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效平
《前夜》舒宾形象分析
□侯效平
屠格涅夫的《前夜》创作于一八五九年,反映的是一八五三的俄国历史。以生活为“艺术的永恒渊源”,遵循形象思维的艺术规律的屠格涅夫在《前夜》中塑造一批有些有肉的饱满人物,如出生于没落的贵族上流社会的艺术家舒宾。舒宾有才华却不能持之以恒,感情热烈,贪恋享受,追求个人幸福。这样的人物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但却难掩作家对于此人物的喜爱。
屠格涅夫;《前夜》;舒宾;哈姆雷特式
《前夜》的故事发生于一八五三年,彼时的俄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关系茁壮成长和封建农奴制面临崩溃的时代,用列宁的话来说,当时“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到与农奴制度及其残余作斗争”。这种现实的处境使得俄国“社会与政治思想家变成诗人与小说家,具有创作力的作家则成为政论家绝对的专制体制下,对建制的任何抗议,无论缘由或目的为何,基本上都是一种政治行动。结果文学则成为他们把人生的核心社会与政治问题争个透彻的战场。”“一切人中,作家最无权利避而不见时代与社会的核心问题”[1]。
因此作为大作家的屠格涅夫凝视当前的现象,深入了解其底蕴,敏捷地抓住时代的脉搏,艺术地加以反映,深知贵族活动家们如罗亭等已经丧失其历史作用,他们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道德敏感性,“在自身家国中不获安心立命之所,反躬自苦之余,逃入妄想或幻觉、犬儒作风、绝望,终则往往沦于自我毁灭或自暴自弃”[2],他们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变迁,不能代表进步的力量,退出社会舞台的前景实属理所当然,社会呼唤“新人”,呼唤改革,而改革有赖于“自觉的英雄性格”:坚强果断,沉着寡言,讲求实际,言行一致,目标明确,心无旁骛,有着勇士般的力量,献身于祖国的解放事业而无怨无悔。《前夜》中的英沙罗夫便是群众呼唤的博学多识的“英雄”,希冀可以宽慰处于水深火热的俄罗斯大众。作品一出,众人便将重点瞄向了男女主角英沙罗夫和叶琳娜,赞美他们的果敢和崇高理想,盼望着真正的白天早日到来。
我们从来不否认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但是,有很多深受艺术教养的作家们在紧跟时代脉搏塑造应景的时代人物响应时代号召时,心底的艺术缪斯却在声声的召唤他们。于是,智慧如屠格涅夫在应时代之需创造了两位男女主角英沙罗夫和叶琳娜的同时,用艺术的画笔,在二线浓墨重彩,创作除了舒宾和别尔谢涅夫。屠格涅夫是欢喜舒宾的,这种欢喜类似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怀着忧郁和欣赏的眼神凝视河中自己的倒影。这种退居二线的安全方式,便是安排故事的女主人翁叶琳娜毫不犹豫的舍他而去。叶琳娜是一个有独立而坚强的思想的女子“软弱使她反感”,“一个人一旦失却了她的尊敬—她下判断是十分迅速的,往往过于迅速—那人在她心里就永远不再存在了。所有的印象全都深深地沉入她的心底,生活对于她,是绝不同于儿戏的。”[3]敏感多思的舒宾是深谙其道的“曾经有过一个时候,她也喜欢过我来的;可是,第一,在她看来,像我这样的青年到底太轻浮了啦……其次,叶琳娜在撞见我在吻卓娅的手”,而恰好就在饭前他还当着叶琳娜的面骂卓娅来的。舒宾的语言与动作的前后矛盾,叶琳娜不理解,久而久之也不愿去了解。她只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会爱上一个艺术家”的。[4]所以,即使叶琳娜曾一度喜爱舒宾,爱慕舒宾,但比照现实的处境,了解舒宾的“理想”之后,果断放弃了与他共结连理的可能,她也要忠实自己的理想,在这个道路上“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舒宾失去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一个同盟者,一个与自己心有灵犀共同追求纯美之境的伴侣。
拥有艺术家气质的舒宾,不属于那个时代,然而又确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的处境变得吊诡而无处容身。
他像陶瓷一样精致而易碎“在那红润的、圆圆的脸上,在那温柔的褐色的眼睛里,在那美丽地突出的唇边和白白的小手上,全有着一种孩子似的爱娇和动人的优美。他身上的一切全都焕发着健康的幸福和愉快,洋溢着青春的欢欣—无忧无虑、得意洋洋、自爱自溺和青春的魅力。”[5]他欣赏自然的美景,感叹造物主的绝妙“湖水有如巨快坚硬的玻璃,灿烂而沉重地安息于巨盆之中;天幕似乎沉入了湖底,而繁密的树林则正静静地凝视着透明的湖心”[6]“明丽的晚霞如火,照着各处;晚天赤红;初起的晚风吹动着树叶,一时幻出万变的色彩;湖水微微荡漾,闪着金光;点缀在公园里的红亭和赤塔,和苍翠的树林分明映照”。他的感情直接而奔放,性格跳跃而张扬。与别尔谢涅夫沿着莫斯科河走着,快活得舒宾会有“再洗一回澡”的随性想法。他会大胆的像坦露自己对于叶琳娜的爱慕之情,情场失意后他直接向别尔谢涅夫诉说自己的苦闷、怨恨:“……我几乎要咬我白己,因为绝望、烦恼、嫉妒正绞着我的心……”“星星都只会望着有了爱情的人,所以,它们才能如此美丽……我之所以乱嚷嚷,不过因为我是一个倒霉鬼罢了,没有人爱我我不过是个耍把戏的、卖艺的、丑角儿”[7]他有洞察人心的敏锐,能够见他人之所未见。他能够看出姑妈与姑父名存实亡的爱情,卓娅的轻浮,别尔谢涅夫的掉书袋,能够抓住众人言语间难以捕捉的微妙情感,遇见出叶琳娜最终会选择英沙罗夫这样的英雄做自己的伴侣。他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身上有着“多余人”的气息,顶着褪色贵族光环,艰难的踽踽独行。他软弱无力,却又善良正义,鄙视表里不一者,鄙夷粗暴为恶者。他被挑衅激怒时也会爆发,只是这种爆发确是可笑而没有实质性果效的。当他们去察里津诺古堡游玩,遇到“一大群乱七八糟的汉子”时,舒宾试图用言语威吓他们“可敬的不相识者,请让我像你表示,您的行为使我们大家是在感到惊讶。据我判断,您该属于高加索人种的撒克逊支;因此,我们不得不设想您也该懂得一点社交上的礼节,可是,您竟不客气地对一位未经介绍的太太说起话来啦,”贵族势力已经落寞,而坚守着贵族姿态的舒宾软弱而无力的话语,只能受到那帮无赖之流的轻蔑,用有力的手把舒宾一把推到一旁,“好像扔掉一根树枝似的”[8]在归去的路上,舒宾陷入了沉思:“和风拂着他的眼睛,使他烦恼;他裹在自己的外衣领子里,几乎要流下泪来。”[9]他是个艺术家,他有自己的复仇方式,“像绅士那样复仇”,将英沙罗夫“表现成一只竖起前腿、举家待触的公羊。可笑的庄严、傲慢、顽固、愚蠢、偏狭,在那‘细毛母羊之佳偶’的面相上,可以说是表现得不遗毫发,而同时,它和英沙罗夫却又是那么惊人的相像,不容置疑”[10]把自己雕塑成“憔悴不堪的色鬼,两颊塌陷,稀薄的头发无力的挂在脸上,眼光暗淡,做出默然的表情,鼻子尖得像死人的鼻子一般”[11]他也有梦想,他想逃离这篇纷扰的土地,新鲜的气息。但是“你就是到意大利去,”别尔谢涅夫说,并不回过头来,“也不会做出什么事来的。你只会拍拍翅膀,可是,总飞不起来。我们是知道您的。”于是,他只能自我安慰“如果我不飞,那就证明我不过是一只企鹅,没有翅膀罢了。这儿把我闷死啦,我要到意大利去,那儿有阳光,那儿有美……”[12]他也屏息聆听着时代的交响乐,希冀有个众人景仰的指挥家奏响时代的凯歌,即使他深知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就说我吧,乌瓦尔·伊万诺维奇,难道我就是那种废物?难道上帝在各方面对我都是这么吝啬?难道上帝就没有赋予我任何能力、任何才能?谁知道,也许,在时间的进程里,帕维尔·舒宾的名字有一天将成为光荣的名字吧?您瞧,那儿,也许,一百年以后,那枚铜币也许会成为那些感恩的后代为纪念帕维尔·舒宾而立的铜像的一部分呢?”[13]“谈自己是没有用的,吹牛是没有用的。在我们中间,还没有一个人;任凭您朝哪儿看去,都找不出一个真正的人来。到处不是小气鬼,就是胡混混,不是小哈姆雷特,就是自我陶醉的英雄,或者,就是地底下的黑暗和混沌,不然,就是懒惰的空谈家,和木头木脑的鼓槌!也还有像这样的人呢:他们可耻地不厌其烦地研究着自己,永远感觉着自己的情感的悸动,不断地给自己报告道:‘这,是我所感的哪;这,是我所想的哪。’多么有用的、聪明的事业!不!如果我们中间真有什么像样的人,那么,那个年轻的姑娘,那个敏感的灵魂,也就不至于把我们扔在脑后,不至于从我们这儿鱼一样地溜到水里去!这是怎么回事呢?乌瓦尔·伊万诺维奇?我们的时代什么时候才能来?在我们中间,什么时候才能有人呢?”[14]
时代不需要他,他确是时代的产物。这样的尴尬,他是深知的。
他是俄国式的哈姆雷特,睿智、敏感、多疑而自我,空有满脑子思想,却四肢瘫痪,无力抵抗。即使掷起手中的画笔,恐怕也只是水面上的一点涟漪,搅不乱那一池春水,掀不起惊涛骇浪。“他整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他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在整个世界上找不到他的灵魂可以依附的任何东西;他是一个怀疑主义者,总是为自己忙忙碌碌,要求别人重视自己;他经常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自己的地位。哈姆雷特怀疑一切,当然也怀疑自己;他的头脑过于发达,以致不能满足于他在自己身上发现的东西;他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但是任何自我意识都是一种力量,由此而产生了他的冷嘲”,“哈姆雷特之类的人确实对群众是无意的,他们给不了群众任何东西,他们不能把群众引到任何地方去,因为他们自己哪里也不去。再说,当一个人不知道是否脚踏实地时,怎么能够引导呢?”[15]
屠格涅夫是喜爱这个角色的,所以才会用“细腻而又不流于纤巧”,“淡雅而又保持其风度”[16]的抒情笔调,向我们勾勒出这个天真烂漫的艺术家。并让他在结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舒宾在罗马;他已经整个地献身于自己的艺术,并已被视为最杰出、最有前途的新晋雕塑家之一人了。”[17]他满口精致文雅的辞藻,但他终必屈从于社会的平庸凡俗生活的习套,因为被家庭、建制与经济的关系网络牢牢连在既有秩序上,而又拿不出决心把这张网完全打破。他寄希望于他们中间有“真正的人”出现,像乌瓦尔·伊万诺维奇一样“扭着手指,愣着眼睛,把他谜样的目光凝视着远方”。
当托尔斯泰向屠格涅夫建议,出版一份以纯文学及艺术为主,与当代污秽的政治论战无关的期刊时,屠格涅夫回答说当今时代所需,既不是“动人的鸟雀啁啾声”,也不是“对枝头鸣啭的鸟儿”[18]“政治上的麻烦您很讨厌,的确,这是肮脏的、灰暗的、庸俗的事情;要知道街上也有脏东西和灰尘,然而又不能没有城市。”[19]屠格涅夫深知时代需要怎样的作家,像别林斯基那样诚正不阿、性格强毅得提倡理论与实践合一、文学与人生合一的火热道德家。“他晓得俄国读者要人告诉他去相信什么及如何生活,期望有人为他提供清楚对照的价值、截然分明的英雄与恶棍。”[20]他在试着跟随时代的脉搏,创作出与时代相符的作品,然而他又是矛盾的“米罗的维纳斯也许比罗马法或(17)88年的原则更要无疑得多”[21]。正因为有着这层矛盾,所以他的作品的力度才会有“怨而不怒”的味道,“好比一把锥子或刀子尖尖地扎进一件东西里去,而不大像是深沟大壑或江河湖海”。[22]
[1][2][英]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第二版)》,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312-313、310页。
[3]-[14][俄]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丽尼、巴金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8、42、3、67、25、70、73、94、95、12、137、137—138页。
[15][俄]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全集(11)·〈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汪介之杨莉馨主编:《欧美文学评论选(1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7][俄]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丽尼、巴金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8][俄]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全集(12)·〈致托尔斯泰书(1858年1月17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俄]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全集(12)·〈致托尔斯泰书(1858年4月8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英]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第二版)》,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
[21][俄]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全集(9)》,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2]李兆林、叶乃芳编:《屠格涅夫研究·〈论屠格涅夫小说的艺术特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2013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尚华]