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县安宜小学(225800) 祁华梅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诵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不同课文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积极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致。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学生诵读即是要让学生长期于语言中“摸爬滚打”。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受到语言的熏染,长此以往,学生语言必能规范。因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再三斟酌而遴选的,语言上自是上上之选,不但规范,而且优美,易于吟诵。借助诵读,让学生不断去感受,他们才会在心中留有印象,并不断沉淀,使自己的语言逐步趋于规范。
《蚕姑娘》一文本身的语言就很有特点。“吃了”就“睡”,然后是“不吃也不动”,接着是“脱下”“醒了”“换上”“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语言比较单纯,重复中有所变化,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感受这种重复,在反复诵读中强化学生的认知,这样,语言自身的组合规律就必然会暗暗渗透进学生的心中。
低年级学生虽然听话,但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会长期集中,易于忘事,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很重要。引导,一方面是要不断地提醒,让学生对所学课文能够达到熟读成诵;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适当地对语言的特点进行点拨,对内容有所提示。
《蚕姑娘》的语言除了重复之外,还是有一些变化的。一开始,蚕姑娘是“又黑又小”“吃了几天桑叶”之后“脱下黑衣裳”“变成黄姑娘”;这“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脱下黄衣裳”之后,变成的是“白姑娘”;这“白姑娘”“又白又嫩”“吃了几天桑叶”“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从此是“一天天发胖”,而后是“一天天发亮”,她一共“睡了四回”“吃了几天的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丝儿来”“盖新的房”——茧子。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变化进行比较,在对比中,学生自然会对课文内容有所认识,对课文语言产生印象。这将有助于学生的背诵,进而达到过目不忘,过目难忘。
小学生虽然生活经验缺乏,但想象力却很丰富,在对比的基础上若是能加上想象的成分,必可获得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
师:我们可以看到“蚕姑娘”一开始的颜色是?
生:黑的。
师:形体上呢?
生:小的。
师:是的,“又黑又小”“吃了几天桑叶”之后就睡了,这时的它是?
生:不吃也不动。
师:这时候蚕姑娘身体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
生:变成了黄姑娘。
师:不过这时的黄姑娘形体还是瘦的……后来变白了,也变胖了,直到发“亮”,颜色变了,形体也变了。让我们一起想一想这每一个变化的过程,好吗?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要靠教师的引导,一步步有所认识,一步步逐渐熟悉,然后再一步步深入。如此循环往复,学生才可以逐步地提升,想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想要轻松地跨越读的门槛,那是不可能的。
诵读不可以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应该借助灵活多变的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提升水平。
诵读是离不开声音的,或是自言自语的默默沉醉,或是你一节我一节的接力,或是男女同学的相互呼应,乃至于全班同学的集体朗读……这些不同的形式交相变换,学生就能对诵读保持足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后,他们的情绪就会高涨,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他们对课文文字的感知,对内容的把握,对语言的感受也都将更进一步。
诵读自古就是一种受人们推崇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感悟发之于心,诵之于口,心口相应,相得益彰。”这些都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当然,除了方式方法的引导之外,教师潜移默化的榜样带动作用也不可忽视,有条件的还可以请求家长予以配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如此一来,学生诵读的情绪必然高涨,兴趣盎然。这对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