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提供:王绵(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从基础-餐时胰岛素到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的转换体会
病例提供:王绵(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患者男性,69岁
主诉
多尿、口干、多饮、体重下降19年,全身乏力2天。
现病史
患者于19年前无诱因出现多尿、口干、多饮,伴多食、易饥及体重下降,当地查尿糖4+,未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按“糖尿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治疗,症状好转,此时空腹血糖12.0~16.0mmol/L,餐后血糖20.0mmol/L左右。患者5年前出现手足发凉、双足麻木及针刺感,双眼视物模糊,双耳听力下降,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目前胰岛素用量为诺和灵R早10U 晚15U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诺和灵N 18U 22:00皮下注射,空腹血糖控制在16.0~20.0mmol/L,餐后血糖18.0~28.0mmol/L。患者近2天乏力症状明显,收住院。
既往史
3年前诊断双眼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
家族史
妹妹患有糖尿病。
个人史
吸烟史20年,10支/天,19年前戒烟;饮酒史20年,白酒50ml/天,已戒19年。
体格检查
体温36.3℃,脉博86次/分,血压126/70mmHg,体重61kg,体重指数21.9kg/m2,心、肺、腹、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实验室检查
入院随机血糖25.2mmol/L,HbA1c 14.1%,尿酮体(+),尿蛋白3+,尿糖3+,血酮1.1mmol/ L,ALT 7 U/L,AST 13U/L,ALB 31.4g/L,前白蛋白0.15g/L,UREA 8.43mmol/L,CREA 89.8μmol/L,TC 4.89mmol/L,TG 1.7mmol/L,LDL-C 3.75mmol/L,HDL-C 0.94mmol/L,血钠138.8mmol/L,血钾4.91mmol/L,血氯102.9mmol/ L,血钙2.1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5.2mmol/L。
诊断
1.2 型糖尿病
酮症
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肾病Ⅳ期
视网膜病变2.双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
病例特点
● 老年糖尿病患者,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住院,同时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大血管和微血管),尤以微血管并发症更明显。
● 糖尿病病程长达19年,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应用口服药和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均不佳,出现酮症。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静脉补液、小剂量胰岛素输注降糖消酮治疗,期间监测血糖、血酮,住院治疗第二天酮体转阴,改为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强化降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入院5天后,门冬胰岛素早12U、午10U、晚10U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20U睡前皮下注射,空腹血糖波动于6.7~9.7mmol/L, 餐后血糖波动于6.8~10.5mmol/L。两周后院外调整为门冬胰岛早6U、午5U、晚5U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5U睡前皮下注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较理想。将胰岛素方案换为门冬胰岛素50每日两次注射,早15U晚15U餐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门冬胰岛素50剂量,见表1。
表1 血糖监测结果及胰岛素用量调整
治疗心得
该患者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通过静脉输注胰岛素迅速解除糖尿病酮症的应激状态后,采用了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控制血糖,随着高糖毒性解除,患者应用的胰岛素剂量逐渐减少,由最初的52U/d逐渐减量至最终的24U/d,剂量减少了28U/d。出院两周后,考虑到胰岛素用量已明显减少,将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简化为门冬胰岛素50每日两次注射,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便于长期维持治疗。在刚换用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时,患者夜间血糖最低达3.9mmol/L,考虑与高糖毒性解除后,胰岛功能有所恢复有关,下调胰岛素剂量后低血糖消失。这提示我们,对于这类患者,在胰岛素需求量达到平稳之前,必须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用量。
总之,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对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老年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很少出现午餐血糖的升高,全天血糖控制较平稳,血糖波动性小,低血糖风险低,剂量调整简单,患者依从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