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角色作用

2015-03-01 10:57:21全秋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课外阅读教材

全秋生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中心学校 广西贺州 542800)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角色作用

全秋生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中心学校 广西贺州 542800)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技能性和实践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深刻地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而且更要明确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作用。

教师 语文教学 角色 作用

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历程的引路人。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必须明确自己在语文教学所担任的角色作用。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使者。

所谓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与语文课的思想性溶在一起,构成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使者,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修养。第一,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不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第二,言行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艺术性,行的风度就是用自己的 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美。

其次,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金钥匙,加强课外阅读。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语文教学上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阅读活动呈开放学习态势,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里,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开放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将成为阅读活动空间的新内容。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去光顾琳琅满目的“生活大书橱”,去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这样逼真的、多元的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环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从而培养能力,提升素养。语文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其三,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与教材之间桥梁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首先就要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里压力,提高学生感情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让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受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更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功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样做到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小学语文课本汇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是一种自然美,雨果的《船长》是一种人性美、思想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种艺术美,杰尼的《爱之链》是一种社会美等等。另外要让学生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用言语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教育理论家雪茄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撬起地球的“支点”。只要明确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所担任的角色作用,语文教师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参考书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课外阅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