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318020) 谢 婷
所谓数学情节,就是指应用数学过程剧情化。数学应用题就体现了典型的数学情节。因为有“情节”,学生学习数学就不会感觉枯燥乏味,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教师从“数学情节”入手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学生“数学情结”一旦形成,快乐学数学就会成为可能。
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当然更容易接受数学中的形象概念,但数学中的情节故事往往被淡化和忽视。在一些应用题中,教材只会制造一些“虚构”的情节,学生一眼就看出“假”。因此,教师不仅要对文本应用题进行改编,也要在非应用题中引入“情节”,而且要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因素,让学生有真实感。
应用题讲究的是实际应用,学生不熟悉的“应用”就是“无用”。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我这样设计——
师:我昨天收校服费,回去一清点,好像少了好几百元。是不是有同学没有交啊?大家帮我算算到底应该收多少钱呢?每个同学交了95元,咱们班一共48个同学。先估算一下,看大概是多少。
生1:老师,我可是最先交的。每人交不到100,肯定不到4800元。
生2:我估计肯定比4500元多。因为按照45人每人收100元,就是4500元,虽然每人多算了5元,但那边还剩3个人的,肯定够补的。
生3:我是这样估算的,如果按照每人交100元来算,整好是4800元。这样每人多算了5元,咱们不到50人,五五二百五,再去掉250元……(生哄笑)
师:咱们算账怎么算出“二百五”了。不过,你的思路很清晰,估算最接近了。下面咱们列竖式计算来验证一下,看谁估算的最准确。
这个教学案例从“情节”设计入手,而且选择学生最熟悉的事件来设计,学生对这个“情节”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学生对“情节”高度关注,对其中的数学数字当然就极为敏感,教师无需强调什么,学生都会自然进入“情节”之中,教学效果还用担心吗?
数学课堂教学要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离不开“情节数学”的介入。教师要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数学和学生认知的距离,除了要学会改造应用题之外,还要把“情节数学”教学意识拓展到所有数学问题上,即使数学内容和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也要用故事情节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数学情结”基础便会逐渐找到支撑点。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一般教法自然是让学生观察并动手操作,体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受物体图形的对称性。但这种固化的教学思维带给学生的认知是肤浅的。一位教师这样设计——
师:大多数人都认为对称才是美。我想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对称的现象,咱们来对比一下,看看这些不对称的东西是不是也很美呢?
生1:我家住在河边,那条河弯弯曲曲,找不到对称的影子,但我感觉也很美。
生2:我听人家说比目鱼的双眼都长在头的一边,这也是很不对称的。美不美还真不知道,我没有见过。
师:同学们的思路真宽,把数学和自然、科普、语文都建立了联系。从比对中我们发现,对称图形很整齐也很美,不对称图形虽然不够整齐,但未必不美。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反证法,用找“不对称”来学习对称,学生的认知方向虽然变了,但认知效果却更理想。因为教师设计的“数学情节”是特别的,自然就有特别的刺激效果,学生“数学情结”建立当然只是时间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节数学”最大的卖点自然是“情节”,教师活用“情节”对数学问题进行巧妙包装,将数学内容与生活情节有机对接,不仅趣味性提升,学习难度也会降低。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很早以前,荷兰人到台湾用物品和当地居民交换一块牛皮可以覆盖的土地,结果他们竟将牛皮剪成长条,再包围一块很大的土地,在上面盖城堡。可见,搞不清怎样计算面积,是要倒大霉的。学生听得兴趣盎然。当学生弄清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后,教师趁机布置任务:“有面就有面积,咱们已经知道 cm2、dm2、m2的含义,下面就来‘找面子’,估算一下其面积有多大,用小纸片做标签。等我们学习面积计算之后,再来验证一下。每人至少找10个‘面子’。”很显然,教师用故事引入,情节很吸引人,布置的“找面子”任务也十分有趣。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到处“找面子”贴标签,在学生心中自然形成难以割舍的“数学情结”。
小学数学和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情节”自然生成,教师能够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节调动学生,这些情节就会形成巨大吸引力。学生一旦走进“数学情节”,便会逐渐喜欢上数学,数学教育也会走出枯燥的怪圈。让“数学情节”转化为“数学情结”,这不只是激趣教学技巧中的改革,更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