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宁县第一实验小学(323500) 胡艳华 赵爱月
近期我校举行了“智慧课堂节”,我有幸听了梁民、周建峰、洪舒怡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桥》的三堂课,现截取几个镜头,谈谈我对同课异构的认识。
镜头一:生字教学片断
(一)洪舒怡老师的生字教学片断
出示:咆哮 呻吟 搀扶 祭奠
1.指导学生读“呻吟”。
2“.咆哮”这个词怎么理解?(怒吼、愤怒地叫)
3.再读这四个词,你有什么发现?像这样的词还有哪些?(进入、饥饿、温暖、炎热、寒冷……)
4.这几个词不仅难读,还难写,哪些地方要注意?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写一写“祭奠”。
(二)周剑锋老师的生字教学片断
出示:咆哮 狂奔 狞笑 放肆 势不可当
师:上面的词语是写洪水的,请你们在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山洪”两个字读一读。你们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出示:肆无忌惮 疯 跌跌撞撞 乱哄哄
师:上面的词语是写村民的。当肆无忌惮的山洪狂奔而来时,可以用哪个词形容村民?(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出示:流淌 拥戴 沙哑 揪出 豹子
师:这些词是写谁的?(老汉、党支部书记、村支书)
师: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是哪几个?
对比分析
课前预习一直是个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虽然教师经常布置学生课下预习,但大多只要求他们将课文浏览一遍,缺少系统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预习策略。周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预习题,为学生点燃智慧之火。针对学生在词句的理解、积累、运用方面的能力较差的实际,洪老师利用集合法把含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积累,让学生发现词语中含有相同部分,都由近义词构成。
镜头二“:揪、推”的教学片断
(一)周剑锋老师的教学片断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哪个字最让你感动?
2“.揪”是什么意思?
3.老汉揪出的是谁?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二)梁民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老汉和小伙子,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为什么呢?这一揪,这一推,你们读出了什么?
师:老汉揪出的仅仅是小伙子吗?他还揪出了什么?(揪出了党员的责任,揪出了老汉的大公无私,揪出了村民的希望,揪出了党员绝不能损害群众利益的价值观)
对比分析
周剑锋老师“揪”字的教学设计颇具匠心,层层深入,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梁民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老汉的前后表现,对比体会他的内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态度有着强烈的反差,对比鲜明。
镜头三:课堂小练笔的设计
(一)周剑锋老师练笔的片断
洪水退去了,村庄恢复了平静,一座新的桥建起来了。洪水无情人有情,人们为了祭奠这对父子,在桥头立了一座碑。如果在碑上刻一句话,你准备刻什么?拿起笔写在预习纸上。
(二)洪舒怡老师练笔的片断
山洪暴发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疯了似的往外逃,村庄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成了人们最后的希望。洪水侵袭下的木桥又是怎样的呢?模仿文中描写暴雨和山洪的句子,写一写洪水中的桥。
(三)梁民老师练笔的片断
老汉突然冲上去,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儿子啊,_________________。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儿子啊,__________________。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父亲啊,________________。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父亲啊,________________。
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儿子啊,___________。
对比分析
周老师在学生领悟了桥的深刻含义后,设计了练笔环节,鼓励学生拿起笔,写几句祭奠老汉的话,这样的设计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洪老师注重学生写法的指导,在学生充分习得写作方法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洪水中的桥,顺水推舟,水到渠成。梁老师的练笔设计将对话直指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课堂对话不再是浅层次的对话,而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