甚至否定对方的判断和评价。当有新的评价者参与进来时,这种偏差就会发生扩散,从而造成认知偏差的“蝴蝶效应”。

(三)情景和评价性词汇本质上的不同

从根本上来说,情景和评价性词汇本质的不同是认知偏差产生的本质原因。无论是在评价形成阶段的情景,还是在评价理解阶段的情景,都是由多个实在有机地联结、并且化合式地交互在一起的整体。换言之,它是具体可感、不可解构的。而当我们要用评价性词汇来将其概括时,所做的工作却是抽象化、解构化。由此,评价性词汇的偏差,以及随后的认知偏差,便成了一种隐性的必然。这是词汇本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心理学所能做的,便是在充分认识到这种必然性之后,在显性的层面上进行修正。对上述几个显性层面的改进,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同时,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认知偏差的存在不一定就是一种“错误”,有些认知偏差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使人们能在短时间内对某人做出大致的判断,只要偏差不致太大,就能在不影响决策结果的前提下节省时间和精力[26]。

三、讨论

人脑对一个群体或个人做出概括性评价的初衷是简化认知,寻求规律[27]。所以,心理学要做的是把这种认知偏差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度”上,既要保证普适性,也要追求准确度。那么,我们如何尽量避免关于评价性词汇的认知偏差呢?

(一)使用更为精确的评价

首先,应该尽量不用过于宽泛的词汇评价。如“好人”就缺乏明确的定义。其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如用“乐于助人”(待人)、“大公无私”(处事)来取代单薄的“好人”评价,可以使评价定位更为清晰具体。最后,通过事例补充评价。如他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乐于助人”这个特点。对具体情景的构造和分析,可以让双方对被评价者有一个更为准确而完整的认知。

(二)足够的沟通

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评价者的话语都是不明智的。这时,足够的沟通是消除歧义和刻板印象的有效措施[28]。

(三)兼听则明

当可看的信息足够丰富时,将各种信息联系起来,澄清模糊的地方,质疑评判矛盾的观点,可以修正偏激或错误的认知。

(四)考虑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习惯和思想都不尽相同,只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以人为本,才不会在评价时产生极端的认知。当然,即便如此,也仍有可能出现认知偏差。如第三点,当信息量过大而又难以辨别时,有可能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境,这对接收者的审辨能力是一个挑战。总而言之,当前学界对认知偏差的认知和应对措施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后来者补充改善。

评价性词汇的这种认知偏差现象对心理学的测量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启发。例如,在选取被试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觉得“随机取样”便能做到“被试无差别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被试的个体间和群体间的差异,而且往往这种差异是隐性的,是难以发觉的。对于这种被试间偏差是否能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忽略,我们至少应该持谨慎态度。再者,在心理学统计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保证操作上正确的前提下,大量对某种现象的测量统计,得出的结论却并不一致[29]。这说明,心理学现在极为倚重的心理测量和统计方法,仍需针对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的研究延展新的技术。

[1] WILKE A.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Second Edition)[M. Academic Press,2012,Second Edition,531-535.

[2] JENNY Y,JONG S L ,SINEM T,et al. Modifying Interpretation in a Clinically Depressed Sample Using '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Errors':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2014,38(2):146-159.

[3] WIERS R W,GLADWIN T E,HOFMANN W,et al.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 and cognitive control training in addiction and related psychopathology:mechanisms,clinical perspectives and ways forward[J].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3,1(2):192-212.

[4] 张积家,陈新葵.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5,37(4):434-441.

[5] 李富军,杨春鹏,吕世瑜,等. 认知偏差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青岛大学学报,2006,19(4):90-96.

[6] 张恩涛. 词汇理解中内隐空间表征激活的认知机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7] [瑞]皮亚杰. 儿童心理学(第1 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2 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9] 黄立清. 社会认知图式理论评介[J].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119-119.

[10] CONWAY M A,GARDINER J M,PERFECT T J,et al.Changes in memory awareness during learning: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by psychology undergraduat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7,126(4):393-413.

[11] BEM D J. Self-Perception Theory 1[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72:1-62.

[12] 刘湍丽. 再认与自由回忆任务中的部分线索效应:机制和影响因素[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13] LEVOI E M. Elements of Episodic Memory. E. Tulv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83.

[14] 刘小英.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及教育启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9(2):25-27.

[15] DAVID AUSUBEL . 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M]. 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68.

[16] RANGANATH C,COHEN M X,BROZINSKY C J.Working memory maintenance contributes to long-term memory formation:neural and behavioral evidence[J].J Cogn Neurosci,2005,17(7):994-1010.

[17] 周晓林,柏晓利,舒 华,等. 非语义性命名障碍——一个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个案研究[J].心理科学,1999,22(4):289-292.

[18] 李 涛,冯 菲. 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J].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2):2196-2203.

[19] 汪梓叶. 同形词词义理解偏差现象研究[J].语文学刊,2015,(1):45-46.

[20] 温 廼,汪 静,王建锋. 人类决策的思维系统和判断偏差[J].东方论坛,2014,(3):5-8.

[21] WHITNEY C,JEFFERIES E,KIRCHER T. Heterogeneity of the Left Temporal Lobe in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and Control:Priming Multiple versus Single Meanings of Ambiguous Words[J]. Cerebral Cortex,2011,21(4):831-844.

[22] KAHNEMAN DANIEL,AMOS TVERSKY. 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3,80:237-251.

[23] DWECK C,CHIU C,HONG Y. Implicit Theories and Their Role in Judgments and Reactions:A Word From Two Perspectives[J]. Psychological Inqui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sychological Theory,1995,6(4):267-285.

[24] THORNDIKE E L. A constanterror in psychological rating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20,4(1):25-29.

[25] MURPHY K R,JAKO R A,ANHALT R L.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halo error:A cri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3,78(2):218(2):218-225.

[26] MARTIE G. HASELTON,DANIEL NETTLE. The Paranoid Optimist:An Integrative Evolutionary Model of Cognitive Biase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6,10(1):47-47.

[27] 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1):42-47.

[28] 翟成蹊,李岩梅,李 纾. 沟通与刻板印象的维持、变化和抑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3):487-495.

[29] 陈本友,黄希庭. 从元分析看传统心理统计的局限性[J]. 心理学探新,2005,25(2):61-64.

猜你喜欢
评价性评价者模糊性
模糊性程度和模糊性厌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俄语反语理解的核心机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分析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