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清县金沙学校(350805) 林小梅
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福建闽清县金沙学校(350805) 林小梅
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思维训练策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课文的重难点、单元训练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等,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推论性对话、推想性描述、多元性解读、可能性解答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策略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11版)》(下简称《课标》)就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那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呢?
与文本展开对话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逻辑思维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并采用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提高他们判断推理能力呢?教学一些逻辑性强的课文,可抓住课文的有关内容,采用与文本对话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一段,逻辑十分严密。若精心设计,让学生与之对话,就是一次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教师先问:“传说是什么意思?”(传说是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请学生讲传说的内容(了解内容)。再对话链接:“如果步行,要走多少时间?”(3500年)“假如坐飞机呢?”(20几年)“这说明什么?”(说明地球距离太阳很远)“结论是什么?”(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是说,箭能还是不能射到?”(不能射到)“那么,从这一传说能得出什么结论?”(传说不一定是真的)这里就包含了两个典型的三段论推论知识的渗透。其一,箭不能射得那么远,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很远,结论:地球上的人射箭射不到太阳;其二,“后羿射日”不是真的,“后羿射日”是传说,结论:传说不一定是真的。这样的对话渗透了逻辑推论,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获得形式逻辑的学习与训练,逻辑思维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除了有很多内容详细叙述外,往往有概括、简略、省去的内容,即略写。这些未展开的因素正是发挥学生想象的最佳训练点。依据这些训练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那些概括性的语句具体化、形象化,详细地叙述文中的略写部分,补充作者省去的内容,推想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画外音”“潜台词”都显露出来。这样,在叙述、补充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培养。如,《一定要争气》一文,作者在叙述童第周成功完成剥除青蛙卵外膜的实验经过时,只有一句话:“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验,终于做成功了。”文中“刻苦学习”“反复实验”都只是概括性的叙述,没有具体情节。教学中,我采取“具体描述略写部分”的方法,通过展示有关图片、播放相关视频,启发学生想象童第周刻苦钻研、反复实验的情景,并用直观形象、具体准确的语言进行综合性描述。多数学生整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想象出童第周刻苦钻研的情节。有的说:“星期天,节假日,别人都去看电影,上街游玩,只有童第周一人在实验室一遍一遍地做实验。”有的说:“童第周一有空,就跑到图书馆里去看书,翻阅资料。由于他专心致志地钻研,人全走完了,他还不知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对童第周“要为中国人争气”的高尚品德的理解,使学生受到更深的感染和思维训练。
“空白”指文本内容由于作者没有细写但可能发生的情节、细节和结局等。所谓“读空白”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人物、事件、形象等文字空白处推测出其具体内容,即让学生去想象,推前说原因(会是什么样),想后续结果(还会怎么样)的续写。这非常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学生对井中青蛙的无知感到很可笑。于是,我便让学生推测青蛙在井中的生活情况。他们猜想很丰富:井中的青蛙生活十分清苦,吃的只是瘦小而稀少的水虫;看到的是稀疏的几颗星星;没有其他玩的伙伴……至于井口外的一切,他们根本没见过,真是可悲。我还让他们续写青蛙出井后的情况。他们不仅写出了小青蛙看到的精彩世界,还写出了小青蛙回去叫出井里的爸爸、妈妈以及许多同辈或长辈;写出了不同年龄层次的青蛙们的见识,最终青蛙家族达成共识,不再仅以井里为家了,纷纷到田里、池塘里安家落户,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为人类捕杀害虫、保护庄稼的队伍。这样,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求异性练习能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求不同的见解,得出不同的结论,悟得新的知识。例如,教学《掌声》一文时,我抓住了“一摇一晃”这个词进行同中求异的思维训练:“英子上台下台走路时都是‘一摇一晃’的,那‘一摇一晃’在这儿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前面一个“一摇一晃”是英子在犹豫和害怕中上台的,心情是紧张的;而后面一个“一摇一晃”,尽管走路仍然如此,但此时她的心情与前面完全不同,此刻的英子是非常自豪的,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没有先前的胆怯、自卑,而是激动不已……是的,同样一个词语,却饱含着多么丰富的情感啊!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元解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真正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距离,或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强,对课文存在的“模糊”内容产生迷茫。这都是由于学生对教材解码的信息不足而出现的难点。这是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不可多得的素材。教学中不必避开,而要抓住它们,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变通解读;同时,通过逻辑推理,进一步发展求异变通思维能力。如,教《两小儿辩日》中探讨“孔子不能决也”的模糊说法:“难道孔子这样的思想家、大教育家竟然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问题?可能吗?”在变通释疑过程中,学生明白:一是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还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二是孔子的治学态度是实事求是,不懂就是不懂。像这样的讨论解答,教师要启迪学生质疑、探究,大胆表达,使他们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批判性思维,就是善于独立地、严格地评判自己和他人的假设、观点是否正确的能力。质疑、释疑是培养批判思维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论对是课本内容,还是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要常常提请学生不能一味地盲从,都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讲读课文时,可以设计一些质疑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予以解决。
如,有一个教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设计了一道质疑练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有的学生就提出:月球离我们这么远,真能清楚地看到长城吗?文章是否失真?这个问题让大家措手不及,一下子无法解决。经过讨论,答案五花八门,当时也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尽管这次讨论的结果没有统一,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后来,《小学生导读》刊载一篇文章,提到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话:在太空中,看不到我国的长城。学生读到后,马上告诉了我。我利用上课时间穿插地讲了这个问题,并充分肯定学生批判精神的可贵。他们为自己提出的问题感自豪。因此,在教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经常留下这样一些问题:“文中的观点,你都同意吗?教师的讲解你能接受吗?不同意,不接受,请说一说理由,好吗?”久而久之,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对问题就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迁移能力的不断升级是发展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模仿迁移本身就是发明创造的演练,很多创新有时就是在模仿迁移中实现的。迁移应用能力是训练语文能力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所必需的一种方法。如,《黄山奇石》中列举了千奇百怪的岩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各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以及它神奇的传说,文章都详细记叙。对此学生特别感兴趣。而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到了“天狗望月”“神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几种奇石的样子,却没有具体描述。于是,我设计练习:这些石头又神奇在哪里?为什么取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根据学习前四块奇石的写法,模仿课文先联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这些奇石的样子和名字的来历。结果,学生有了许多创新的成果:有的当小画家,根据想象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奇石的样子;有的当小导游,编写好导游词给人介绍奇石名称的来历;有的编造出美丽的传说……这样,学生通过读、想、画、说、写,不仅发展了模仿迁移的实践能力,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实践的创新能力。
总之,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优化思维训练策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课文的重难点、单元训练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运用;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几种思维形式之间的包容及层递关系,进行贯通运用,不必拘于一格。
(责编 韦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