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婷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一幼儿园 内蒙巴彦淖尔 015400)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张 婷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一幼儿园 内蒙巴彦淖尔 015400)
1.教师专业态度
专业态度,亦称事业心,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工作的积极性和某种程度的专业动机能否继续等问题。它是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等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情感等,直接关系着教师的去留和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主要包括:职业意识与信念,对儿童的爱,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它体现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和本职工作的努力程度,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动力,也是促进教师其他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根本保证,“在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
2.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师研究中开始较早的一个研究领域。在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推舒尔曼所建构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和其他课程知识等七类),斯滕伯格(steinberg)提出的教师专业知识机构(包括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实践知识等三类)以及申继亮、辛涛等人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等三类)。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中小学校,以中小学教师为适用对象,但与中小学教育不同,幼儿需要学习的知识是粗浅的,对幼儿的教育强调生活性、整合性而非学科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二是幼儿心理、生理、教育知识等。前者是教师向幼儿传递基本知识的基础;后者是幼儿保育、教育工作中所需要广泛知识的基础。
3.教师专业能力
教育能力是一切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中的组织与监控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教育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相对于教育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性,故研究中将其作为与教育能力平行的能力单独列出。另外,教育科研素养是现代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成为研究者。本研究从教育能力(包括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评价能力)、教育监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
1.有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陈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3.要有爱心和童心
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4.要有较强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学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5.要相应的业务能力
比如音乐、美术、手工、游戏编导等。在工作实践中,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跟上时代的变化。
1.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幼儿教师职业之所以缺乏吸引力、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在职教师流失与离职倾向严重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差与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不无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使教师具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动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是必然选择。
2.加强教师在职培训
参加进修与培训是在职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教师的基本权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幼儿教育师资现状的调研,深入了解教师的现有业务水平和培训需要,从当地幼儿教师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科学的培训课程内容。
3.以教研促进教师文化建设,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文化体现着教师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哈格里夫斯的四种类型的教师文化中,最为理想的是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在这种文化下,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上的失败和不确定性不再采取防卫性态度,而是相互援助,共同面对和接受问题,相互进行讨论,这其实就是教育科研,只是这种行为己经有机融入了教师的职业生活,变成了教师们自然而然的举动。
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从看护、养育转向对专业性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追求;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教师成了影响他们成长的重要因素;时代在发展,幼儿教育需要改革。这些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根本则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