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 艳
(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战山小学 江西萍乡 337006)
关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
饶 艳
(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战山小学 江西萍乡 337006)
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很多教师开始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数学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这种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学质量。文章针对农村小学数学目前的教学情况,探讨了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望农村小数数学教师可以将此作为教学参考,进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农村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有效性 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即在班级内构建众多的合作学习小组,让各个小组中的学生进行互助学习,最后有效地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的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身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一直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和实践,此过程中笔者不断对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那么怎样提升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成为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进行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介绍。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不恰当。只有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才值得学生进行讨论,才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过分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不管什么问题都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也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进度。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展开。有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时,经常将自己地位摆的很高,使用命令口吻为学生吩咐任务,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没有自由发言的机会[1]。通常情况下此种师生关系和教学气氛,会让学生产生无形的压力,这样必定会阻碍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想要使小组合作学更具有效性,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和平相处,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这样学生便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与轻松,才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此外,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引导他们应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只要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他们才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通常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围绕某一个特定问题展开教学的,此问题的具体设计一定要与农村小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特点相符合,假如未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问题,那么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出来的有效性将会大大降低[2]。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设计的学习任务与合作学习实际效果之间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设计出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符合的学习任务,以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譬如:某教师在讲解工程问题时,对合作学习任务进行了如下设计:让学生讨论家庭装通常会对那些问题进行考虑?其实这名教师希望学生学生回答:要买瓷砖、水泥、黄沙、油漆等;要计算卫生间、厨房、客厅的面积;还需要预算一些工需要花费多少钱?等,可是实际上农村家庭很少装修,根本不了解这些问题。所以,此学习任务的设计非常失败,根本无法使合作学习更具有效性。此外,我们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过程中会发现,这名教师设计的这个学习任务针对性一点都不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可是不但未完成教学目标,还浪费了众多时间,耽误了教学进度。从中可知,合作学习的任务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合作学习的核心原则就是思考性原则,笔者认为设计学习任务时一定要考虑对学生思维进行激活,并在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创新能力[3]。所以,教师所涉及的合作学习问题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思考性,同时还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发挥。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合作学习任务进行设计时,必须对以下内容加强重视:首先,要对材料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例如,材料的呈现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可以灵活地进行转换以及选择,解决过程非常复杂,解决结果以及方法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让学生可以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其次,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进而通过自己的能力将问题解决,这样做不但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还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例如:小红家距学校6千米,小利家距学校5千米,那么小利家与小红家有多远的距离?假如教师在问题提出后,就立刻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那么教育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假如教师不做任何的讲解和分析,而是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那么会得到与之相反的效果,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也会感觉到自己有了相应进步,学习基础非常好的学生会拓展自身思维。
在小组合作中要精心设计学习问题。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学习问题,使学生自愿、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师最好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在学习“比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小明的爸爸和舅舅合开了一家餐馆,最初小明的爸爸投资5万元,而舅舅投入了3万元,一年之后餐馆盈利16万,请问怎样分这笔钱才能让小明的爸爸和舅舅都满意?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实际上,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加强注意,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使小组合作学生更具有效性,进而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
[1] 季秋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61.
[2] 唐春萍.关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74-75.
[3] 宁嫒嫒.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