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2015-03-01 09:30◎王
现代语文 2015年26期
关键词:主体语文教育

◎王 红

也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王红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从理论上来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早已被教师认同,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并未真正落到实处。①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地发挥。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会影响和制约人的品德、人格、行为和其他思想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做法:第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明确学习目的、自觉地参加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动性。第二,注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其可以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有选择地加以吸收、改造和加工,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内化为自身财富并用于实践。第三,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培养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

魏书生老师也曾说过,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容易打胜仗。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例如让学生预习新课、自由阅读、合作讨论等。学生主体意识强了,学习就主动,学习能力就强,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学习成绩好了,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就更主动。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二、改变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

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展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填鸭式”的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其主体性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所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式”、“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使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课堂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平台。语文教师应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或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语文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并能有效参与学习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师要选择好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情况适时调整。“现在着眼的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或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2]所以语文教师要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之上的。”[3]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要不断改进教法,同时要更注意指导学生改进学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总之,语文教师要注意改变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表达和分享创新性见解的平台,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构建和谐平等的、新的师生关系

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不敢发言,这种类似“主仆关系”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4]“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5]所以,发挥学生主体性需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语文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生成创造者,从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对话交流者,从独断专制者转变为合作促进者;要把自己也当作学生中的一员,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善待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使其主体性能得到发挥。

语文教师还要注意评价学生的语言和神情,多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当学生的表述不准确时,尽量不要用否定词去评价,可以用鼓励性、赏识性的语言,如“要是能表述得再完整一些就更好了”。学生答错了,语文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应为学生提供线索,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引导其思考出正确答案,要避免尴尬,给予学生信心。评价时,教师应尊重学生,不管学生提出的观点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都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提出不同观点的学生。如果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互相欣赏、互相倾听、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那么就能使学生不断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能激励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在语文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四、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4]教师能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压制学生的主体性。要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爱学生,尊重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要尊重“学困生”,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二)教师要理解、信任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水平、心理发展情况甚至家庭情况,理解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语文教师应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想,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吸纳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并善于把这些新理念、新知识、新信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四)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同时把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纳入到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其主体性。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个性化教育,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的,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优秀人才。

注释:

[1]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对学生主体参与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8).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54.

[3]张俊友.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J].晋中师专学报,1997,(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

[5]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6.

(王 红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637000)

猜你喜欢
主体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