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心理状态调适及“诊疗”措施研究

2015-03-01 13:30:18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新街第三小学311217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3期
关键词:诊疗小伟心理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新街第三小学(311217) 王 丽

一、问题聚焦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难管理的一年,因为教师和家长难以掌握六年级学生的心理与把握他们的情绪。而且,六年级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显露出他们青春期的烦恼、网瘾、叛逆、冲动等问题。

【案例】

家长1:孩子五年级时还挺省心,对父母的话也能听进去,可到了六年级就开始越来越让人劳神了,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

家长2:我的孩子到了六年级跟换了个人似的,你说一句,他顶三句……

家长3:我的儿子今年读六年级,最近情绪总不好,一说他,他就嫌烦,不说又不行,该怎么办呢?

……

这些反映的都是六年级学生的一些叛逆现象。反抗、冲动是具有代表性的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的代名词,除此之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很多问题都困扰着他们。虽然六年级学生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在学段上他们仍然属于小学阶段,导致这种年龄段上的差异往往被学段上的一致性所掩盖,致使他们心理和生理上发生的本质变化没能得到教师与家长的足够重视,教育方式也没有跟上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而部分教师对这类学生思想上歧视,感情上厌恶,态度上粗暴,方法上随意,导致教育行为与受教育者接受方式之间出现不协调,使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许多异常表现,甚至出现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明显或不明显、有意或无意的对立与冲突。

六年级学生种种躁动不安的迹象表明,心理状态失衡已经不是一个个体问题,而是一种群体现象,这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二、调适“诊疗”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孩子在思想观念、感情、感觉、快乐、不安、忧愁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教师应当认清并熟悉自己学生的这个精神世界。”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诊断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症结所在,从而开出有效的“处方”,使学生“药”到“病”除。

(一)群体性调适

1.以教师人格魅力育人

(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实验证明,教师的个性、能力及教学风格等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极大。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所授科目受到学生欢迎。同时,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友善、正直民主、敬业爱生的教师形象,如此学生才会“亲其师”,然后“信其道”。

(2)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教师应放下架子,热情诚恳地与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学生对话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学会从心理角度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发现这些问题大多是学生暂时性的心理失衡所致,尚未发展成思想品质上的问题。如果教师不问缘由就粗暴地批评责骂,必然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逆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按心理分析、沟通疏导、行为指导三个步骤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以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以特色心理课程育人

近年来,心理健康活动课已经深得学生之心。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围绕他们在成长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心理倾向,或一些有代表性的偶发事件,有目的、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如在学生刚升上六年级时,我开展以“________,12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感叹词或其他词语,表达自己迈进12岁的心情,以及成为六年级学生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与过去的不同之处,与同学交流成长带来的喜悦和烦恼,共同讨论解决烦恼的方法。针对六年级学生情绪多变、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等问题,我开展“情绪调节和行为自控”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情绪与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的关系,认识加强行为自控能力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转移、倾诉、暗示、宣泄等方式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用暗示控制、强化控制、目标控制等方法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当学生对“性”问题感到好奇、困惑时,我举办青春期知识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并对男女生之间的交往进行指导。即将毕业时,针对学生对中学生活的困惑,我请一些往届毕业生与他们一起进行中学生活畅想,使他们消除疑虑,明确自己应做些什么准备。此外,我还加强对学生人际沟通技巧和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消除矛盾、如何赞美别人、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等,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得到提高。

3.创设和谐的班级文化

(1)创建“雏鹰”小队。

创建“雏鹰”小队是让学生动起来,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活动。从小队的建立和队名、队歌的确定,到规章的制定、队内的分工和活动的安排等,都充分遵循了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原则,使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学生在小队中容易找到归属感,他们在一展所长的同时,学会了怎样与他人交往、合作。

(2)参与班级管理。

我组织学生对班级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采用班干竞选的方式,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推行班务承包制,由学生对班级卫生、学习、纪律、文体活动、教学设备等进行承包管理。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管理、施展才干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开展队间竞赛。

我引导各“雏鹰”小队在文明、纪律、学习、锻炼、团结等方面展开竞赛,由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干、学生代表组成评委团,每周根据各小队的表现进行量化评分,每月评选出优胜小队和进步小队。队间竞赛,不仅有利于培养小队的集体精神,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4)组织社团活动。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园语文节、数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等活动;积极动员学生参加电脑、绘画、音乐、体育、科技等社团活动,并在班内举行象棋、篮球等体育比赛,以及绘画、科技小制作展等活动;由学生自行设计和主持班、队活动,出版队报、墙报,为他们的兴趣特长提供施展的空间。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使健康正当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和强化。

(二)个体性“诊疗”

1.巧抓契机,动之以情,适时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方可能实现。”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与学生进行适时的教育谈话,层层递进,使学生从中得到鼓励,受到启发。

【案例】

小伟,六年级学生,贪玩,学习不认真,爱撒谎,爱搞破坏。在与小伟的几次谈话中,我明显感觉到标签效应在他身上的作用:因为被贴上了“调皮捣蛋”的标签,他才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师:刚才老师要你说说自己调皮在哪些方面,你能将事实告诉老师,并不像别人评价的那样爱撒谎狡辩,这说明你是个诚实并敢于承认自己缺点的好孩子。

(听了这话,小伟低下了头,这说明我已经成功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线,于是我决定乘胜追击)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养成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好学的习惯。你对自己有信心吗?

(小伟微微点了点头,腼腆地笑了。我猜测此刻小伟可能认为我的夸奖不是真诚的,只是为了说服他认真学习而已,所以我必须继续努力,让他意识到我的赞扬是发自内心的)

师:你知道吗,虽然你妈妈平时总是抱怨你调皮捣蛋,但其实在她心里面,你更多的是个孝顺、很会体贴人的好孩子。你妈妈经常对别人说,你在她生病没有胃口的时候会熬粥给她吃;她忙的时候,你会帮她打扫卫生;吃饭的时候,你会往她碗里面夹菜,要她多吃一点……(我在家访时听他妈妈说过这些事情)

(小伟此刻眼眶里已经有泪水在打转了,我知道自己已经唤醒了他内心中的超我力量。于是,我趁机提出了自己对他的希望和建议)

师:从这些生活细节中可以看出你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但是你现在因为贪玩把学业落下了。你妈妈之所以严厉地批评你,是因为她期望你做个上进的好孩子。我也希望你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好吗?

小伟:嗯。

(小伟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他这次点头是发自内心的。从这以后,他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学期结束时,他的成绩已经从原来的倒数进步到中等水平了)

……

这次谈话成功的原因,在于我抓住了谈话契机,巧妙地运用标签效应的积极作用,动之以情,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奖子一功远胜过数子十过”,正面的肯定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却有神奇的力量,就像一盏指路灯,能给迷路的孩子指引方向。行为的转变是需要感化的,教师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时应该采取“导”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用批评去“堵”。作为一名教师、一个教育教学的执行者,若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巧抓每一次谈话的契机,讲究谈话的艺术。

2.巧用智慧,战略让步,实施引导

教育成效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一定要带着智慧的头脑去工作,平等看待学生,而不是把他们看做管教的对象。同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对自己的喜欢和信任,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观点,理解老师的态度。

【案例】

在六年级入学不久的家长会上,我了解到班级里有些学生回家后沉溺于网络,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得到制止和纠正,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精力和健康,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时间和成绩。对六年级学生而言,每天上网半个小时左右是比较合适的。于是,我在班会课上和学生讨论网络的利与弊。如果这个时候教师硬性要求学生每天回去只上半个小时的网,他们肯定难以接受,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全盘否定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这样就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因此,我换了种方式说:“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网络有这么多的坏处,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起,坚决与网络告别。同学们,你们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吗?”话一讲完,教室里一片喧哗,我默默地看着他们。几分钟后,我接着说:“你们同意吗?有什么想法可以站起来讲。”学生中有几个大胆的陆陆续续站了起来,“老师,你不是说上网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吗?现在怎么不赞成我们上网了呢?”“上网也是我们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上网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国内外新闻呢!”……在学生讲完后,我说出了自己最终的想法:“同学们讲得很有道理,老师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我尊重你们的意见。那么,大家每天只上半个小时左右的网,放松心情,了解新闻时事,但不沉迷于其中,大家觉得怎么样?”话刚讲完,学生便欢呼雀跃,庆祝他们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成果。后来得到的反馈信息证明了我的策略是成功的,这就是奇妙的“拆屋效应”。这种用提出高要求来制造退让余地的方法,可以用来实现达到较低要求的目的。因为当学生觉得老师已经做了让步时,他们的自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比较乐于接受较低的要求。

巧妙让步,这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在不经意间显现出别样的匠心。

3.巧评周记,晓之以理,束之以规

周记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批改周记相当辛苦,但只要有益于学生成长,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利用周记进行书面谈话有着特殊的效果,因此教师既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周记给老师写一封信,或倾诉心中的秘密,或发泄心中的不快,然后在评语中给学生送去安慰和鼓励,也可以引导学生把情感困惑甚至痛苦写在周记本上。对于学生在周记中提及的困惑,班主任应及时通过批语进行疏导。书面点评能使教师理智地斟酌语句,掌握教育的分寸,这样既可以避免面谈时的冲动和急躁,又可以作为面谈的补充和修正。特别是当面难以说出的话语,借助周记评语表达出来会更加自然,这是青春期的教育所需要的。另外,借力评语,还能给学生留下可以反复体味的人生哲理,供他们思考、记忆。

4.巧借QQ,坦诚相待,有效干预

随着网络的普及,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QQ。许多学生不愿意找父母和老师谈自己的情感困惑,却会在自己的QQ空间里洋洋洒洒,诉说自己的困惑。当然,如果学生足够信任作为教师的你,他们自然会把QQ号码告诉你。我通过一定的手段,知道了一部分学生的QQ号码,并悄悄地“潜”入他们的QQ空间,去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情绪,以及面临的困难。如果遇到需要开导的学生,我会用网名与他们进行网络交流,以此来疏导他们的情感困惑,引导他们用理智战胜困难。

实践证明,爱需要疏导,教育要有艺术。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诚投入,便没有受教育者的真诚回报。教师如春风化雨般给学生尊重的呵护,给学生自信的传递,让学生真正地受到心灵深处的感化和触动,这才是师爱对教育的诠释。

三、反思感悟

1.从“四有”到“四巧”

经过研究和探索,我觉得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只有思想上从歧视到不歧视,感情上从厌恶到不厌恶,态度上从粗暴到不粗暴,方法上从随意到不随意,献出我们的爱心,发挥我们的智慧,发扬我们的品格,发掘我们的潜能,才能真正收获“诊疗式”的教育效果。

2.从“他管”到“自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经过将近一个学年的调适“诊疗”教育,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学生尝试着自己组织和主持班会、自己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自己立“法”并依“法”办事、客观地评价人和事、协调班级内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提高了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班集体荣誉感,形成了为达成班级目标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3.从“平面”到“立体”

目前,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这并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它还是一个家庭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要想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光靠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多方协作,建立起一个多维的、立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4.从“有痕”到“无痕”

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研究,是一项要求耐心细致而又持久的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契机,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才能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要我们把一颗真诚的心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全心投入,全力奉献,就一定能把学生身上的“病”治好,灿烂的笑容也一定会在六年级花季少年少女的脸上盛情绽放!

猜你喜欢
诊疗小伟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江苏教育(2020年88期)2020-01-03 08:23:4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新进展
上海医药(2016年24期)2016-12-29 00:00:00
牛有机磷中毒的诊疗与防治
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小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6-08 08:57:25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