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通 张予南 陈永兵
(1.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文山663000;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中学校园审美文化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索
——基于教育社会学和具身认知理论的双重视角
李晓通1张予南2陈永兵1
(1.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文山663000;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体育与健康教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各有侧重,学校在重视体育的同时更应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教育更注重“心态教育”。在目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为促进中学健康教育的科学开展,学校应尽可能将健康的校园审美文化融入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去,结合教育社会学和具身认知理论将学生健康认知意识提升到审美的高度,树立学生健康的审美理想,彰显校园审美文化的健康促进功能。并建立认知、技能、习惯和审美四位一体且循序渐进的中学健康课程体系,逐步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谨防学生健康失调,保障学生社会化进程的科学推进。
校园审美文化;中学健康教育;审美理想;具身认知;学校体育
随着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众多的教育科研成果为开展顺应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为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提供可能,但并没彻底改变中学教育片面追求“成功”而忽视学生的“幸福”的状况,中学生青春期的健康问题仍广泛存在。在中学教育中,健康教育常和学校体育一道被称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事实上,体育主要侧重于“体质”教育,而健康教育则更倾向于“心态文化”教育,体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也为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学校体育的学科地位足以说明,学校体育在完成最基本的体质培养方面尚需加强,更难以完成健康教育的使命,中学健康教育的缺失更加明显,亟待开辟新路。
曾繁仁在教育部重大课题研究中认为,人应该审美地生存,审美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将后代培育成审美的一代新人[1],中学生审美意识的觉醒也需要学校对其进行审美引导。党的十八大在论述教育目标时也强调必须显著提高人才的健康素质和艺术修养,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已是必然趋势,二者可在认知领域实现很好的统一,都具有明显的心理文化属性。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和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发端于身体,身体和神经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在中学教育积极进行科学化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采用逻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求出发,多维分析中学校园审美文化与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符合我国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也能为中学校园审美文化繁荣进步及健康教育的课程科学设置提供理论参考。
审美与健康都是学生素质及能力结构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许多相通而且应该协同的地方,应共同构成学生人文通识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系的和谐统一体,所以,可结合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二者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1.立足学生自身,探索课程体系的结构特性
审美文化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从文化视角考察审美与艺术的一个总体概念,它是一种十分活跃的文化元素,像一种渗透在众多领域中的黏合剂,将林林总总的生活内容粘合起来,使这些原本彼此分割的领域之间实现跨越、交流、沟通、综合。[2-3]由此可以认为,校园审美文化在广义文化概念体系下应是一种健康的文化形态,除具有物质、制度、行为属性外,更侧重于心态层面,在多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及自学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在心态层面上校园审美文化更注重价值、审美、思维方式方面的人生修为,心态文化决定了校园审美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发展趋向,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文化的深层结构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但不可否认,校园审美文化并非总是健康的,也极易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造成学生的审美异化甚至畸形,这就要求必须认识、把握和优化校园审美文化的深层结构,以此为基础净化和发展校园审美文化。若在教育中引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就不难发现,参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便成了可能,也可减少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别,易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健康教育通常可认为是指通过多种手段系统性地传播健康知识,促使人们自觉遵循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疾病并规避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促进自我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和谐健康,并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文化活动。其目标主要靠政治、体育课、班会和共青团活动等来实现,具有广域、联合和活动课程特征,“心态”文化的塑造依然是这一文化活动结构体系的核心部分。如今,各地中学对健康教育日益重视,其内容涉及多学科的多方面内容,已形成一定的内容和结构体系,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尝试结合校园文化进行常态化、趣味化、专题化、艺术化开展,教学中注重目标创优、内容创意、情境创设和方法创新。从学校教育的宏观视角来看,长期以来在智育至上的中学教育阶段,我国多数中学没有专设的审美和健康教育课程,但健康教育却作为一种审美的存在贯穿于整个中学教育的全过程。事实上,无论是审美还是健康教育都离不开人的认知参与,人是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中的核心构件和关键支点,在具身认知的理论视域下我们可以认为,校园审美文化和健康教育课程在人身上实现高度统一,整个课程结构围绕人的需求展开。
2.分析文化功能,认识资源整合的价值取向
中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在不同的家庭与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不同的个性和价值取向,这种分歧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日渐明显。中学校园审美文化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产生深刻影响,可作为传递教育正能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从文化的功能分析,校园审美文化侧重于对人的审美教育,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人的艺术素养、道德、社会适应、心理品质的提升,在人的成长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动力作用。从更宏观的视野不难发现,审美与人的健康素养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同质性。依具身认知理论可以认为,二者都是起于人及人的教育,审美和健康都没能脱离人的身体,所以,应以人的健康发展为基础,审美教育目标和健康教育也有诸多一致的地方,健康和审美构筑了二者共同的价值取向,即着眼人的生命历程对健康、审美、崇高、幸福、和谐的不懈追求,最终走向优雅生存。
健康教育涉及人的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必然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资源整合和教师健康价值取向问题。在健康教育方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单元”的拟定方面很重视学生的健康理想、决心和信心的培养,对健康教育思想充分内化;[4]英国中学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促使他们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应对未来成人世界的各种挑战,教育主题也尽可能包含生命整体和全部的生活历程,其内容涵盖社会、人生、健康三方面内容。[5]常规而论,中学健康教育应教会学生一定的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青春期心理调控技能等,不断提升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判断、分析及调控能力。但很多学校在教育“锦标”思想的影响下,并没有重视健康教育的价值,健康教育课程被严重压缩,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健康教育也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此,中学健康教育应在学时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结合具身认知原理,一切从学生自身的健康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艺术化地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使之协调配合,相得益彰,并尝试将校园审美文化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参照。使之成为健康教育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健康教育的各项目标。
通过对校园审美文化和健康教育进行宏观的“结构”与“功能”的文化分析不难发现,二者都具备明显的“心态”文化属性。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视野来看,心理健康是健康教育的核心构件,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促进道德、社会适应和身体健康,达到审美的境界即健康的更高层次。结合教育社会学的观点可以认为,健康和以健康标准评价的审美能加快人的社会化进程,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促进整个集体共同进步。
中学校园审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基本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品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所以立足素质教育的多维视角审视校园审美文化的健康教育功能是比较科学和客观的。
1.倡导活力美,强化运动技能学习,促进健康教育的深度改革
无数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也间接保障了青少年身心协调发展,焕发青春活力,所以,在学生的健康问题上健康教育仍需与学校体育一道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就课程特点而言,中学体育更侧重于运动技能的教学,肩负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任务,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中学健康教育应表现出更明显的广域性和融合性特征,既要依据学生的青春期发育身心特征以身心健康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积极建立和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并突出其科学性、系统性和知识性,在促进学生社会和道德适应方面具有某些社会科学的显著特征。因此,应尽早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对他们健康认知水平提升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在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环境中健康教育和学校体育应该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应参照学校体育的实际,选择自身的侧重点,教会学生结合具身认知原理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简单诊断。
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白对动作认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焕发青春活力的求美历程,活力源于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境,也是青春期最美的气质。有观点认为,人的审美形象具有“生成性”特征,审美教育应基于感性,应以“人的形象”为逻辑起点。[6]当学生认识到活力之美成为行为美、气质美、服饰美等基础的时候,对美的向往会促使他们自觉去学习健康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升健康水平,积聚心理正能量,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精彩生活。这种行为的本身也必将促进其认知的发展,这是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从这点来看,中学校园审美文化也可认为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校园时尚文化,将伴随学生度过最美的青春年华,教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怎样悦纳自己,并不断提升身心健康素质。因此,在科学运动健身理论的指导下以活力美为主要目标并注重细节的动作技能学习应是目前中学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健康教育和学校体育学科地位的必要措施。
2.讴歌德性美,强化学生责任意识,拓展健康教育的理论视域
在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中,道德教育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但却很少拓展到健康教育领域。健康不仅是体现在身体素质上,还体现在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健康的基本概念早已表明了这一点。而道德健康则可认为是建立在一定心理健康基础之上的审美的延伸,也是一种主要体现在德育方面的道德责任。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校园审美文化也是一种能带给学生无限幸福和希望的德性文化,处处洋溢着健康和道德之美,丰富了学生的审美和道德理想,也不断唤醒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有研究认为,道德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自由为基础,重视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并强化主观责任的道德责任教育。[7]道德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强化道德责任的本质就是一种道德健康认知,能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刻的道德思考,这也应是中学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之一。
近年来中学生在心理亚健康、青春期叛逆和道德犯罪等方面问题频出,学校通常是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却很少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着手系统地解决问题。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具身情绪伴随认知的全过程,而具身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人修养。所以,中学健康教育应积极走出传统教育的视野,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和道德健康教育,进而强化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促进其道德健康。在此基础上我们甚至可以大胆认为,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认识态度反映了他们的道德素养,漠视自身健康的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较高的道德健康素养是防止青春期犯罪和心理叛逆,也是未来自觉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应认真培养。所以,在中学教育阶段就应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健康身心的道德价值,促使他们自觉强化道德底线和健康意识,抵御不良文化干扰,积极选择道德顺境,体悟道德生活的崇高与幸福。
3.弘扬创意美,强化综合认知能力,倡导学生的整体健康观念
健康是建立在一定的综合认知能力基础上的习惯、态度、智力和情感等因素的能动体现,是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要素共同构成的学生健康素质的整体,处处洋溢着生活之美,不应有所偏废,尤其要重视心理健康。青春期的身心健康离不开美育的呵护与滋养,审美教育应满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时代要求。[8]学校应在整体健康观基础上强化对学生认知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所以,中学健康教育在课程建设中应更强化知识性,重视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创造能力。
如果没有认知的生活化、艺术化、科学化、广域化和程序化,学生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健康与心理调适知识就无从习得,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也很难参与,校园审美文化元素也就更不可能多角度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健康教育就不能形成合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健康意识就很难提升,中学健康教育的长效作用也将无从体现。所以,校园审美文化也可认为是一种倡导协作、鼓励互助的创意文化,教会学生在诗意生活中创造和谐之美。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的创意行为也将进一步强化他们积极的认知态度,引领他们积极健康地生活,实现审美与健康的和谐发展。事实上,高超的健康认知水平也是一种唯美的人生智慧,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懂得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选择适宜的生活方式。也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对生命、生活和生存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科学集聚与释放心理能量,并尝试追求审美的道德存在,所以中学健康教育也应传扬一种生活的创意之美。
我们无法否认,学生的健康具有明显的层次之别,高水平的健康首先应体现在身体和心理上,在生活中肯定有其稳定的审美和道德原则,也必然有自己获得幸福的便捷路径。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可以认为,学生健康的获得需要具备一些相对稳定的思维和认知模式,这种模式相对学生本身具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是一种重要力量,体现在德智体等的多个层面,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的社会心理的及早形成。
中学校园审美文化对健康教育科学开展的促进机制就是通过校园审美文化的融入促进健康教育各方面积极因素的有机结合,使健康教育和校园审美文化审美融合共进。力争实现健康教育过程的科学化、艺术化和审美化,又要保障其目标激励的长效化。
1.重视学科联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认知
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要在学校开展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可在一定范围内以体育改革为基础实现多因协动和多学科联动,各学科相关知识也理应是校园文化的主要支点。学生健康素质的基础性和健康教育内容的广域性在中学各科的课程设计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政治、历史、语文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中比较明显。也基本实现了多因协动和学科联动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健康与道德责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避免一些心因性健康失调状况,不断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健康教育的多维开展打下基础。但在以学科本位为主的中学教育中,多个学科虽然都涉及了部分健康教育内容,但由于缺乏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健康教育的效果实际上并不明显。这样学科联动自然就成了审美融入的相应保障机制,也必将推进中学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事实上,健康的审美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避免消极心理能量的聚积。
不难理解,如果健康目标的导向性和审美目标的能动性能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努力就可能成为一种内在需求,健康教育的功能就能进一步拓展,还能间接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危机管理”服务。在具体方法上可鼓励朋辈间相互进行心理辅导[9],促进同学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交往。另外,结合具身认知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学生的审美倾向对自身的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应结合家庭及社会教育的积极因素适时适宜地安排一些健康教育讲座、研讨活动等,引导学生以自身为审视对象,客观理性地认识自身形态的不足,选择合理运动和科学营养来改善,而非通过节食减肥、整容等之类的破坏性重建,进而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构建自身科学的审美价值体系。
2.立足生态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
生态一般可认为是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常表现为某种系统的存在,体现出自然和谐之美。中学校园也可认为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生态系统,和谐与健康是这个系统的最主要特征,也是构成校园文化各要素的最基本的审美视角,要求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生态和谐健康,不断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健康素养通常是指个人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并做出正确的相关决策的能力,是一种心理能力为主导的综合能力,是衡量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应从青少年开始抓起。[10]我国具有一定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很低,2008年卫生部的统计仅为6.48%。[11]因此,学校可遵循从意识、知识到能力逐步提升的顺序,培养学生的健康获得能力,并将其上升到心理和审美的高度,发挥校园审美文化的能动作用,强化校园审美文化多维融入的激励机制。中学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和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生活幸福为目标,尊重健康教育实践规律。[12]在目前的中学教育环境中,学生所受的干扰和诱惑是多方面的,应把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并把学生的健康认知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以审美教育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和人文素养。
中学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文化活动,不能没有校园审美文化的融入。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对我国中学校园审美文化与健康教育课程设置进行研究是在素质教育理论框架下对中学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审美的文化指导,其意义在于探析中学校园审美文化、促进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科学化开展的作用机理,促使学生在自身健康问题上尽早形成科学的审美方式与审美习惯,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理想,谨防健康失调现象发生。因此,中学健康教育应立足审美的更高层次,结合人成长的一般规律,采取多种途径在健康认知、健康判断、心理调适技巧、健康训练规划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将其和德智体等宏观目标结合起来,建立起重程序、易操作、可量化的健康目标体系,将健康知识系统化、层次化、具体化,将认知过程生活化、趣味化、艺术化。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观念和保健意识的形成,进而在中学校园审美文化影响下构建“认知”、“技能”、“习惯”和“审美”培养四位一体且循序渐进的中学健康课程体系。
[1]曾繁仁.审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8(12)∶80-83.
[2]姚文放.“审美文化”概念的分析[C].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2009∶120-133.
[3]姚文放.论审美文化的历史演进[J].江海学刊,2010(2)∶13-20.
[4]赵香柳.美国中学健康教育课程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5]赵丹妮.英国健康教育课程结构研究——以恩斯肯中学PSHE课程内容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6]邱开玉.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形象塑造[D].武汉∶湖北大学,2012.
[7]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8]李玉.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审美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9]杨红梅.朋辈心理辅导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2(8)∶71-74.
[10]高皓宇,王刚,袁媛媛.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8)∶616-618.
[11]邹思梅,方小衡,林德南,庄润森.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7)∶537-540.
[12]赵雪江.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的研究制定[J].现代教育管理,2014(6)∶76-80.
[责任编辑:江桂珍]
G522.3
A
1002-1477(2015)05-0007-05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5.003
2014-11-01
云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Z13005)。
李晓通(1979-),男,河南淮阳人,硕士,讲师;张予南(1961-),男,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陈永兵(1983-),男,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